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多城联动
  • |
返回主站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99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0-07-14 14:3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类 别:C

签发人:焦新学

闫青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农村田间“白色”污染治理的建议的提案》(第99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当前地膜、反光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问题在部分农村较为突出,已成为当前农村污染治理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将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作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提高农村污染防治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环境保护得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以城市为重点转变为城市农村并重,农村与城市污染防治实行一体化治理,同安排、同部署。我局在每年初的环保工作大会上对农村环保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行督促落实,不断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是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目标考核。我市将农膜等农业生产废物污染防治作为农村环保工作重要内容,列入净土保卫战,由市政府向各区县、各相关部门下达目标任务,夯实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三是推进地膜减量和换代。宜君县推广使用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种植示范,减少玉米种植地膜使用,由过去的10万亩地膜玉米缩减到现3.8万亩。全面推广使用0.01mm以上加厚地膜,解决过去超薄地膜难捡拾的问题,为后期回收利用打下基础。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在宜君县开展生态膜试验示范,生态膜当年全部降解,且产量较普通地膜提高5%,生态膜的推广使用将为地膜污染治理提供治本之策。
  四是建立回收利用机制。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区县具体负责实施,按照“村户收集、共同处理”的原则,推动建立了农田地膜使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加工企业回收、以旧换新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机制,有效解决了地膜、反光膜等末端收集处理难题,提升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五是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分区域、分作物制订科学施肥方案和区域施肥大配方,指导群众科学施肥;建立小麦病虫综合监测、预测机制,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农药减量示范,减少农药、化肥包装污染。
  六是开展农村有害垃圾回收。根据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安排,探索建立农药包装袋(瓶)等有害垃圾回收、分类、处置工作机制,在农村广泛开展有害垃圾治理,减少对土壤污染。
  七是强化农村环保执法。将地膜、反光膜等农村生产废弃物作纳入秸秆禁燃管理范围,严厉打击露天焚烧行为,防止空气污染。
  八是加强宣传引导。丰富宣传形式和渠道,广泛发动乡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扶贫包村干部及群众,以转变传统观念、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为目的,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平台等方式,向村民宣讲新的生产生活理念,建立村民环境自治机制,将农村环保纳入村规民约,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今后,我们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把环保工作的重点向治理农村延伸,把治理的政策、项目、资金、技术向农村倾斜,把治理工作的力度和执法的高压向农村覆盖和传导,持续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农村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同时,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环保,参与环保,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言献策。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7月13日
(联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电话:3185732)


网络编辑:路青
信息审核:赵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