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5年部门预算说明
来源:市文化广电局 发布时间:2015-03-26 18:1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一、部门预算说明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拟订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拟订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协调指导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产业发展。
  (3)组织推进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全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指导基层文化设施和广播影视设施建设。
  (4)指导管理全市文化艺术事业和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全市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艺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市重大文化活动;制定全市性文化艺术比赛、评奖等活动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5)拟订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工作。
  (6)拟订文化市场发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行监管;负责对全市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
  (7)监督管理全市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视听节目,审查其内容和质量;管理全市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负责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管理全市性重大广播电影电视活动。
  (8)负责全市各级广播电影电视、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和业务的监管并实施准入和退出管理,负责对从事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制作民办机构的监管;领导铜川人民广播电台、铜川电视台,对其宣传发展、传输覆盖等重大事项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9)管理全市广播电影电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科技工作;指导全市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推广运用高新技术,负责监管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传输、监测和安全播出;管理全市广播电视专用网、专用频段和频率;管理全市或跨市经营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参与拟定全市信息网络的总体规划。
  (10)负责对新闻出版单位进行行业监管,组织查处违法违规出版活动,负责对全市从事出版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负责管理全市印刷业。
  (1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全市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行动,组织查处非法出版物大案要案;负责全市著作权管理工作,组织查处著作权侵权案件。
  (12)负责全市内部资料、报刊的印刷、发行审核、申报工作;依法对报社驻铜记者站进行监管,组织查处新闻违法活动。
  (13)指导管理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方面的对外宣传和交流与合作;指导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工作。
  (14)负责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及行业教育培训管理工作。
  2、单位性质: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属财政全额拨款行政单位。
  3、2015年度工作任务:
  (1)以激发活力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构,形成定期会商、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各区县在乡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机制,统筹利用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相关方面的公共资源,推进场地、设施、资金、项目和人才的统一规划、集中布局和共建共享。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在实施好现有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基础上,不断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通过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三是建立和完善群众评价反馈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要不断在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推行“菜单式”服务,变“你给我接”为“你需我送”。各区县和市直有关文化单位,要按照市局出台的《铜川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评价办法,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评价,市局也将适时开展评价工作,并把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区县和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四是深化单位内部改革。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创新运行机制。对改制后的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进一步完善用人、分配、内部管理、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激发活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五是开展“文化惠民、满意在民”活动。根据市委宣传部印发的《铜川市201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方案》,安排落实好这一活动。通过深入基层送文化、菜单服务点文化、强化培训育文化、搭建平台演文化、面向群众评文化,采用市县联动、文化单位联手、社会力量参与、省级文艺团体加盟使我市公共文化覆盖更加全面,供给更加充足,服务更加满意,促进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2)以升级提档为重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通过实现“阵地等级化、供给有效化、活动品牌化、队伍专业化、保障制度化”,加快人民群众从文化“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跨越迈进,打造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升级版”。阵地等级化,就是已建的、正建的和将要建的“两馆一站一室”、文化广场等所有公共文化设施,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确保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舒适,并使其效能不断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供给有效化,就是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大众,开展“超市式”供应、“菜单式”服务,变“送文化”为“选文化”,实现公共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凡具有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单位,都要为群众提供规范的服务指南。活动品牌化,就是按照群众喜爱、参与面广、特色鲜明且影响广泛的要求,着力并持续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目前,我市开展的四大品牌文化活动和各区县开展的活动,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要继续完善机制,拓展品种范围、参与主体和传播方式,创新举办模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队伍专业化,就是要通过选调、聘任、招考、培训等多种方式,既要配齐各文化单位所需人员,更要提高人员素质,使其专业技能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匹配。今年各乡镇文化站必须按要求配齐人员。保障制度化,就是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对那些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深入研究探索,从政策、制度层面提出改进和解决的办法与措施,用制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局将选择一些课题,交由各区县和市直文化单位分别完成,届时将组织人员评审,合格的给予一定的项目资助。
    (3)以引导扶持为重点,促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按照体现铜川文化元素、反映时代特色的要求,加强对文艺创作生产的选题策划,建立重点文艺作品创作题材项目库,做到创作生产一批、打磨提高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着力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铜川原创”。市演艺中心要瞄准十一届艺术节,加紧编排一台新的精品剧目。市艺术馆、各区县也要把文艺创作纳入重要工作范围。探索实行重点文艺作品创作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研究制定《重点文艺作品扶持奖励办法》,设立铜川文艺创作专项资金,用于优秀剧目的征集、创作、排演和奖励;对重大题材作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变事后奖励为事前扶持。
    (4)以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按照便捷、实用原则,着力构建以铜川文化产业网、文化名品展示厅、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和各类文博会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平台,逐步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范围,为各类文化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信息交流、人才培训、产品展销、项目申报与推介等公共服务。一是按照自愿申报、动态管理、重点扶持的原则,面向全市征集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支持和服务。二是加强对文化企业发展的调查研究,逐步建立起对重点文化企业发展情况定期抽样调查和常态化监测分析机制。三是组织举办全市文化产业政策学习培训班,开展第三届文化产业示范单位及年度人物评选工作。
    (5)以增强传播力为重点,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一要推进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户户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开展“百场电影进广场进社区”活动,务必完成省上下达的工作任务;抓紧落实中省财政对县级影院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做好广播电视监测和安全播出工作,保证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二要提高宣传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铜川转型发展和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重要活动,找准切入点,明确着力点,形成我市广电宣传工作的特色和亮点。要多用群众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话,精心打造接地气、有人气、具有鲜明“铜川元素”的好报道好节目。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在中省媒体的发稿量要不断攀升。
    (6)以依法行政强化监管为重点,全面加强行业管理。要守土有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努力使各类文化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经营。要按照中省部署和我市实际,对那些损害群众利益,无证经营和违规经营互联网服务场所、违规违法印刷出版物、印刷销售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假记者、假记者站、假报刊、假新闻”侵害群众利益,利用广播电视违规播放广告,非法销售广播电视器材,境外卫星电视节目非法落地接收和传播,借公益之名、行谋才之实的文艺演出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监管,促进文化市场发展与繁荣。
    (7)以转作风提素质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夯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抓好思想理论武装,深化“月读一本书”活动,加强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继续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为抓手,坚持领导带头,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管班子、管队伍,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抓廉政、抓反腐。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四风”,严格执行廉政建设各项制度,支持纪检监察机构执纪问责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廉政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积极发挥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文广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形象。
  4、经费管理方式、人员、资产情况:
  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内设7个职能科(室)。分别为:办公室、文化艺术科、宣传管理科、
广播影视科、新闻出版科(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市场科、局监察室。机关行政编18名,司机编制1名;实有21人。经费管理方式为行政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事业单位有:铜川市群众艺术馆、铜川人民广播电台、铜川电视台、铜川图书馆、铜川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铜川书画院、铜川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铜川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铜川市秦腔剧团、铜川市广播电视监测站。其中铜川市群众艺术馆、铜川人民广播电台、铜川电视台、铜川图书馆、铜川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铜川书画院、铜川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铜川市广播电视监测站的经费管理方式为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铜川市秦腔剧团、铜川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费管理方式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下属单位事业编制296名,实有218人。2014年底全系统固定资产9622.35万元。
  (二)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1、收入预算情况:2015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机关全年收入预算284.37万元(为一般预算财政拨款),较上年减少42%(原因为图书馆、艺术馆的项目收入预算直接列在其单位);局下属单位全年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867.24万元,较上年增长2%(原因为项目收入预算增加),非税收入275.77万元,较上年增长79%(原因为市秦腔剧团新增非税收入106.65万元)。文化广电系统全年收入预算合计2427.38万元。
2、支出预算情况:2015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机关全年支出预算为284.3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9.37万元;项目支出115万元。局下属单位全年支出预算2143.0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1567.24万元;项目支出300万元,非税安排支出275.77万元。文化广电系统全年支出预算2427.38万元。2015年支出预算较上年增长5%(原因为2015年新增文化市场相关项目资金及市秦腔剧团非税支出增加)。2015年全系统公务接待费预算20万元、车辆运行预算45万元.我局已经制订了详细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及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加强管理、节省开支。

 


 

二、收支预算表  

1、收支预算总表 

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单位:万元

收   入

支   出

项  目

预算数

项  目

预算数

一、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2151.61

一、基本支出

1736.61

二、非税收入

275.77

1.工资福利支出

1055.31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73.77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476.69

罚没收入

2

3.日常公用经费

204.61

三、其他收入

 

其中:①公务接待费

20

 

 

②车辆运行费

45

 

 

③因公出国(境)经费

 

 

 

二、项目支出

690.77

 

 

其中:车辆购置费用

 

本年收入合计

2427.38

本年支出合计

2427.38

 

     2、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铜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部门)一般预算财政拨款支出表

                                                                单位:万元

支出功能分类

预 算 数

备 注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合 计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总   计

2151.61

1736.61

415

 

205

教育支出

3

3

 

 

20508

进修及培训

3

3

 

 

2050803

培训支出

3

3

 

 

20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2148.61

1733.61

415

 

20701

文化

1317.6

1047.6

270

 

2070101

文化行政运行

166.37

166.37

 

 

2070104

图书馆

394.65

234.65

160

图书馆运行经费100万元,购书费60万元。

2070107

艺术表演团体

264.59

264.59

 

 

2070108

文化活动

10

 

10

《爱-不殊不忘》巡演经费10万元。

2070109

群众文化

235.14

215.14

20

文化活动经费20万元。

2070111

文化创作与保护

89.21

64.21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5万元,《陕西传统居民雕刻、石雕、砖雕集》出版发行补助20万元。

2070112

文化市场管理

89.02

64.02

25

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设备10万元,“扫黄打非”工作经费10万元,文化市场监督检查费5万元。

2070199

其他文化支出

68.62

38.62

30

文化馆(站)维修改造、设备购置经费30万元。

20704

广播影视

831.01

686.01

145

 

2070404

广播

291.42

238.42

53

铜川市人民广播电台聘用人员工资23万元,专项电费30万元。

2070405

电视

476.1

389.1

87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维护费30万元。铜川电视台电费及日常维护20万元,网络服务费21万元,锅炉维修及电费16万元。

2070406

电影

40.61

40.61

 

 

2070499

其他广播电视支出

22.88

17.88

5

设备维护5万元。


网络编辑:许萌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