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分解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27 09:2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分解表

序号 目标任务 牵头单位
1 区域生产总值达到52.4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8亿元,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亿元,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030元和3850元,增长16.3%和16.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9%。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编制发展规划,加快秦岭工业园区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两个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力争区域工业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加大耀州旧城改造力度。加快新耀连接带道路、绿化和景观建设,扩大沮河新耀连接带水面,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坡头载能工业、董家河铝工业园区建设,编制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 耀州区 政  府
2 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5.1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756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亿元,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800元和4350元,增长16.3%和16.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编制发展规划,加快声威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两个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力争区域工业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做好漆水河流域治理,建设一座橡胶坝。加快黄堡水泥陶瓷工业园区建设,编制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 王益区 政  府
3 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59亿元,增长1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亿元,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90元和3638元,增长16.5%和16.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编制发展规划,加快顺金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两个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力争区域工业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做好漆水河流域治理,建设一座橡胶坝。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印台区 政  府
4 县域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468亿元,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20元和3435元,增长16.9%和16.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加快工业强县步伐,编制发展规划,加快宜君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两个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力争县域工业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开工建设宜君污水处理厂。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宜君县 政  府
5 生产总值达到14.5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43亿元,增长2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分别达到18500元和4506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开工建设新区环城路,铺设人行道2万平方米,建成新时代商业广场。加快新区赵氏河湿地公园建设。加大新区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新区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新区南部装备制造园区建设,编制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建成旺仔牛奶生产线。加快新耀连接带道路、绿化和景观建设,加快新区环线道路等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工作。 市新区 管委会
6 切实加强应急管理,认真落实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继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与评估、决策听证与公示、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市政府办
7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亿元,增长27%。公布实施“十一五”第四批重大项目。做好项目筛选、论证、策划等前期工作,对列入国家第一批扩大内需计划的67个打捆项目盯紧不放,对有初步意向的项目积极跟进,全年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超过4亿元。紧扣中央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及早谋划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项目盘子,再申报对接几批扩大内需项目。扎实做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华能电厂二期、铜铝30万吨电解铝、2×30万千瓦热电联产、华能铁路运煤专线等重大项目的争取工作。完成易地移民搬迁3000人。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从严控制高耗能行业增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84%。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严防低水平重复建设。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大煤层气、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开发力度,力争声威、秦岭窑尾余热发电项目如期建成发挥效益。创新黄堡、坡头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力争每个园区今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少于3亿元,落地有规模的企业不少于3个。 市发展 改革委
8 加强与华能、中铝、陕汽、陕西有色、陕西煤化等集团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中省属驻铜单位的作用,通过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实现互惠多赢;完成市变压器厂、市制药厂的资产重组工作,做好西北耐火材料厂、市水泥厂、骊山水泥厂、市啤酒厂政策性破产的后续工作,积极核销黄堡工业园区国有企业的金融债务,完成2户市属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国有资产统计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国有资产考核与监管体系。 市国资委
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0亿元,增长10%。力争声威第二条和满意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上半年建成投产,耀州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完成50%以上的工程量,争取再开工建设2—3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加快3万吨铝合金棒、大秦铝合金项目建设,力争12万吨碳素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做好铜川铝业公司直购电试点工作。加强与省煤化集团、中土陶业公司的合作,加快陶瓷挂板生产线建设。加快陕汽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促进输变电设备、煤炭机械产品升级,使装备制造业尽快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开工建设省煤化PVC型材、板材项目。加快新区南部装备制造、坡头载能工业、黄堡水泥陶瓷、董家河铝工业园区建设,编制园区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完善激励措施,对县域工业园区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成立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业保增长协调指挥中心,建立工业经济运行旬快报、月分析、季考核制度。做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和生产要素的保障工作,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研究制定铝业、水泥、煤炭、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措施,争取国家支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把秦岭、声威培育成中国驰名商标。建立县域工业发展指标体系,加强对区县工业发展的考核。 市经委
10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健全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让所有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19所农村初中和7所城市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创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16所农村中小学校生活设施改造项目,完成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取暖设施改造任务。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撤并学校120所。启动实施印台区“双高普九”工作,确保王益区“双高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3个区县实训楼和1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职教招生3000人。 市教育局
11 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农村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增加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87元,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农村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640元提高到1856元。建成王益区、耀州区敬老院。继续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完成移民搬迁1000人。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复员军人安置就业工作。巩固创建双拥模范城成果,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市民政局
12 深入开展“平安铜川”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三项建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市公安局
13 强化效能监察,重点抓好扩大内需财政投入资金的跟踪监察。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积极推行集中审批、网上审批。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对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工程承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