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情 / 历史

孙思邈

来源:市史志办 发布时间:2021-08-17 08:4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孙思邈(541—682),今耀县孙原乡孙原村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
  孙思邈7岁入学,“日诵千余言”,被誉为“圣童”。青年时,熟习老庄及百家学说,爱好佛家经典。他视富贵如浮云,不囿于名缰利锁。曾隐居太白、终南、峨嵋、五台诸山。隋文帝曾诏请为国子监博士,他托病拒绝。唐太宗即位后,又诏请到京,授予爵位,他固辞不受。以后,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亦“辞病请归”。当时,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上元元年(674),回归故里,隐居五台山(今药王山)。
  孙思邈幼年多病。18岁立志学医,20岁后专心行医,为乡邻亲友治病。他不仅深刻研究古典医学,而且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往往为一方一药,不远千里去虚心请教。他在药物学、营养学、针灸学、炼丹学、医疗技术等方面,均有杰出贡献,成为一代宗师。他在所著的《千金方》中首创复方,是我国医药技术的重大革新。唐太宗李世民在赠孙思邈的赞诗中写道:“凿开径路,名魁大医……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孙思邈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就必须精神集中给人治病,而不能有贪求财物的杂念;要同情和爱护病人,无论患者富贵贫贱、亲近远疏,都要视同为自己的亲人一样。当时,有很多穷苦乡亲付不起医药费,他就免费给予治疗,还亲自为其熬药,甚至把自己的房屋让给病人住。遇有危急病人请诊,他往往不顾昼夜寒暑、饥饿疲劳和道路崎岖,总是尽快赶去抢救。因此,孙思邈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威望。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述,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世传著作70余种,其代表作为《千金方》《千金翼方》二书。
  永淳元年(682)二月十五去世,享年141岁。孙思邈去世后,人们尊称其为药王,为他立祠建庙,把他的药方刻在石碑上,竖在街巷路口,把他隐居的五台山,称之为“药王山”。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


网络编辑:李敏超
信息审核:李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