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2017年 全市工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市工信局 发布时间:2017-08-29 10: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和市级工业园区工信、中小企业主管部门:
    现将《2017年全市工业 工业园区 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铜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7年3月26日

2017年全市工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市十二届党代会和市十六届人代会精神,按全省统一要求和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工业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主线,按照传统产业循环化、接续产业高端化、产业布局集约化的要求,突出改革促动、投资拉动、创新推动、企政联动“四轮驱动”,以稳增长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加速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新格局,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二)工业投资增长15%;
  (三)非公经济占GDP比重51.8%;
  (四)培育新增规上工业20户;
  (五)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和企业营业收入增速高出全市工业和中小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
  三、主要工作措施
  2017年,全市工业系统要着眼追赶超越,全力稳增长扩投资,着重抓好9方面、16项重点工作。
  (一)抓重点破难题,精准施策稳增长
  1. 加强运行调度保障。继续抓好“铜10条”“铜15条” 落地生根,并制定2017版“铜10条”促稳增长。每月召开一次工业系统运行调度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全市稳增长协调推进会,对煤、电、铝、水泥等主导产业和50户重点工业企业加强协调调度、分类施策、全程服务,力促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稳定增长。
  2. 坚持全面包抓帮扶。实施规上企业全面包联帮扶机制,确保每户规上企业都有人包联帮扶,逐户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实行“旬梳理、月推进”机制,扎实“精煤、强铝、扩电、优水泥”,全年力争煤炭行业增长4%、铝电水泥三大行业增长6%,稳工业增长基础;抓改造提升、品牌培育,力促装备制造、医药、新能源等接续产业增速高于全市工业4—6个百分点。
  (二)抓项目促投资,积聚追赶超越后劲
  3. 扎实策划包装项目。按市政府《关于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关于下达2017年前期项目策划意见的通知》要求,市、区县、园区工信部门齐动,按产业发展方向、创新驱动方向和市场需求等,高起点谋划、策划、包装工业项目,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全市策划工业项目不低于300亿元。
  4. 认真谋划精准招商。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工信部门负责工业产业招商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全员齐动、招大引强;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大企业、大品牌和资金富集区的投资动向,“四面出击”、主动对接,尽快引进一批工业项目。要高度重视本市民营资本作用,亲情服务,激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5. 服务保障抓落地。实行项目建设包抓机制,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市局继续在全市选择50个重点项目包抓包联,力促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投资建设,抓紧东铭50万套新能源电动车桥、天马电缆高压线等技改项目落地建设,争取有20个以上技改项目纳入全省2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支持行列。确保完成工业投资增速达15%以上。
  (三)提内涵扩外延,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6. 延伸产业链,打造新支柱。一是加快发展煤炭精洗选项目、实施清洁利用,延伸煤炭产业链,尽快建成锦阳电厂3、4号机组,扩大直供电范围,努力实现华能、锦阳电厂发电量和煤炭“坑口”转化率双提高。二是大力发展航汽铝产业做强铝产业链,围绕“陕西制造、铜川配套”,抓住全省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和“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机遇,紧盯西飞、陕汽、比亚迪、吉利等大集团,在工业铝型材、车用铝合金、集装箱等方面策划包装总投资350亿元以上、6大类航汽铝产业项目,谋划铝箔等精细加工项目。三是做优做强水泥,推动水泥行业去产能,开发水泥预制等新产品,推进与交通、建筑业配套融合,力促“水泥+”新型业态发展。
  7. 强化技术改造,挖掘内在潜力。一是充分利用省级6支产业基金和市财经发展基金作用,重点推进装备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医药、纺织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确保水泥企业通过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二是力争有5个重大技改项目和5个新兴产业培育项目得到中、省扶持,加快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特色产品开发等瞪羚企业,引领转型升级。
  8. 加强省内配套,提升产业档次。加强与省厅和各专业协会联系,遴选优势企业与省内配套协作,重点推进美鑫、铭帝、东铭、方舟制药、兴盛德药业等企业与省内外大集团协作,以配套带促销、扩产能、强产业。各区县、各园区要加强政策和企业双向研究,放开眼界,积极做好中、省支持项目的筛选推介工作。
  9. 实施“三品”行动,推动产品升级。支持企业提升供给水平,抓好5个以上标准化管理,争取1—2家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 “质量标杆”“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继续抓好20个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培育工作;组织开展10次以上工业品促销活动,努力提高我市工业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四)抓园区强承载,加速产业项目聚集
  10. 加快园区基本建设。各区县要切实加大对工业园区的财力支持力度,市、区县联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形式,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加强政策研究,争取中省支持,争创“双创”基地和示范县,抓紧标准化厂房建设,以利更多企业入园发展。
  11. 谋划产业项目扩体量。发挥“三项机制”作用,激励干事创业,全员齐动,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贴身服务、全力保障,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建成项目按期投运,确保入园企业最大限度释放产能,使增速高于全市2—3个百分点。
  (五)加大“双创”扶持,壮大中小非公经济
  12. 多措并举,促中小非公经济发展。一是落实省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2条意见”和“八大行动计划”,出台我市“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强化政策激励,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二是开展大走访、大帮扶,抓好成长梯队建设,支持企业“双创”、技术进步、扩能增效,争创全省“行业之星”、“成长之星”、“创业之星”。三是扎实做好“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发挥各类孵化器作用,促使中小微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抓好省中小企业局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争取对我市更大的支持。
  (六)加强企业培育,加快培植新增长点
  13. 抓好规上企业培育。遴选培育重点,加大帮扶力度,引导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壮大;参与全省科技成果转移对接,力争一批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落户;紧盯服务,确保当年投运企业入规贡献。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私营企业500户以上,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1.8%。
  (七)狠抓安全生产,确保发展质量
  14. 市、区县、园区联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强化“一岗双责”,完善抓安全体制、机制,推动安全生产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产业政策法规执行,督促企业加大投入,提升安全水平;坚持源头防范和依法监管相结合,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高度重视治污降霾,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15. 扎实开展两个专项整治工作。强化底线思维,守住安全、环保底线。一是治霾,省政府已列入全省“头号工程”,主要由各级工信部门牵头治理“小散乱染”四类企业;二是治理土地污染,按市政府行动方案,工信系统承担20项具体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下茬治理,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九)抓党建强作风,打造过硬干部队伍
  16. 高度重视从严治党,落实第一责任,坚决反对“四风”,强化“四个意识”,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用活“三项机制”,激励干事创业,把广大干部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工业转型发展、追赶超越上来,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干事本领,打造廉洁务实、高效服务、作风过硬的工信队伍。尊重企业家,建立企政联动、同心同向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信队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四个铜川”建设做贡献。
  附件:2017年全市工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表: 
2017年全市工业、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目标任务分建议

 

工业增加值及增速(亿元、%)

培育企业(户)

工业投资(亿元)

建成项目(个)

非公占比(%)

营业收入(亿元、%)

 

16年

17年

16年

17年

16年

17年

16年

17年

16年

17年

16年

17年

全  市

133.92

6

145

8

38

20

137.9

160

17

18

51.6

51.8

316.27

8.43

348.1

10

王益区

26.22

9.4

28.7

9

13

5

39.29

40

4

5

55.8 

56.3

 

 

 

 

印台区

27.08

3.3

28.7

5.5

6

3

16.75

20 

2

3

47.1 

48

 

 

 

 

耀州区

44.55

4

48.4

8.5

11

6

55.51

60 

5

5

54.7 

55

 

 

 

 

新  区

19.77

7.6

21.4

8

5

4

10.72

22 

3

3

46 

46

 

 

 

 

宜君县

16.31

11.8

17.8

9

3

2

15.61

18 

3

2

46.5 

46.5

 

 

 

 

其 中:

 

 

 

 

 

 

 

黄堡工业园区

17.77 

11 

19.6

10

4 

2

17.1

20

0 

2

 

 

74.77

14.86

86

10

董家河产业园

15.45 

11.8 

17.8

11.5

2 

2

39.53

45 

4

4

 

 

83.7

2.5

87.9

11.5

坡头工业园区

9.51 

9.9 

9.9

10

2 

2

7

12 

3

3

 

 

23.83

6.02

25.5

10

耀州惠塬工业园区

 

 

 

 

 

 

 

 

 

 

 

 

58.64

1.37

61

4

王家河工业园区

 

 

 

 

 

 

 

 

 

 

 

 

49.48

18.49

59

19.3

印台顺金工业园区

 

 

 

 

 

 

 

 

 

 

 

 

13.7

10.09

15.2

11

陈炉陶瓷工业园区

 

 

 

 

 

 

 

 

 

 

 

 

2.55

10.85

2.8

11.7

宜君科技工业园区

 

 

 

 

 

 

 

 

 

 

 

 

9.59

18.69

10.7

11.6


网络编辑:许萌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