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民政局
多城联动
  • |
返回主站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复函

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0-07-07 15:1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民政局

类 别:B

签发人:宋军明

社会法制和资源环境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的建议》(第1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先后出台了《铜川市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有关意见》《铜川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2)》等文件,为我市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社会治理架构。全市社区党组织借助互联网大势,探索建立了“智慧党建”新模式,继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工作,在社会治理的方向性问题上,党组织发挥着掌舵和把方向的作用,支持、鼓励、动员各社会主体共同加强治理举措,引领社会治理其他主体主动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体现党建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借助网格化服务模式,凝聚治理合力。完善区(县)、乡镇(街道)、社区网格长、网格员“三级网格、三位一体、条块结合、多方参与”的服务管理队伍。科学整合职能,将综治、民政、环保等资源最大限度整合到网格,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重大事项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分类解决机制。加强经验交流,通过每年培训班(会议)等大力宣传基层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典型经验做法,相互借鉴学习,更有效地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三、推广“智慧社区”建设经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按照“改进公共服务、简化减少手续”“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原则和思路,在全市继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实施社区信息化工程,完善省、市、区(县)、社区四级互联互通的社区网络服务信息平台,探索融入“互联网+服务”模式,努力将现有的“多头受理、多人服务”变为“一窗受理、一门办结”,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打通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厘清社区权责边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了《铜川市社区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实行部门工作进社区准入制,建立了社区工作指导目录和社区协助政府工作指导目录,明确了镇(街道)和社区的工作职责,厘清了部门和社区的权限边界。社区减负工作的推进,着力解决了社区承担过多行政事务的问题,增强了社区的自治和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印发了《铜川市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印章管理使用规范(试行)》,明确了印章的使用范围、使用程序及管理使用人责任,有效解决了社区“万能章”问题。

五、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创新治理模式。认真贯彻落实《铜川市关于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有效解决村级权责不清、程序不严、执行失范、监督薄弱等问题;指导基层认真贯彻落实《铜川市乡村治理专项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精神,推进基层治理,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结合创文工作,指导基层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引导基层群众有序参与村(居)事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城乡基层治理水平。

六、配强基层工作力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加强党对基层组织的领导,继续深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为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经请示市政府同意启动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工作,今年计划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24名,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鲜的血液。按照中央“三区”社工人才支持计划安排,选派5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到基层社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组织全市200余名专业社会工作师,依托社区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及时有效的开展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铜川市民政局

2020年7月7日


网络编辑:白哲
信息审核: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