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我市打好提振消费硬仗和打好外贸拓展硬仗——

铜川:外贸“走”出去 消费“暖”起来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24 09:0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1月至8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4%,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累计增长5.5%,限额以上零售业累计增长26.9%,限额以上住宿业累计增长6.1%,限额以上餐饮业同比增长2.2%,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1月至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8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七,其中出口0.67亿元,进口1.91亿元,同比增加662.56%。

……

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部署,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提振消费硬仗、外贸拓展硬仗,全力以赴促消费、稳外贸,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以旧换新”释放消费动能 本报记者 郭雷摄

消费升温活力足  市场焕新“暖”意浓

9月22日8时58分,距离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格券申领开始还剩两分钟,市民李先生已提前拿出手机准备,在打开建行生活APP进入领取页面后,他便开始不停刷新界面。当天9时整,页面完成更新,李先生立刻点击领取,随即难掩喜悦地向记者展示:“你看,我抢到了!”手机中已领取的资格券格外醒目。

自8月29日我市调整优化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和发放方式以来,每周的资格券申领活动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关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我市调整优化了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及发放方式,此次活动自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以‘先领取资格、再购买新车、后申报补贴’的方式组织实施,购买新车补贴范围和标准不变。现在,每周一上午九点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时间’,资格券申领热度持续攀升。”

今年以来,为纵深推进以旧换新工作,我市制定了全市以旧换新总体方案及汽车、家电等5大类实施细则,构建起“市级统筹、区县落实、企业参与”的工作体系。近期,为有效缓解资金压力,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对五大领域补贴方式进行优化,并明确消费券有效期,确保政策有序推进,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及发放方式的调整优化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市商务局联合区县开展政策培训8场,覆盖商户560余户,邀请陕西银联、支付宝等机构现场指导,确保商户懂政策、会操作。另外,创新开展“五进”宣传,面向社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通过1042辆出租车车载屏和60万条短信形成“线下动态展示+线上即时触达”的宣传合力,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家喻户晓。利用假期关键消费节点,创新举措出新招,围绕以旧换新、商家折扣优惠,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持续开展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截至目前,全市311家参与企业,累计核销补贴5000万元,带动消费3.22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然而,纵深推进以旧换新只是我市打好提振消费硬仗的有效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以旧换新、消费券发放、消费活动策划、会展平台搭建等关键抓手,不断构建“政策引领、活动造势、平台赋能”的消费提振体系,多维度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我市通过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增长。先后围绕“秦乐购·享美好生活”消费促进年,市区联动、政银企协作,通过政府搭台、市县联动、平台互动、企业让利等形式,策划举办新春年货节、二月二庙会非遗美食展销、“绿色家电惠民行”、第三届车展、“五一欢乐购”“秦地烟火·铜城匠心’关中五地非遗美食大集”“耀州端午惠”等促消费活动196场次,带动消费2.9亿元。组织开展2025年网上年货节、第七届双品网购节、铜川大樱桃采摘旅游季直播宣传等活动,线上线下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集中展销铜川苹果、樱桃、菌菇、杂粮、耀州瓷等特色产品,累计吸引150万余人次关注,相关话题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1500万,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超100万元,助农增收成效显著。1月至8月,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16.06亿元,同比增长2.29%。

与此同时,市商务局积极指导各区县结合实际发放电子消费券,目前宜君县、印台区、新区已陆续发放110万元电子消费券,涵盖商超、住宿、餐饮及成品油领域,进一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后续王益区、新区、耀州区计划发放90万元电子消费券。同时,文旅商体融合“破圈出彩”,村BA、杏花节等活动带火了乡村旅游,引燃消费热点。8月份,联合体育、文旅部门举办“铜超”足球联赛,适时推出了“住宿消费券”,面向参赛球队、球赛观众发放2400张共计12万元的消费券,让“票根经济”“赛事经济”串联起多元消费场景,助力全市住宿餐饮消费增长。

不仅如此,市商务局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活动,会展搭台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已组织全市20余家具有铜川特色的代表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海南)消费品博览会、第九届丝博会陕菜美食文化交流活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会展活动,在第九届丝博会陕菜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参展期间,“铜川馆”累计吸引人数超6万余人次,现场销售额近12万元。通过持续的参会参展和宣传展示,推动铜川特色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耀瓷文化和特色产品,走出铜川,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企业参加广交会开拓海外市场

外贸“扩量”拓市场  提质增效促发展

4月15日至5月5日,市商务局组织本地优质企业前往广州琶洲参加第137届广交会。广交会主题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橡自然软木科技、火凤凰艺术陶瓷及陕西伟凯威箱包制造三家企业携创新产品登场。通过参展,企业不仅有效展示了“铜川制造”的实力与特色,更精准对接了全球采购商,成功拿到了实质性订单,为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把拓展海外市场作为工作重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助力企业“走出去”,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组织橡自然软木科技、火凤凰艺术陶瓷、德雍陶瓷等15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30余场;指导润盛农业、商正鑫诚等5家企业赴中亚开拓市场,推动订单签约。举办铜川对外经贸对接会3场,邀请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政府代表和商会28家企业来铜考察,签订意向协议16个。

同时,市商务局积极出台对外开放新举措,围绕国家外贸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措施》《加快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4个支持外贸企业的政策文件,覆盖外贸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并狠抓联企帮扶,组织34家企业参加聚力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座谈会、调度会,解决12个问题。发布贸易预警信息98条,举办全市外贸政策培训会2场。推广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率先在全省实现小微出口企业100%全覆盖。

为培育壮大外贸主体,市商务局扎实开展“调研问需优服务”活动,先后深入铜川特必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时硕科技金属制造(陕西)有限公司、陕西阿凯迪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规划,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建立“走访外资外贸企业服务台账”,帮助企业精准解决相关诉求5项,积极协助企业对外拓展。帮助特必克、陕闫府、秦牧鑫丰3家企业完成产品质量认证、哈拉认证和供港澳活牛饲养场注册登记,指导润盛农业、益民利农和合庆科工贸2500亩果园基地认证,引导企业自主开展外贸业务。上半年净增有业绩的外贸企业9家,同比增加60%。

旅游新场景激发消费活力 本报记者 王艳摄

建强队伍夯基础  完善政策优部署

无论是打好提振消费硬仗,还是打好外贸拓展硬仗,有组织、有能力的工作队伍是推进落实的“硬支撑”,科学精准、衔接顺畅的政策体系是靶向发力的“指南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打赢两场硬仗的关键保障。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建立以副市长为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打好提振消费和外贸拓展2个硬仗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明确专班工作架构和职责,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时序化调度,穿透式调研,清单化推进,网格化落实,督促指导各区县、各部门对重点任务制定细化落实措施。指导区县同步建立了区县专班,构建一套协同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共同做好问题收集、处理、反馈闭环管理,切实保障全市商务领域两场硬仗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题听取“八场硬仗”工作落实情况汇报,下发《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好“八场硬仗”总体任务安排〉的具体措施》,明确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货物进出口增长6%、服务进出口增长8%的总体目标,牵头市级领导和具体工作任务。专班对照省厅措施任务,印发了《打好提振消费硬仗行动方案》《打好外贸拓展硬仗行动方案》,形成了目标明确,举措详实的提振消费“53条”和外贸拓展“73条”硬举措。对标省厅构建了“1+N+X”政策体系,“1”为市委、市政府落实总体任务的具体措施,“N”涵盖已出台政策,“X”为各部门、区县制定的政策。截至目前,提振消费方面已出台《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方案》《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工作方案》《2025“秦乐购·惠聚铜城”铜川消费提振年活动实施方案》等6个政策性文件,拓展外贸硬仗方面已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加快跨境电商和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5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进口贴息申报工作的通知》等3个文件。建立了全市重点内外贸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深入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1月至8月,累计走访企业109家,面对面倾听诉求,现场协调解决物流运输、政策申报、市场开拓等实际问题37个,真正做到“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提升”。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立足商务工作实际,聚焦商务领域“两场硬仗”,再加力、再突破。

在释放消费潜能方面。持续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适时调整优化消费券发放补贴措施,确保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性、均衡化,加快申请资料审核进度,尽快将补贴资金兑付给消费者,回应消费者期待。加大促消费活动力度,继续组织开展好“秦乐购”系列促销、知味陕西餐饮消费季、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拓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上行和农村消费升级,鼓励各区县结合实际发放电子消费券,“真金白银”促消费惠民生。发挥会展经济效应,对接第三届西部消博会、进博会、东盟博览会、杨凌农高会等展会,遴选陶瓷、工农业企业参与展示展销,促进与国内外客商合作;办好精品级体育赛事,把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撬动消费新支点。

在力促外贸回暖方面。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好外贸各项政策措施,巩固提升汽车零配件、二手车、光电子半导体等支柱产业出口,加大铁矿等大宗原材料石和重点设备进口,邀请国内外客商来铜开展经贸洽谈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进博会、俄罗斯光电子展等国际性重点展会以及省级重点贸易促进活动。培育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本地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退税结汇、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服务。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强化融资供给。重点精准帮扶,坚持走访摸排,常态化开展调研督帮,将通过上门辅导、鼓励引导、政策宣讲等方式开展调研走访和督帮工作,定期举办政策宣讲培训,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国际贸易规则,坚定发展信心。

记者手记

在铜川,消费与外贸的“双线战场”让记者印象深刻。从花月荟夜市的热闹烟火,到产业园里发往海外的货物,这座城市正逐渐勾勒出一幅经济发展新图景。

消费市场暖意流动:商场里,消费券核销处排起长队;电器专卖店内,“以旧换新”活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咨询。从街头巷尾的消费热度,记者触摸到政策落地的温度。铜川“活动+补贴+券包”的组合拳,让“提振消费”成了看得见的民生实惠。

转向外贸,铜川的突破更显不易。政府出台对外开放新举措,为企业搭台,帮潜力企业“破零增容”。从筛选重点展会到“一企一策”指导,铜川用“保姆式”服务,帮企业敲开国际市场大门。

从消费端的烟火气,到外贸端的国际范,铜川以消费和外贸双轮驱动,在两场硬仗中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未来值得期待。(记者:陈叶)


网络编辑:何江艳
信息审核:陈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