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走创新之路,建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农村抓改造提升、功能配套,老区抓资源整合、体制理顺,新区抓合理布点,高标准建设,全市抓均衡发展,“双高普九”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扩充优质资源,推进均衡发展,促进内涵提升,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2008年的工作思路是:
坚持以推进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统揽教育发展全局,着力加强义务教育“三项工程”建设、普高标准化建设、中职基础能力建设,民办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努力创设均衡公平的办学条件。
坚持以推进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统揽学校管理全局,着力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提高管理品质,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坚持以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服务意识统揽教育行风全局,着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校长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把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打造成基层和群众满意的机关,把各个学校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学校。
1、完成四件大事。
(1)完成1个省级、2个市级教育强乡镇创建任务,王益区创建省级“双高普九”县,宜君县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工作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2)加强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做大、做强骨干示范专业,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效益与质量,建成1个省级职教示范骨干专业,1个省级实训基地,全力推进“人人技能工程”,完成职教招生4000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职教毕业生安置率达90%以上。培训工人、农民5万人次。
(3)加大工作力度,完成投资962万元建筑面积14219㎡的19所学校的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投资1276万元建筑面积14865㎡的8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任务。力争完成采煤沉陷区学校综合治理工程3850万元50所学校78000㎡的建设任务。
(4)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政策措施,做好“一扩大三提高”政策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做好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成立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和地方配套,做好贫困高中学生、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好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按时入学。
2、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1)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布局调整。做好教育重大项目的申报、衔接工作,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00万元,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夯实我市教育发展基础。按照《铜川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搞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抓好学校的建设规划,严格控制农村新建学校。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科学规划新区中小学布局,加快新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服务功能,做大做强新区教育。
(2)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工作,推进高中课改工作,总结课改经验,进一步完善高中课改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初中、高中课改指导,开展多形式的课改师资培训、观摩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3)理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建立正常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解决结构性短缺,强化师资培训,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提出高中校长队伍管理意见。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认真研究制定《铜川市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筹备召开全市校园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努力掀起新一轮校园文化建设新高潮。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围绕新课程改革,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落实“两项常规”,提升管理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增强我市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根本竞争力。
3、突出四方面工作。
(1)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中央8号文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突出学校德育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作用,结合时代精神与和谐社会建设,寻找活动载体,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德育实践,把“三讲两实践”、“三学三争”、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好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教育骨干体系建设。抓好市一中全国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和全市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开展省级示范中小学、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管理规范化学校、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和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促进全市教育整体水平,不断增强我市教育的竞争实力。
(3)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力抓好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制定《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市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现场会。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远程教育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素养。开展师生电脑作品创作大赛,举办第三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评选观摩展示活动,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完成我市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任务。
(4)加强行风建设。以治理教育乱收费、师德师风整顿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制度,落实行风建设目标任务,抓好学校行业作风评议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推进教育行风建设,树立教育行业新形象。
二、主要工作及任务
1、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规范办学行为。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控制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的辍学流失,抓好扫除青壮年剩余文半盲工作。加强对幼儿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抓好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抓好残疾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要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努力创建1所省级文明校园,2所省级平安校园,1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校,5所市级文明校园,10所市级管理规范化学校,5所市级平安校园,5所市级和谐校园,建成1所省级、2所市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进一步加快全市高中标准化建设,落实“三限”政策,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和高中阶段入学率。开展“人民满意学校”评选活动。
2、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和“遵循规律,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和指导。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和办学行为,落实两项常规,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推进民办教育稳步发展。
3、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按照《铜川市教育督导规定》,落实各项规定,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搞好新形势下教育督导工作。对各区县政府教育及县级党政领导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与考核,加强对教育强乡镇创建和“双高普九”工作的过程督导,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督导,重点是督导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情况,确保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4、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在全市开展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开展普通话、粉笔字、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学科知识水平“五达标”为内容的 “铜川市万名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结合初、高中课程改革,开展听课评课、赛教、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优质课评选和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标准化实验室创建活动,完成1-2个区县的普实复验工作。做好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各级教研室标准化建设,完成耀州区、王益区教研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充实教研队伍,建设学科基地,发挥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及评价功能,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促进教学工作。抓好初中、高中毕业年级复课工作,制定复课方案,指导中考、高考备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抓好学校体卫艺工作和国防教育。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精心组织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开展“迎奥运、促和谐”读书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全市第七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促进我市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全市创卫,抓好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做好开课工作和评价工作,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征文专栏、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等形式,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育系统创卫工作,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禁毒知识教育,落实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各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