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十一五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15 17:0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一、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宜君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建设渭北绿色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县富民 “五大战略”,构筑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和特色旅游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宜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整合资源、环境、人才、信息优势,完善机制体制,消除瓶颈制约,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我县必须始终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在“绿”、“特”二字上做文章。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突出“绿色产业工程”,走以绿色经济立县之路;面向市场,打特色牌,创优质特色产品,走特色经济振兴之路;继续全力做优做强果、牧、菌、药等农业主导产业,建设全市乃至全省绿色农业开发示范基地,振兴农村经济,夯实富民强县基础;着力壮大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工业,推进工业化步伐,逐步建成渭北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提高县域经济总量;加快发展以生态观光、避暑为主的生态旅游业,加强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景点格次,力争融入陕西北线旅游体系,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布局,增加投入,加快小城镇体系建设,突出县城功能设施建设,进一步做靓“中国避暑城”品牌,构筑连接关中与陕北城市集群的“后花园”,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重要“驿站”,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努力形成以农兴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发展原则

  “十一五”时期,宜君加快发展要坚持以下“七项原则”,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实施项目强县战略的原则;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坚持开放促开发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经济大发展。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清洁高效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形成绿色经济基本框架,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到2010年,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五十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3.3 %,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2亿元;人均8540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2.2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6:50.0:24.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100万元,年均增长15.0%。

  环境大改善。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增强绿色环境优势。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8.7%。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0平方公里。

  城乡大改观。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完善以县城为中心的串珠式小城镇格局。整治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10年,县城人口达到1.8万人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基本完成国家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5%。

  社会大进步。加快建设和谐宜君。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成完备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对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完成国家科技进步县创建目标。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达到100%。加快发展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实现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到2010年,全县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0‰以内,总人口控制在9.6万人。

  生活大提高。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到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净增200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平方米,恩格尔系数降低到35,人民生活达到较高水平的小康阶段。

  到2020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1.1番,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8.2%,人均达到18000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观;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富裕型的小康目标;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胜利实现建设渭北绿色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

  二、战略任务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强县战略,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相结合,加快中小项目的总量扩张,形成产业集群,优先发展大项目和科技型项目,实现以项目融资金、以项目兴产业,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长,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亿元,年均增长20.0%。

  第一、突出“两个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投资硬环境。

  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 以“完善路网,提高等级,畅通出口,保障通达”为要求,加快县乡主干道路等级化、乡村道路黑色化、村组道路砂石化步伐。改造实施五(里镇)-黄(陵)路等5条三级油路共115公里,铺筑乡村四级油路160公里,乡村砂石路455公里;建成太安森林公园、云梦山等旅游专用线路,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042公里,晴雨通车里程提高到827公里。

  供水工程建设 改善城乡饮水条件,实现安全饮水目标。新建集中供水及小型人饮工程 96处,解决104个村组2.35万人、1.55万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启动建设县城第二水源及供水工程,建成总库容300万立方米的石沟水库。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继续搞好西河、福地水库的清淤扩容治理和库区环境的综合整治。因害设防,实施重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筑砌堤防40公里。

  电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结构,实施110KV马坊变电站改造、35KV棋盘变电站扩容技改工程,新建35KV雷原变电站;完成83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KV线路128公里、0.4KV线路228公里,配变6000KVA,提高供电质量和能力。到2010年,全县供电量达到1.1亿千瓦时。加快发展农村新能源,继续大力推广农村沼气项目,新增沼气池7000口,全县沼气池用户总量达到1万户。

  通信建设 以有线、无线相结合,加快实施“中国电信农村通信工程”,架设光缆线路180杆公里,改造、新建固定电话交换点12个;新建移动通讯基站65座,提高县内移动信号的无缝隙覆盖率。“十一五”末,全县电话总装机容量达到2万门,移动用户发展到3.5万人以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0.8部/百人和36.4部/百人。

  信息建设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传输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合一”建设步伐,初步建立起覆盖城镇的宽带信息网,因特网用户达到1800户。加快“数字气象”建设,完善灾害性天气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健全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体系,提高气象在抗灾、减灾中的服务能力。加快推行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步伐,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第二: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扎实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恢复、扩大林草植被,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宜君。

  切实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重点抓好荒山荒坡、主干公路沿线直观山坡、城镇及村庄环境绿化,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启动太安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植树种草,建坝筑坊,拦蓄水土。五年内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种草5万亩,修建淤地坝12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平方公里。积极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等活动,努力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县。

  加强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的力度,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着力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实施西河、石沟(县城第二水源)等流域环境整治和水污染防治工程,保护好城乡饮用水源;加强工业“三废”治理,加快西部矿区煤矸石污染的治理,建成5户企业“三废”处理设施,控制工业园区、小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建成县城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积极防治城乡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突出抓好县城环境综合整治与市政市容管理,加快实施城镇绿、净、亮、美的人居环境工程,使大气总悬浮微粒、自然降尘和二氧化硫三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加强县城饮用水源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使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积极实施土地治理工程。增加投入,加大对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技改力度,开发和推广降耗节能技术。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鼓励推广节水生产工艺和使用节水产品,发展节水型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全力实施“十大工程”建设

  “十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