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煤炭“十一五”生产规划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01 16:3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一、   生产现状
  铜川市煤炭生产分铜川矿区和焦坪矿区两部分开采。截止2002年末,铜川市共有生产矿井106 处,生产能力  1276万吨/年,其中国有重点煤矿9处,生产能力981万吨/年,即铜川矿务局生产煤矿8处,生产能力831万吨/年,分别为东坡、鸭口、徐家沟、金华山、王石凹、陈家山,下石节和玉华矿;陕西省劳改系统崔家沟煤矿1处,生产能力150万吨/年。地方国有煤矿7处,生产能力 95万吨/年(印台区:市成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耀州区:照金矿业公司、秀房沟煤矿和玉峰煤业有限公司;宜君县:南塔煤矿、宜源矿业公司和陕西集华柴家沟矿业公司)。乡镇煤矿90处,生产能力200万吨/年。
  2002年铜川市共生产煤炭1336.6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892.61万吨,占66.8%;地方国有煤矿生产138.2万吨,占10.3%;乡镇煤矿生产305.79万吨,占 22.9%。
  到2010年末,全市国有重点和地方国有煤矿将陆续关闭矿井6处(国有重点煤矿2处:铜川矿区桃园矿、焦坪矿区永红矿;地方国有煤矿4处:焦坪矿区成鑫公司、玉峰公司、南塔矿、宜源公司),老矿井正常递减2处(国有重点煤矿2处:铜川矿区鸭口、金华山矿),共减少生产能力135万吨/年,主要原因如下:
  ⑴、部分矿井已到衰老报废期,资源枯竭,属正常闭坑。
  ⑵、部分矿井生产环节复杂,成本高,亏损经营,资不抵债,生存困难,只好破产。
  ⑶、部分矿井煤炭灰份高、含硫高、煤质差、无市场,不符合环保要求,属政策性关闭。
  乡镇煤矿经2002年整顿、验收后,保留90处,实际生产能力200万吨/年。到2010年末,因多种原因将陆续关闭矿井3处(铜川矿区吕家塔矿、安村二矿;焦坪矿区高楼洼马场村矿),减少生产能力9万吨/年。
  2003年铜川市对乡镇煤矿继续采取关井压产措施,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和资源回收率。具体做法为:
  ⑴、部分无发展潜力,且资源枯竭的矿井实施关闭。
  ⑵、对有发展潜力的矿井进行联合、改造、提高。今后铜川市原则上不再开办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
  ⑶、改造采煤方法,提高装备水平。
  ⑷、狠抓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二、开发思路及原则
  1、开发思路
  铜川市煤炭生产要抓住国家能源工业战略西移的机遇,坚持调整铜川矿区、发展焦坪矿区、延伸开发黄陵、转角及彬长矿区的方针;大力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扩大煤炭出口;开展煤炭加工与转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开发原则
  ⑴、坚持煤炭生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开发的原则”。
  ⑵、坚持市矿结合,新建、改扩建矿井并举的原则。
  ⑶、坚持支持国有重点煤矿、有计划发展地方国有煤矿、改造整顿乡镇煤矿的原则。
  ⑷、坚持煤炭开发建设的新机制、高效率的原则。
  ⑸、坚持煤炭就地转化、综合利用的原则。
  ⑹、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三、产量及项目规划
  根据铜川市煤炭消费和调出调入情况,规划2006年全市煤炭产量为1500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140万吨,地方国有煤矿180万吨,乡镇煤矿180万吨。规划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为2000万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400万吨,地方国有煤矿405万吨,乡镇煤矿195万吨。 
  2003~2010年期间计划新建矿井4处,设计能力440万吨/年;改扩建矿井7处(地方国有矿3处、乡镇煤矿2处)5处,设计能力165万吨/年;(国有重点矿3处、地方国有矿4处) ,新增能力400万吨/年;报废及关闭矿井9处(国有重点矿2处、地方国有矿4处、乡镇煤矿3处),减少能力94万吨/年;老矿井正常递减3处(国有重点矿2处、地方国有矿1处),减少能力60万吨/年;净增能力686万吨/年。
  2003~2006年期间计划新开工矿井1处(焦坪矿区西川煤矿),设计能力60万吨/年;改扩建矿井5处(焦坪矿区陈家山、下石节、玉华、照金及秀房沟矿),新增能力340万吨/年;报废和关闭矿井5处(铜川矿区桃园矿、吕家塔矿、安村二矿;焦坪矿区永红矿、高楼洼马场村矿),减少能力59万吨/年;老矿井正常递减3处(铜川矿区鸭口矿、金华山矿;焦坪矿区南塔矿),  减少能力60万吨/年;净增能力281万吨/年。
  2007~2010年期间计划新开工矿井4处(铜川矿区丰邑、寺南矿;焦坪矿区水滩、大佛寺矿),设计能力380万吨/年;改扩建矿井2处(焦坪矿照金、柴家沟矿),新增能力60万吨/年;报废和关闭矿井4处(焦坪矿区成鑫公司、玉峰公司、南塔、宜源矿业公司),减少能力35万吨/年;净增能力405万吨/年。
  四、开发重点及项目建设
  根据铜川市煤炭工业开发原则,全市煤炭生产开发重点为:
  1、加快焦坪矿区侏罗纪优质煤炭资源开发的步伐,逐步关闭铜川矿区高灰、高硫生产矿井,积极开发黄陵、彬长周边资源。
  2、积极开展煤炭就地转化,坚持煤炭炼焦、气化等综合发展。
  3、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武装国有矿井,提高矿井生产能力。
  4、加强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2003~2010年期间铜川市矿井建设项目如下:
  1、铜川矿区
  ⑴、新建矿
  丰邑井田:铜川矿区东部、杜康沟断层以南地区。面积37.4km2,埋深300-600m,资源量10168万吨。主要开采石炭二叠系的5#煤层,煤厚0.45-4.95m,平均厚2.38m,煤层较稳定,构造较简单。属贫、瘦煤,为中、高灰、中流、中高发热量煤层,可作为动力及民用煤。设计能力 45万吨/年,投资1亿元。计划于2006年建设,2008年投产。
  寺南矿:位于耀州区西北部。面积8km2,埋深300-470m,资源量11760万吨。主要开采石炭二叠系的5#煤层,煤厚2.0-3.5m,倾角50-250,煤层较稳定,构造中等。以贫煤为主,为中高灰、中流、中发热量煤层,可作为动力及民用煤。设计能力 30万吨/年,投资0.8亿元,预计于2008-2012年建设投产。
  2、焦坪矿区
  ⑴、新建矿:
  大佛寺井田(国有重点矿):黄陇侏罗纪煤田的中西部,即彬长矿区的一部分。面积86.3km2,主要可采8#煤层,平均厚度11.17米,资源量12.5亿吨。设计能力400万吨/年,总投资8亿元,计划于2003年开工,2007年投产(由陕西省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多元投资建设,故生产能力不计入铜川市规划)。
  西川煤矿:为旬东耀西煤田的一部分。开采侏罗纪煤田,面积28km2,埋深250-540m,资源量5441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1-4m, 倾角20-100,煤层较稳定,构造较简单。属不粘煤及少量长焰煤,为低灰、低流、中高发热量、易自然煤层,可作为动力及民用煤。设计能力60万吨/年,投资1.2亿元。预计于2007年建设,2008投产。
  水滩矿:位于旬耀煤田东部即西川井田东翼。面积7.36km2,埋深400m,资源量3500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1.1-9.4m,平均煤厚4.57m, 倾角10-30,煤层较稳定,构造较简单。煤质同西川煤田。设计能力45万吨/年,投资1.0亿元。预计2007年投产。
  ⑵、改扩建矿:
  陈家山矿(国有重点矿):位于耀州区庙湾镇。面积19.7km2, 埋深200-400m,资源量17334.7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10m, 倾角20-150,煤层较稳定,构造较简单。属不粘煤,为低灰、低流、中高发热量、易自然煤层,可作为气化、动力及民用煤。现生产能力150万吨/年,计划于004年扩建为200万吨/年,投资1.0亿元。
  下石节矿(国有重点矿):位于耀州区瑶曲镇。面积12.7 km2, 埋深300m,资源量16566.3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8-12m, 倾角50-200,煤层较稳定,构造较简单。煤质同陈家山矿。现生产能力100万吨/年,计划于2004~2006年扩建为150万吨/年,投资1亿元。
  玉华矿(国有重点矿):位于印台区玉华镇。面积34km2, 埋深400m,资源量38036.0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7-14m, 倾角50-200,煤层稳定,构造简单。煤质同陈家山矿。现生产能力150万吨/年,计划于2004~2006年扩建为150万吨/年,投资4亿元。
  照金矿(地方国有矿):位于旬耀煤田的南部,面积为25km2,埋深100-500m,资源量7732.0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2.65-14.8m, 倾角30-150,煤层较稳定,构造简单。属低、中灰、特迪、低、流、仲磷、中、中高发热量、易自然煤层,可作为气化、动力及民用煤。现生产能力15万吨/年,计划于2005~2006年扩建为60万吨/年,投资1亿元,2010年扩建为90万吨/年。
  秀房沟煤矿:位于旬耀煤田的南部,面积为7.2km2,埋深100-500m,资源量5292.0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3-4m, 倾角50-100,煤层较稳定,构造简单。煤质同照金矿。现生产能力15万吨/年,计划于2005~2006年扩建为60万吨/年,投资1亿元。
  柴家沟煤矿:位于玉华煤矿北部,面积为4.87km2,埋深400m,资源量2157.0万吨。主采4#2煤层,煤厚6m, 倾角80,煤层较稳定,构造简单。煤质同玉华矿。现生产能力30万吨/年,预计2010年扩建为60万吨/年,投资0.8亿元。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