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化赋能——促进铜川商贸服务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29 10:4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我们关注到今年1—5月我市商务经济增长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市商务局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这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前期打好了商务领域的“两场硬仗”。一个是“亮任务、比实干、赛成效”的机制来推动消费市场稳健回暖,打好消费硬仗。对标构建了“1+N+X”政策体系,以提振消费“53条”硬举措和“16项”重点任务为保障,全力推动提振消费工作落实落细,开展消费券发放、年货美食展销、以旧换新等消费促进活动160余场次。全市以旧换新参与商户310家,补贴范围从26类扩围至71类,累计核销补贴3367.9万元,带动消费2.97亿元,拉动比为6.46。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4家、限上大个体6家,1-5月,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0%,增速排名位居全省第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同比增长7.5%、29.3%,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8%、14%。另一个是对外贸易拓展硬仗。举办海关政策、单一窗口、RCEP规则应用等专题培训会,实施“三进”(进园区、进企业、进外贸群)行动,我们率先在全省实现小微出口企业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策划组织铜川对外经贸对接会,邀请俄罗斯、中亚国家商会企业来铜考察产业,成功签订合作意向协议13个,涉及金额2.4亿元。  

  近年来铜川的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商贸数字化转型也正在有效推进,经过我们的调研了解到市商务局通过三项举措来促进消费升级,这三项举措具体是什么?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场景营造、政企联动”消费升级新路径。一是以开展“秦乐购”系列活动为主线,联合云闪付、京东等平台开展电子消费券发放,助力便利化消费。指导大耀城、荣盛广场等开展数字化改造提升,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宣传引流,线下推广扫码便捷支付等提升服务效能。二是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导全市35个试点社区整合辖区优势资源,提高“铜川15分钟便民生活圈”微信小程序使用率,探索设置小微“社区便民服务点”,开展“能人巧匠”线上预约服务,打造“城市书房”,设立 书画室、未成年人活动室,建设社区食堂、养老托育中心等设施,不断丰富商业业态,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精准化便利化服务。三是推进农村电商体系建设。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先后建成了公共运营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县镇村电商服务站点等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持续为农村群众开展代购代销、快递收发、便民缴费等便民服务。

  现在的数字产业发展的这么快,需要大量的数字化人才,那我们在电商人才培育啊包括技能提升这些方面,有没有什么支持政策?
  数字化人才和技能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提升强化电商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持续激发电商人才创新创造能力方面,我们鼓励政企校协同育人,指导陕西薪火星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建设电商直播基地,联合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学生社团、训练营等进行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并建立“理论培训+实操孵化+就业对接”机制,开设直播运营、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持续为全市培育输出电商专业人才。同时,我们组织全市有意从事电商事业将近百人参加入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商基础知识、平台运营技巧、网络营销方法等多个方面,我们还组织参加商务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讲堂,组织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和农村电商从业人员150余人共参加四期在线学习,课程涵盖短视频+直播全域矩阵营销、爆品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等内容,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再一个是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挖掘全市在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上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直播电商助农、农文旅商 融合发展、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及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成熟经验的典型代表,今年向省商务厅推荐宜君电商“领头雁”兰玉婷、耀州网红村书记秦红梅等4个利用电商促进农村创业就业和农民增收的典型案例作为“农村电商带头人”示范样本。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这部分工作和商务局密切相关,有了这个目标,下一步商务领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规划是什么?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的第一位,并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数字赋能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着力在流通体系上下功夫。深入推动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计划”,继续改造区县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乡镇商贸中心、乡村连锁便利店等,征集储备一批农贸市场、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乡村便利店项目,提升项目建设数字化水平,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然后着力在商圈能级上提质效。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便民服务驿站,实现家政医疗、文体、妇幼服务、物流配送等项目相互融合,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切实提高便民服务能力。再就是着力在电商发展上求突破。借助“向村行”平台,引导传统零售企业拓展线上业务,构建本土o2o商业平台体系,挖掘特色优势,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营造互联网生态,促进商品经济深入实施“数商兴农”行动,支持各园区和电商直播基地开展企业培育和人才孵化工作,鼓励企业依托各大平台规范开展直播带货,促进直播电商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活动,推动本地特色产品走出陕西,走向全国。最后还要着力在品牌价值上再提升,以线上线下展销推介提升铜川特色产品曝光度,同时,发挥盐铜协作机制和作用,积极对接盐城市市场需求,在当地开设铜川特色展销馆,集成展示铜川市全域农特产品与文创商品,同步搭建线上分销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塑”。

网络编辑:刘媛
信息审核: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