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围绕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7%的目标,提出6项落实措施。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控。召开部门联席会,对标找差,深入现场,解决问题,力促铭帝、大秦、美鑫等规上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上半年新增规上企业8户以上。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对未复工的3个续建项目一对一制定推进方案;对已复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36个突出问题,跟踪督办解决。三是加大项目策划储备。对已策划项目积极开展前期工作,督促尽早纳入储备库。四是进一步推进项目并联审批。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一步加快前期手续办理。五是不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争取更多中、省预算内资金支持;协调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支持我市山水林田湖项目;继续深化政银企务实合作,为重点项目提供精准融资支持。六是扎实开展市场秩序整顿专项行动。抓紧制定总体方案,督促市信用办尽快制定我市信用体系共享行动计划。
市工信局:一是抓企业运行。开展百人进百企活动,一线协调服务,确保重点骨干企业平稳运行。对产值负增长的53户企业,逐一制定帮扶方案,确保6月份全面止亏,半数以上企业增长实现由负转正。二是抓工业投资。力促50个重点在建项目加快进度,走出去开展招商活动2次,抓好2017年丝博会签约工业项目落地。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75亿元以上。三是抓省厅支持。紧盯上报的19个技改项目,落实专人,加强对接,力争有较多项目获批。加大与省工信厅二季度追赶超越考核协调衔接,争取更多的考核得分点。四是抓规上企业培育。重点对1500万元以上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力争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户。五是尽快出台重点产业发展相关意见。抓紧完善《关于加快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的意见》《关于工业促投资稳增长的意见》《关于支持全市陶瓷产业发展的意见》《铜川市耀瓷人才发展计划》《耀瓷文化产业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铜川实施意见》等文件,力争尽快印发执行。六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狠抓“专精特新”“三星企业”创建工作。上半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以上。
市商务局:围绕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以上的目标,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逐个对接企业,实地核查达限达标企业,及时掌握重点项目投产信息,按时完成入统申报,同步做好现有在统限额以上企业的数据上报工作。二是以活动、旅游促进消费,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消费增长。三是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线上线下融合,促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鼓励电商平台建设。四是鼓励引导大中型连锁超市、品牌零售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拓宽农村消费领域,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市规划局:一是为重点项目开辟审查流转绿色通道,接件即办,迅速提出意见,及时开会研究。二是梳理全市重点项目,分片包联,完善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加强项目跟踪督办,督促各职能科室和分局加快办理。四是提前介入、容缺审查。积极指导项目单位完善申报资料,努力缩短规划审批时间。五是建立重点项目专题会议制度,研究讨论存在问题,明确程序和时限,做到一次性告知、全方位推进。
市安监局:一是重点围绕13项非法违法行为,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力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抓紧完成我市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初步意见的起草,将推进改革的具体意见报市委、市政府研究。三是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好安全生产演讲比赛、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展等10项活动。四是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
市煤炭局:一是指导做好煤矿复产复工验收工作,促其尽快复产复工,上半年实现原煤产量1150万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二是认真开展煤矿安全“体检”有关工作。三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市文化广电局:一是对二季度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深入调研,强化对拟培育的20户规上文化企业的指导,6月底新增规上文化企业3户。二是做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