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12 18:0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工作目标
  到2023年,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重点领域建设3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及其他新型研发机构,攻克转化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200家;建成“双创”服务平台10个以上,设立并用好2亿元的秦创原铜川专项基金,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把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打造成为助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 


  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思路及我市将如何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省委国中书记5月5日在调研秦创原建设座谈会上指出,陕西把秦创原作为“两链”融合、成果转化的总抓手,是有力的,是有效的。秦创原干的更多的事是转化和落地,解决产业化问题,目前势头已出,到了怎样由势转能,释放能量的时候了。铜川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紧扣“关中研发、铜川转化”,加快秦创原铜川创新谷建设,着力打造科创转化高地的目标,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突破,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对接机制,打通堵点断点,实现创新链、要素链、责任链有机融合。
  铜川将持续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重大机遇,聚焦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以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重点产业“链长制”为统揽,以创建国家高新区和省级农高区为承载,扎实实施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细化分解13家牵头单位65项颗粒化清单,全面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
  简单来讲,就是建设“一谷一院加两地”的秦创原铜川模式,充分利用秦创原带动铜川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质”的飞跃,助力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其中,“一谷”即秦创原铜川创新谷,“一院”即铜川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两地”分别是飞地和基地。飞地即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的逆向创新发展模式,包括飞地科创中心、飞地孵化器和飞地园区等;基地即铜川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地,包括全市各个区县、园区内的优势产业集群基地。 


  我市在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近两年我市在秦创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成果有:一是创建国家高新区蹄疾步稳。铜川高新区“一区三园”创建格局和发展构架基本成型,初步形成以铝基新材料与装备制造产业为引领,以航天科技、光电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工作成效受到省政府表彰奖励,铜川国家高新区创建作为全省重点工作写入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省级农高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省级农高区建设发展规划》《省级农高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省科技厅审定,《总体规划环评报告》通过省生态环境厅评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通过市自然资源局会审。已初步形成“育种、苗木、畜禽、蔬菜、特色水果、休闲观光”六大类主导产业,建成“果菜肉蛋奶”五大生产加工基地。三是建立重点产业“链长制”。聚焦现代特色农业、现代中医药、汽车装备配套、铝及铝合金、数字经济和航天科技及光电子、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等六大产业,调整重点产业“链长制”链长、副链长。每条产业链设立“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创新平台、一支专项基金、一个专业园区”产业创新促进机制,形成抓产业、抓链条的顶层设计。四是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重点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紧盯煤、电、铝、水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轻量化新材料、航汽配套高端零部件制造、光电子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与现代中医药等产业创新发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谋深谋实推动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在重塑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优势。 


  今年在推进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举措
  2022年我市在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方面主要采取了三个重要举措。

  第一个举措就是加强领导,高位推动。一是印发《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任务颗粒化清单的通知》,细化分解颗粒化清单,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强化年度考评与督查,成立联合督导调研组,围绕2021年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及创建国家高新区、省级农高区任务推进情况对各区县、各园区、市级各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调研;三是积极设立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初步形成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组建方案。 

  第二个举措是建设平台,激发活力。一是启动铜川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联合体目申报工作,推荐2023年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铜川029Cu飞地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孵化载体。二是高标准建设铜川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光机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探索“一谷一院加两地”的秦创原铜川模式。目前,西安交通大学飞地科创中心已建成运行,与西安理工大学合作的西理华铸产业基地、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产业基地两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建成投产,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获批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飞地科创中心及全市各个区县、园区秦创原产业基地拟于6月中旬挂牌;拟与沣东新城管委会于6月底前签订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共建协议。 

  第三个举措是:精准培育,双链融合。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2022年,前七批5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完成评价入库,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家,拟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省级双创孵化载体等奖补资金550万元,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完成省级上市后备企业申报22家,支持陕西智星空间挂牌新三板。召开全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2022年全市重点企业科技研发暨科技企业政策宣讲培训会及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政策宣讲暨科技创业导师培训会,举办了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揭牌启动暨12项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积极探索打造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铜川特区”模式。初步建立101人的科技创业导师队伍,2支研发团队入选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申报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1个。制定《铜川市重点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启动2022年度市级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项目申报,组织申报2023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各类项目66项。 


  我市下一步对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方面的设想和举措

  出台《关于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铜川市科技企业倍增计划》等政策措施;加速建设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构建创新促进中心体系,总结推广秦创原铜川模式;完善铜川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云平台功能,将其打造成本地特色秦创原网络平台,实现与秦创原总网络平台互联共享;组织实施厅市联动重点项目,全面落实会商机制,围绕光电子产业链条,研究部署厅市联动重点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实现“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强与省科技厅和高等院校深度合作,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争取承接更多科技项目在铜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在铜转化、更多科技人才在铜创业。




网络编辑:刘媛
信息审核: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