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了一批灌区,为促进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由于我市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之一,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市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环境不佳,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依然是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同时,排灌基础设施标准低且老化失修,灌溉保障乏力、投入不足、管理薄弱等,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关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部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灌溉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灌溉面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技术大纲》,我局组织完成了《铜川市灌溉发展(2010年-2020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争取资金,全面实施规划,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该规划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以区县为单元,结合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对全市灌溉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调查,摸清了我市灌溉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我市灌溉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近期、中期、远期灌溉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规划包括全市概况、灌溉发展现状评价、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总体布局、主要建设规模、灌溉管理与改革、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及实施安排、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等10个方面内容。按照规划要求,在2020年前,通过水源工程建设,新建店子河、西沟2座水库;高尔塬水库加坝扩容,新增蓄水能力170万m3;新建西塬灌区西塬楼子沟抽水站,对友谊、沟西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新建泵站56处,装机3190KW,改造泵站88处,装机5016KW;新建机井92眼,装机2484KW,改造机井112眼,装机3024KW,新建水窖31113眼。新增供水能力1509万m3。通过灌溉工程续建配套改造,新建渠道145.9km,配套建筑物466座,改造渠道长度164.56km,改造及配套渠系建筑物1657座,铺设管道长度112.8km,新增管道灌溉面积8.68万亩,新增微灌面积7.1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