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唯一能够证明历史、述说历史的老兵,成为我们关注、关怀与关爱的对象。70年的风霜雨雪,无法掩藏当年浴血奋战的岁月记忆, 70年的春秋交替,更无法冷却老兵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应,探望老兵,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年轮,在这关键的时间节点回望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王庭喜吹响久违的军号
王庭喜,14岁当兵,入伍11年,后因肺部受伤退伍还乡。当兵时的王庭喜是部队的司号员、首长的警卫员,冲锋号吹得标准又鸣亮,他跟随部队开拔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参加过多次战役。对于战争,老人闭口不谈,仿佛心中压有千斤,对那残酷的岁月不愿提及。然而,当村长拿出一支扎着红绸的小号,王庭喜心中最脆弱的一根神经被触动,他热泪盈眶,昂首挺立地吹响了号角……
市长杨长亚看望王庭喜
工作人员帮助老兵回商洛老家寻亲
8月28日,市长杨长亚前往耀州区照金镇柳林村庙咀组看望了86岁的抗战老兵王庭喜,向他送去最诚挚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在农家小院,杨长亚给老人送上了拐杖、轮椅及慰问金。王庭喜非常激动,颤抖着站起来鞠躬致谢。杨长亚赶紧扶着老人坐上轮椅,还在农家小院推着老人走了走。当一行人准备离开时,王庭喜颤颤巍巍的说出了“回家,领钱回家……”几个字。原来,王庭喜的祖籍位于柞水县凤凰镇,3岁时,奔波生计的父亲将他带到了铜川市,如今,王庭喜年事已高,心心念念想要落叶归根。“一定要帮老人圆了这个心愿!”杨市长了解情况后说道,并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商洛柞水县为老人寻亲,满足老人的愿望。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庭喜的家找到了,当工作人员带回家乡的照片,老人抑制不住地流下了泪水。亲人知道了他的下落,也赶忙前来看望。老人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心中多年的乡愁终得化解。
工作人员带回家乡照片
老人流下激动的泪水
当兵的人,对党忠诚和爱国情怀是它们一生的信仰。王庭喜对任何物质都不会挂怀,唯独对自己军人的身份看重不已。他最骄傲的事,就是自己是一名“正牌”的军人,军装和五角星永远是他的最爱,任何人都不能质疑他曾经参军打仗的人生。
王庭喜翻看自己的士兵证件
虽然离开部队已60年,但部队的教育和叮咛,王庭喜从未敢忘。80年代,王庭喜自发为照金镇政府修门前的排水渠,挖地时,一罐明晃晃的银元破土而出,多少人劝他,自己挖到的就是自己的,他却梗直了脖子反驳乡亲,毅然决然将银元上交充公。热爱祖国,相信祖国,他未有一丝迟疑。
王庭喜老人与家乡亲人团聚
一寸山河一寸血,虽然战士已老去,但我们不会忘记,是血洒疆场的老兵将祖国拯救回来,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新生活。铭记历史,激励我辈,感谢老兵,伟大的人! (摄影/杨安鹏、何景辉 文/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