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铜川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2014-04-21 16: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4年4月15日在铜川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铜川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铜川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书面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10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4%,较上年同口径增长21.7%,增收31038万元。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81079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7%,较上年增支91363万元,增长12.7%。教育、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详见附表2)。
       全市基金收入完成42397万元,比上年下降9.9%(主要是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停征影响),加上中省补助收入11427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33476万元,基金总收入87300万元;全市基金支出6296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4331万元。
       (二)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31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6.8%。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313620万元,较上年增长17.4%(详见附表4)。
       市本级基金收入完成40763万元,比上年下降4.2%(主要是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停征影响),加上中省补助收入11427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17784万元,减去补助下级支出26549万元,基金总收入43425万元;市本级基金支出2805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5366万元。
       (三)2013年财政所做的主要工作
       1、多措并举,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一是继续落实包抓区县目标责任制、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定期督查通报考核机制。二是实施综合治税,推行财税收入综合服务大厅试点工作,完善了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三是开展“财税收入百日增收活动”,分月确定目标,制定奖惩措施,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四位。
       在加强收入征管的同时,积极争取中省各类资金58.85亿元,较上年增加5.75亿元。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今后三年将得到国家15亿元左右的奖补资金支持。财政收入增长和补助资金的增加,为重点支出提供了财力支持。
       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加快资金拨付,支出均衡性明显提高。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97.7%,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市本级 “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下降12.6%。
       2、通盘筹划,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安排拨付2.57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支持工业园区和县域经济发展。市本级用于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资金达到2.17亿元。资源转型资金1.56亿元用于园区建设。投入1.24亿元支持“二园四区四基地”建设。拨付6000万元支持新区和宜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以“促销保产稳增长”为目标,拨付工业保增长和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677万元,落实贷款贴息资金665万元。四是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支持企业改革发展。制定了《铜川市关于促进“四上”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733万元。支持商贸服务业发展1617万元。积极推动“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办理企业税收退库7917万元,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解决企业职工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等国企财政补助资金2058万元,争取中央下放政策性破产企业专项补助2024万元,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
       3、民生两个“80%”足额到位,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继续将财力优先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市新增财力的81.3%用于改善民生,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80.6%。教育文化方面,全年教育支出16.5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0.4%。文化体育传媒支出达到2.69亿元,较上年增长17%。社会保障方面,将临时救助资金提取比例由15%提高到20%;实行救助标准城乡一体化,拨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264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1亿元,财政贴息资金3377万元;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19051万元,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拨付610万元支持122个农村幸福院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幸福院全覆盖。医疗卫生方面,全面落实政策性提标,将基本公共卫生补贴提高到30元,将新合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均提高到300元,新农合补助资金到位率100%;落实了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综合补偿和远程会诊系统项目建设补助资金800万元。在住房保障方面,全年拨付保障房建设资金48351万元,支持安居工程和保障房建设。在交通和城市建设方面,拨付发放石油价格补贴4366万元,支持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等事业发展;筹集拨付210国道改线等项目资金21378万元;拨付地质灾害点群众避险搬迁奖补资金975万元,“四城”联创资金4290万元,支持全市人居环境改善。
       4、倾斜三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支农投入。一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市发放粮食综合补贴资金7884万元,补贴面积97万亩,受益农民42万人。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成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任务。三是农村综改工作不断深化,启动了5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拨付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978万元,实施项目38个。
       5、科学理财,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继续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公开了市政府38个部门预算,并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二是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改革。将补贴给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性等50余项补贴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全市共制作发放财政惠民卡18.27万张,惠及群众50万人,累计发放各类惠民补贴资金7.3 亿元。三是全面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建立了部门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四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市41个乡镇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覆盖。公务卡管理改革有序推进。五是政府采购改革不断深入。制定了年度市级单位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对市级单位机动车辆定点保险和定点加油实施公开招标采购。六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定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资产动态管理。七是不断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增强项目支出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013年,我市财政事业稳步发展,但财政改革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新财源的培育有待加强。二是刚性支出与财力仍存在较大差距,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债务风险进一步向财政转移和集聚,控制和化解政府债务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财政支出进度不够均衡,财政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
       2014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特别是优先保障民生支出的需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完善预算分配机制,推进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改革。坚持科学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监督,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
       (一)全市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2014年地方财政收入安排260000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4%。
       201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60000万元,加上上级的各项补助及转移支付195772万元和专项用途的上级补助40914万元,减去部门经费上划1717万元后,全市总财力为494969万元,当年新增财力43060万元。
       2014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494969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9.5%。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432万元,增长3.8%;国防支出1105万元,增长20.9%;公共安全支出30783万元,增长6%;教育支出114738万元,增长14%;科学支出3182万元,增长1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818万元,增长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347万元,增长9.4%;医疗卫生支出29200万元,增长13.3%;节能环保支出4707万元,增长13.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6278万元,增长9.3%;农林水事务支出43013万元,增长9.9%;交通支出7137万元,增长1%;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6598万元,增长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863万元,增长1.9%;金融监管支出390万元,下降1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607万元,增长20.5%;住房保障支出5277万元,增长12.6%;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666万元,下降4.5%;预备费支出8894万元,增长3.7%;其他支出35834万元,增长16.7%。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2014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117500万元,同口径增长16%。加上中省补助收入69957万元和区县上划收入182万元,减去专项上解-30万元后,市本级当年的总财力为187669万元,当年新增财力5109万元。
       2014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87669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3.7%。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374万元,下降1.3%;国防支出932万元,增长33.3%;公共安全支出14921万元,增长4.4%;教育支出16493万元,增长1.8%;科学支出913万元,增长3.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313万元,增长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870万元,增长11%;医疗卫生支出10252万元,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1647万元,增长9.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955万元,增长2.1%;农林水事务支出18406万元,增长3.3%;交通支出575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982万元,下降0.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474万元,增长3.4%;金融监管支出390万元,下降1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884万元,增长35.2%;住房保障支出2940万元,增长11.8%;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298万元,下降4.9%;预备费支出4500万元,占当年预算支出的2.4%;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100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他支出14274万元,下降2.6%。
       三、2014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努力提高收入质量。分解落实收入任务,加大征管力度,坚持依法征税,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任务。按照中省要求,清理规范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加大项目建设和培植新税源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可持续增长。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经济建设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力度,2014年,市本级安排22314万元支持经济和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安排28165万元全力支持工业园区、景区和新区建设。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各项政策,支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我市转型发展。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继续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两个“80%”足额到位。2014年,市本级预算安排用于民生的支出33199万元,较上年增加4489万元,占新增可用财力的87.9%。统筹安排教育、农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支出。保障好原有的民生政策,落实好新增的民生政策,着力解决突出矛盾、薄弱环节和政策均衡问题。
       (四)加大支农力度,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一是加大现代农业投入,重点支持2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增加对现代果业示范园、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标准化奶牛场、生猪养殖厂的投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支持贫困人口脱贫和移民搬迁工程。三是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助政策,确保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五)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扩大“营改增”改革范围,做好资源税和消费税改革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赋予重点示范镇和旅游名镇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财政收入,核定财政支出,确定转移支付,逐步建立重点示范镇和旅游名镇实体财政体制。
       (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预决算公开管理改革,2014年市和区县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全面公开。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2014年,市本级公用经费、会议费、接待费统一压缩5%,压减资金统筹用于新增民生支出。二是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争取更多的财政专项资金。三是加大综合治税改革力度,在全省率先实现财政、国税、地税综合财税服务新模式。四是深化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工作,扩大补贴资金发放范围,实现全市全覆盖。五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构建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附件:关于铜川市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表.xls


网络编辑:许萌
信息审核: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