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统计局
本站支持IPv6
返回主站
当前位置: 已归档信息

铜川市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23 14:5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2009年5月4日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里,要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市有40多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铜川又是一个以煤炭、建材为主的工业城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民收入现状及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至200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91元,比1978年增长54倍,年平均增长14.2%。

   (一)农民收入呈现阶段性快速增长趋势

    对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分析,不难看出,农民收入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轨迹,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1985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得以很快释放,整个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良好局面。198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3元,比1978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3.9%。

    第二阶段,从1986年--1992年,为平稳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村第一次出现“卖粮难”,农民依靠产量的增加从土地及农产品中获得更多利益已经比较困难,抑制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农民收入增长趋缓。199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2元,比1985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9.7%。

    第三阶段,从1993年—1998年,为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构想,农村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高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199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42元,比199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7%。

    第四阶段,从1999--2002年,为徘徊阶段。这一时期,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农村经济的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徘徊不前。2002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0元,比1998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3.8%。

    第五阶段,从2003年—2008年,为加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中央连续下发 “一号”文件,各种惠农政策逐步出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91元,比2002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13.3%。

   (二)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1、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度上升加快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990年,我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只有28.8元,占同期总收入的7.6%。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劳务收入快速增加,农业收入已不再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来源,劳务收入则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14元,比1990年增长了45.6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3.7%,比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13.5 个百分点,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0年的7.6提高到2008年的40%,提高了32.4个百分点。

    2、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率的提高又促进了农民收入中现金收入比重的逐步加大。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600元,比1990年的436元增长8.3倍,比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2.2个百分点。

    3、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保证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分组,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户人均纯收入2720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210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390元,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户为3850元。数据表明,劳动力文化程度与收入呈现正比关系,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和文化层次,也是加快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

    4、国家的稳农及惠农政策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中央决定,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所有农业税和特产税,破天荒地给几千年交皇粮的历史划上了句号,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从减负方面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贡献。同时,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及时兑现了地膜玉米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两免一补”农村困难救助以及退耕还林等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

    二、制约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是,农民增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束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1978年我市农民人均耕地为3.3亩,有效灌溉面积人均0.29亩。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2008年我市农民人均耕地为2.8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为0.28亩,人均耕地减少0.5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我市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服务跟不上等诸多问题,使我市的农产品科技含量少,农产品价格低,生产成本大,经济效益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大了我市农民增收的难度。

    2、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偏低,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的质量和速度。我们把农民收入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四大块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2008年两项收入之和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8%,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0年的87%降到2008年48%;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0年的7.6%上升到2008年40%,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的降低及工资性收入比例的提高,保证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收入不断稳定地提高,降低了靠天吃饭的依赖程度,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但如果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偏大,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较小是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2008年,家庭经营性收入中一产收入比重为90%,而第二产业收入仅占5%,第三产业收入仅占5%,远远不及农业收入所占的比重。

    3、农村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低,难以对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形成强大的推动力。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农业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不足。农产品不能通过加工和流通增值,仅能以原材料的形式输出,农民难以分享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二是引导不足。由于农村单家独户式的小规模经营,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能力弱,不具备研究和开发市场新产品的能力,缺乏产业化组织的引导,农民在结构调整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趋向性,容易造成产品积压和价格下跌,致使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三是地方特色产品特而不优,优而不强,难以形成增收合力。


网络编辑:
信息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