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铜川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7-02-11 12:0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认真践行“五个扎实”要求,突出“两稳两优两增”,全市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11.61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161.73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125.97亿元,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6803元。



  

  结构调整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 55.5 : 37.1调整为7.7 : 51.9 : 4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60.7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非煤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8%,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87亿元,增长4.3%。全年粮食总产24.17万吨,增长0.7%,实现“十三连丰”。其中夏粮7.13万吨,下降2.9%;秋粮17.04万吨,增长1.7%。水果总产75.57万吨,增长3.5%。蔬菜种植面积10.24万亩,产量18.28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1.95万头,出栏家禽157.95万只。



  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33个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海升千亩矮砧苹果、上林源葡萄庄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引领效果初显,5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60个美丽乡村创建村扎实推进。


三、工 业 和 建 筑 业


  工业经济低位趋稳。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6.3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3.93亿元,增长6.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7.58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16.35亿元,轻工业比重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非能源行业增加值61.45亿元,增长29.9%,增速高出能源行业38.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9.02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55.83亿元,下降1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6.31亿元,增长1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97亿元,增长210.5%;电力生产及供应业13.9亿元,增长31.8%。
  食品、医药及装备制造业等接续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医药制造业3.41亿元,增长39.1%;装备制造业6.88亿元,增长31.5%;食品制造业2.16亿元,增长4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69亿元,比上年下降0.2%;实现利税30.02亿元,增长7.3%。
  全市在统的44个工业品,28个产量增长,16个下降。5个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两升三降”。



  建筑业平稳运行。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36家,比上年新增4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2.6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3%。



四、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市投资和农户投资)409.86亿元,增长17.9%。民间投资168.38亿元,增长7.2%。全市施工项目1016个,增长35.3%;完成投资367.12亿元,增长1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3个,增长53.7%;完成投资141.23亿元,增长2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7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住宅投资21.7亿元,增长2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11亿元,增长178.4%。商品房销售面积34.77平方米,增长14.1%。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62个,涉及金额476.26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23个,涉及金额357.41亿元;协议项目39个,涉及金额118.8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7.97亿元。


五、人 口 与 物 价


  人口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4.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城镇化率为64.23%。全年出生率9.89‰,死亡率6.06‰,人口自然增长率3.83‰。         
  物价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3%,涨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七升一降”:食品烟酒上涨3.7%、衣着涨1.1%、居住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涨0.3%、医疗保健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涨1.5%,交通和通信下降4.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0.5%,较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累计下降0.2%,降幅较上年收窄4.8个百分点。



六、国 内 外 贸 易 和 旅 游 业


  消费稳中有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4.98亿元,增长15.9%。



  分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9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乡村实现零售额31.63亿元,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78.52亿元,增长13%;零售业销售额141.11亿元,增长17.3%;住宿业营业额7.94亿元,增长17.5%;餐饮业营业额21.35亿元,增长18.1%。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444万元,同比增长44.7%;其中,出口21444万元,增长46.1%。
  旅游业快速发展。孙思邈纪念馆建成开放,照金红色旅游名镇、玉华宫景区旅游服务设施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目录,宜君旱作梯田被授予省级农业生态博物馆。“金秋旅游季”、“5.19中国旅游日”万人游铜川暨樱桃旅游节亮点纷呈。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95.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6.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6.5%。


七、交 通 和 邮 电 业


  交通平稳发展。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89.0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3%。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4261.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3.99公里,国道93.53公里,省道68.7公里,县道578.17公里,乡道882.84公里,村道2335.81公里,专用公路58.08公里。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10.48万辆,其中汽车8.02万辆。



  邮政电信稳中有升。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5.34万户,比上年增长6.2%,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51.86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1万户。年末数字电视在线用户18.67万户,增长23.9%。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4.84万户,增长4.7%。邮政函件业务60.57万件,增长159.1%;包裹业务0.44万件,下降61.7%;快递业务230.89万件,增长72.1%。


八、财 政、金 融 和 保 险 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31.44亿元,同口径下降3.4%;地方财政收入21.51亿元,同口径增长10%。财政支出97.01亿元,增长8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21亿元,增长10%;教育支出18.88亿元,增长4.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36亿元,增长2.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52亿元,增长15.9%;农林水事务支出12.88亿元,增长12.8%。2016年民生支出较上年增加4.6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05%。



  金融运行稳健。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营业网点229家,从业人员2302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3.99亿元,较上年增长2.7%,其中住户存款323.62亿元,增长8.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73.49亿元,增长19%,其中短期贷款47.04亿元,增长5.6%;中长期贷款89.5亿元,增长18.1%。西安银行和新华、恒通村镇银行落户铜川,宜君县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
  保险业较快增长。全市共有各类保险业机构24家,分支机构71家,从业人员4551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53亿元,增长17.0%;人寿险保费收入8.94亿元,增长36.8%。保险业累计赔付1.86亿元,增长11.8%;其中,财产险赔付1.68亿元,人寿险赔付0.19亿元。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十三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472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开工建设。全市共有各类中小学校137所,在校学生7.29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73万人,普通初中1.9万人,普通小学3.63万人。全市拥有特殊教育学校(市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53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263人;各类幼儿园101所,在园儿童1.8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4562人,较上年增加466人。高考二本上线人数2294人。
  科技事业不断提升。全市共有民营科技企业98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6项,受理专利申请525项,专利申请授权24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获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获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5项。扎实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建成5类15个创业孵化基地。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个,县级广播电台2个;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5个,文化站28个;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总藏量83.4万册,出版报纸1.5万份;影视传媒公司2家,3D影院3家。成功举办了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50.7%。


十、卫 生、体 育、档 案


  卫生计生事业持续提升。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950个;其中,医院47个,社区服务中心43个,卫生院34个,村卫生室5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939张,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2321人,注册护士3428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27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76人。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落户铜川。
  体育事业活力增强。全年举办了香山全民健身徒步大会、照金滑雪、3.33接力跑等各类大型群众体育竞赛活动26次,组团参加了全省运动会2016年度比赛,获第一名6个,第二名17个,第三名18个。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1612万元,较上年增长78.1%。市全民健身馆、市体育馆建设顺利。
  档案事业平稳发展。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5个,专业档案馆1个,大型企业档案馆1个;年末馆藏全宗459个,馆藏案卷35.54万卷,保管档案22.81万件,馆藏资料4.31万册。


十一、环 境 保 护 和 安 全 生 产


  环境治理力度不减。以建设美丽铜川为目标,扭住减煤、治源、抑尘、增绿等重点工作,建立“网格+微信”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治理臭氧污染“百日行动”。对淘汰关闭的34家污染企业的废弃建筑物集中拆除。拆除燃煤锅炉86台,淘汰黄标车1385辆、老旧机动车959辆。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92%。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好于二级标准天数210天,较上年减少59天。
  安全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7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19人。


十二、人 民 生 活 和 社 会 保 障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0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94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8元,增长8.5%。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10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3%,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0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09万人,新增公益性岗位2955个。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提高了机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40元,社保卡持卡人数48.0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2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8.0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8万人、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7.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8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9.03万人,城镇居民18.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9.56万人。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3.5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9.13%。
  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个,拥有床位1797张,较上年增长36.6%。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82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470元,较上年提高2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3015元,较上年提高515元。



注: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水果产量包括果用瓜,园林水果产量为果业统计监测结果。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6、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公路数据来自市交通局;邮政电讯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市电信局、移动铜川分公司、联通铜川分公司、广电网络铜川分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市旅游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西安海关;保险数据、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铜川中心支行;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成果、技术合同、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广新局;档案数据来自市档案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计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环保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物价数据来自省统计局铜川社会经济调查队、国家统计局铜川调查队;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铜川调查队。


网络编辑:何江艳
信息审核:何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