索引号:  TCXXGK-2010-001648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机构:  政研室 发文文号: 
发文日期:  2021年12月24日 发布日期:  2010-07-21 10:53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政研室
2010年王益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政研室 发布时间:2010-07-21 10:53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0年6月11日在铜川市王益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铜川市王益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春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区人民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6.7亿元,增长16.8%,增幅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18万元,增长23%,净增15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738元和4540元,增长24.9%和21.6%,增幅均居全市第二。
  (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投入4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准备、策划和招商引资奖励,全力开展各项招商活动,吸引驻地企业二次投资,尽最大努力上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19个,涉及资金12.49亿元,到位资金7.63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3个;争取国投项目55个,总投资1.87亿元,其中国家资金首次突破1个亿,达到1.07亿元。
  项目建设硕果累累。进一步落实项目包联责任制和领导包抓责任制,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对接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全年19个招商项目建成投产运营11个,在建8个;55个国投项目建成38个,在建16个,完成投资749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亿元,增长39.5%。
  (二)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编制了《王益区加快服务业发展规划》,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创业,推动了第三产业不断扩张。德克士西式快餐厅、丰景家园商务宾馆、真爱时代商务会所、世纪家乐购物中心等一批三产项目相继投入运营。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2%,完成17.7亿元,占到全市总量的45%。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区财政注入小额贷款担保基金65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693万元,扶持个人自主创业242户,累计带动安置就业4000人。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52户,私营企业83户,其中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企业12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6.2亿元,增长19.5%,增幅居全市第二。
  (三)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工业保增长成效显著。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建立了在地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和政银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工业保增长八条措施,主动帮扶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协调落实项目信贷4.05亿元,为企业争取技术创新扶持资金200多万元,各类贷款贴息800多万元,促进了企业扩能增效。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生产水泥熟料110万吨,水泥240万吨,服装130万件,纺纱4000吨。
  支柱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编制了《王益区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现代建材业实现了声威第二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天博陶瓷第一条生产线、磊鑫30万吨商品混凝土项目建成投产;纺织服装业实现了投资1.3亿元的鑫源200台布机生产线开工建设;装备制造业实现了投资5000万元的立胜电器项目一期工程投产运营,兰德尔公司布袋除尘圆顶阀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实现了我区工业产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2亿元,增长29.7%,增幅居全市第一。
  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组建了王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编制了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园区部分地面建筑拆除、道路、排洪沟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鑫源纺织二期等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加快土地储备,完成工业用地储备251亩,为项目及时落地和园区后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农业突破战略扎实推进,“三农”工作不断加强
  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加大农业投入,全年区本级财政投入支农资金1099万元,增幅居全省第六。投资150万元新栽植鲜果6650亩,干杂果3450亩,新建苹果标准化示范园3000亩。突出发展规模养殖,禾田、龙天、远大、金凤等一批养殖企业相继建成,正大百万肉鸡项目开工建设,全区生猪规模饲养量达到2.3万头、鸡饲养量38万只。大力扶持“农家乐”特色产业发展,全区“农家乐”经营户发展到81户,塬畔村被评为陕西省首批 “农家乐”明星村。农业总产值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5.2%。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累计投资2100多万元,实施了黄堡东塬集中供水工程,完成了屽杜、南雷等5处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6000余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了北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我区被省政府评为“水利振兴杯”先进单位;对1076名困难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改造村庄道路7.8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口,新农村电气化区创建成功,完成了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年共落实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家电下乡等政策性补贴资金2240万元。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共签订家庭林地承包合同8060份,发放林权证7775本;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试点工作有序进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加快,规范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6个。
  (五)城市建设得到加强,城镇化步伐加快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龙城国际、集贤花园等一大批商住楼建成交付使用,心河湾、利群小区、正大国际新城等项目顺利建设,全区房地产业实现投资6.1亿元,成为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巩固创卫成果,强化城市管理,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和改造,更新添置了环卫车辆,配合市上建成了玉华路人行天桥,方便了群众出行。
  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制定了《王益区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了黄堡镇重点镇建设规划,将黄堡镇申报纳入了省级重点镇建设范围。投资300万元完成了黄堡镇供水工程及道路建设任务,总投资6200万元的黄堡东环路及支线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已上报市级审批,拆迁工作已展开。王家河实现了撤乡建镇,为工业园区建设和申报小城镇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
  (六)节能减排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关闭了3条落后水泥生产线,淘汰了立窑、旋窑工艺,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声威余热发电、天博煤改气等一批节能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2.4吨,二氧化硫210.4吨,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深入开展煤烟治理,为3400户生活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贴102万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1天。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完成了桃园矿南沟等地质灾害点居民搬迁,治理工作基本完工;投资600万元完成了二厂巷、老苗巷六组、凉水沟三个地质灾害点80户400多名居民的整体搬迁。积极推进大水大绿工程,封山育林7000亩,直观山坡造林310亩,建成了凤凰湖橡胶坝主体工程,完成了农发水保项目年度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5平方公里。
  (七)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年区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配套资金1240万元,先后实施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76个,完成总投资1.7亿元,全区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努力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新增就业人数386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被省政府评为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县区。为3.4万城乡居民发放低保金533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门诊统筹,参合率达到90.7%。1242户低收入群众享受了廉租住房保障政策。投资430万元建成了区中心敬老院。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50户,适配助残器具183件,残疾人康复示范区创建通过了省级验收。
  加强社区建设,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投资420万元建成了大同路等3个城市社区服务站和宜古等4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投资1530万元建成了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惠民政策得到充分落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投资2042万元完成了10所学校校建工程和生活设施改造;“蛋奶工程”惠及学生4400名;投资675万元改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教育“双高普九”任务。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全区39个村全部建起了标准化村卫生室,为1.1万名65岁以上城镇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农村孕产妇享受了免费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实施农村育龄妇女免费生殖健康检查4596人,王家河镇、王益乡计生服务站投入使用,人口自然增长率4.15‰。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建科技进步区通过了国家考核。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成功举办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王家河镇、王益乡综合文化站全面竣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1750套。加快政府信息化进程,全面建成了王益区人民政府网。
  (八)安全维稳工作扎实深入,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积极实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区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强化治安巡逻,确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要活动期间社会治安稳定。严格落实“一控制、两下降”,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活动,不断增加安全监管投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防汛防滑防涝防震工作,保持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强化应急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创建成省级基层应急示范点3个,全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监察、审计、统计、人防、供销、粮食、质监、物价、老龄、国防动员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09年,是我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的一年,在全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实现了进两位的奋斗目标,获得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群策群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性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不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骨干项目少,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的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经济实力不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不高,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政府职能转变、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体上看,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好于去年,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我们既要看到不利因素,更要看到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全面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启动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省政府出台了促进铜川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决定,我区将在政策、项目、资金和园区建设等方面获得中省市的大力支持。三是经过持续不懈抓项目,我区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加速发展的上升期,“十一五”以来实施的一大批项目积蓄的势能正在释放,地区投资创业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四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激发的信心和热情倍增,全区上下抓机遇、谋发展、促和谐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条件所在、潜力所在、信心所在。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大主题,大力实施“三产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突破”三大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争先进位。
  主要预期目标和奋斗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3.5%,达到41.6亿元;力争增长15.1%,达到42.3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5%,达到1.07亿元;力争增长6%,达到1.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达到30.2亿元;力争增长24.4%,达到3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达到9620万元;力争增长25%,达到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达到20.81亿元;力争增长20%,达到21.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27.8亿元;力争增长40%,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达到5357元;力争增长20%,达到544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达到16210元;力争增长20%,达到16486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全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抢抓机遇争取项目。抓住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发建设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等重大机遇,全力以赴跑项目争资金。强化项目储备,投资300万元加强项目策划和前期准备,认真做好项目对接,对纳入计划盘子的项目全程跟踪、紧抓不放,对有初步意向的项目积极跟进、全力争取,切实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力争全年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1.3亿元以上。
  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坚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出击,围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现代服务等产业领域,适时组织招商洽谈推介活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年引进招商项目资金7亿元,到位资金5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不少于4个。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认真组织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全面落实“三位一体”项目包联责任制,严肃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持之以恒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到手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建成、投产项目早见效。实行重点项目周检查、月考核、季奖评制度,全力实施好总投资21.4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认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上12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指导,结合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规划,以项目作为规划的支撑和发展的关键,认真调查研究,深化区情认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精心策划一批事关王益发展大局的大项目,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
  (二)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坚持走扩大内涵、创新发展的路子,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以转型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在新起点新条件下推动新型工业化。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引进和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兴接续产业;加大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启动建设王益区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园,使其成为科技型企业的孵化器和新兴产业的试验田,实施好投资3000万元的兰德尔公司技改项目,依托兰德尔环保科技、翼飞电子等科技企业,新引进电力智能测控、激光再造等先进技术工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足用活现有政策,通过改制、重组、合作等方式,盘活区域内闲置资产,推进传统产业扩能提效和技改升级,进一步焕发工业经济的活力。现代建材业,加快建设声威第三条日产4500吨熟料生产线、东风日产2500吨特种水泥生产线和骊山工贸墙地砖生产线,实现1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正式投产。纺织服装业,积极扩大规模,建成鑫源纺织200台喷气布机项目,有序推进爱华服装厂对纸箱厂的兼并重组。装备制造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振兴,支持陕重汽东风车桥、市锅炉厂等企业更新产品、提高效益。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将园区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今年区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王家河工业园区建设,制定入园企业优惠办法,完善工业园区管理办法,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力争列入省上100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年内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园3户以上,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加快园区工业用地储备,完成土地储备500亩。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改进环保监测手段,全面建成环保在线监控平台,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工业经济向低碳化、绿色化迈进,开工建设声威第二条9兆瓦余热发电装置,实现德源水煤浆生产线建成发挥效益,确保完成市上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0天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
  (三)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王益区的优势和特色,把繁荣商贸、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加快建设商贸服务中心区,不断巩固提升我区商贸物流中心地位,通过实施消费拉动战略,刺激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做强餐饮娱乐业,投资2100万元建成铜川特色小吃城,积极实施放心早餐配送中心项目。做大商贸流通业,启动实施投资4.8亿元的红旗商业步行街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的天然气母子加气站建设,实现投资5000万元的正大国际新城投入运营,促成投资8000万元的王益汽贸城项目落户建设。积极推动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和娱乐服务业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建成中信数码广场和联想地标店项目,实施好投资4亿元的九洲国际宾馆及商住楼开发建设,加快心河湾、利群、幸福家园等9处商住小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8亿元以上。
  切实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按政策提高全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人员失业金标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具下乡工作。通过增收和补贴,培育壮大消费群体,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落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投资创业服务,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继续推动全民创业,积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主体自主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新发展个体经营户1000户,私营企业100户,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5户,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9.2亿元,不断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四)着力实施农业突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助力
  加快发展现代果业。区财政列支110万元,继续扶持鲜干果经济林建设,高质量完成三个片鲜果基地建设。切实推进优果工程,推广苹果四大关键技术1.5万亩,建设苹果标准化示范园3000亩,百亩幼园示范点1个。继续扶持“常家乐”、“孟姜红”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实施好孟家塬果畜结合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孟家塬“无公害桃”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并通过市级验收。
  突出发展畜牧养殖业。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本等方式,鼓励畜牧业向专业养殖、基地养殖集约化发展。扩大禾田生猪养殖规模,实施好兴旺良种植养殖场、金凤养殖场改扩建和墙下塬养殖小区建设,全面建成正大百万肉鸡养殖基地,全区优质商品猪饲养量达到2.4万头,鸡饲养量40万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成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改扩建,提高畜牧产业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现有“农家乐”,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美化环境,规范管理,提升档次。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重点建设赵家塬、塬畔2个示范点,打造20户“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户,开展“万人乡村游”系列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五)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按照“下山出沟,控建增绿,综合改造,提升品质”的思路,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背街小巷改造和小景点、小绿地、小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210国道王益段景观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配合市政府做好新川、东风、骊山和市水泥厂破旧厂房拆除工作,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坚持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扎实做好川口影剧院、青年路菜园公房棚户区改造等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建成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和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及2个社区服务站,使我区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全面达标。
  突出抓好重点镇建设。今年重点加强黄堡镇城镇道路、河堤路改造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力争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同时,全面完成王家河镇镇域规划编制,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申报和配套建设,改善镇区环境。抓住并运用好国家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的政策,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城镇就业落户,促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85万元的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好市级扶贫开发区、省级扶贫重点村等扶贫开发任务。完成15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新建户用沼气池370口,配套太阳灶800台。新修村庄道路6公里。完成投资986万元的黄堡东塬集中供水工程,新解决孟家塬、马村等6个村1.18万人的饮水安全,在全市率先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投资400万元,全面完成刘家后、炭科沟直观山坡重点地段造林绿化任务,完成封山育林50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投资2467万元的基本口粮田、补植补造工程、后续产业项目等建设任务。全面建成凤凰湖橡胶坝工程,打造地区新景观。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更好地造福王益人民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夯实民生之本。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次),实现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的低保人员通过充分就业,过上幸福生活。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实现劳动力转移9000人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筑牢民生之基。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1670万元完成16所学校校舍建设维修及生活设施改造。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蛋奶工程”,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完成12所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建成2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强学校管理,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完成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任务。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民生之安。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比例。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完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度参保任务,做好集体企业超过退休年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全面到位。完成廉租住房保障1300户,实施城市采煤沉陷区群众受损房屋维修加固1009户。加大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基本完成全区重大地质灾害点居民的整体搬迁,全力配合市政府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快农民安居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区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认真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和辅助器具适配工作。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之福。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黄堡镇卫生院二期工程和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楼改造工程,落实600万元的医疗器械配备;认真实施好65岁以上老人和3岁以下婴幼儿免费健康检查活动,最大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争创建成全省首批新体制新机制示范区和省级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区;实施好“母亲健康”工程,提高患病妇女的治疗率和治愈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积极发展科技事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投入使用;广电“村村通”完成144个自然村设备安装,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覆盖。
  各位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今年,区政府将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切实的举措,更加积极的作为,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力争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多予实惠,让王益人民生活的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七)着力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深化高危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完成辖区7所煤矿资源整合任务,抓好防汛防滑防涝防震工作,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切实提高监管水平,保证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成王益区信访联合接待大厅,积极创建信访“三无”区县。突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深入开展“平安王益”创建活动,突出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和周边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各项任务,扎实做好“六五”普法准备工作。强化国防动员工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三、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10年,汇聚希望,充满挑战。我们既要肩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千钧重任,又要踏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万里征程,新形势、新任务、新起点,对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要把政府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做到科学施政、依法行政和廉洁勤政。
  加快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学习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学习金融、法律、科技等方面知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严肃纪律,坚决纠正松、散、懒现象。精简会议,压缩文件,改进文风、会风,集中精力抓大事、办实事、解难事、谋发展。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大督查力度,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不断提高政府依法、民主和科学决策的水平。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控制公务用车、接待、会议支出,不断降低行政成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牢记宗旨,勤勉尽责,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决定之年,也是全面启动新一轮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实力王益、活力王益、魅力王益”建设的重要一年,任务非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现代的新王益而努力奋斗!


网络编辑:许萌
信息审核:李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