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耀州数字经济、装备制造、新材料、航天科技、中医康养等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耀州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何:
近年来,耀州区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围绕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先后与80余家大集团、大企业和科研院校深入合作,实施了总投资850亿元的25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95亿元,以江苏悦达、铭帝集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金隅冀东、尧柏两条日产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为核心的绿色建材全产业链加快构建,以海升集团、陕果集团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不断壮大,以大数据产业园为引领的数字经济实现突破,航天科技、新材料、文化旅游、中医康养等产业加快发展。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区”。
面对市“两会”提出的新要求,耀州将如何具体抓好贯彻落实: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全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我们紧密结合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提出了深化拓展“2342”工程,聚力打造循环经济、数字经济两个发展集群,航天科技、绿色建材、文化旅游三个产业基地,装备制造承载区、新材料聚集区、军民融合先行区、中医康养核心区四个功能分区,实现乡村振兴、城镇建设创新突破,构建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围绕贯彻落实好市“两会”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巩固提升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创建成果,以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为核心,以“推动陕北能源重化工和关中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板块产品交易便捷化、流通高效化、成本低廉化”为目标,强化智慧物流、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三大支撑,加快推进证通电子数据港、硕科工业智能机器人、灸小白等项目,规范发展电商新业态,全年数字经济交易额达到132亿元以上。
二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壮大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集群,基本建成山河丽航汽铝板带、力得盘式制动器等项目,加快推进德沃智达汽车车轮等项目,打造装备制造承载区。同时,依托民营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碳基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首启碳纤维热塑复合材料、天策高导热沥青基碳纤维、玲珑轮胎、恒神碳纤维大丝束、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项目,打造新材料聚集区。
三是围绕航天科技产业。按照全市航天产业布局,基本建成灵动商业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总测一期项目,加快推进618所无人机产业基地一期项目,尽快完成165所宇航新动力铜川试验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打造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和军民融合先行区。
四是围绕绿色建材产业。加快惠塬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全产业链推动新型建材、钙基产业发展,全力保障金隅冀东和尧柏两条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华腾年产20万吨氧化钙生产线项目达产达效,开工建设纳米级碳酸钙加工生产线、年产50万吨铝酸钙粉生产线、年产100万吨氧化钙生产线、年产400万吨重质碳酸钙生产线等项目,力争打造西部地区智能化程度最高、功能板块最全、新材料研发实力最强的绿色建材产业园。特别是金隅冀东和尧柏两条日产万吨水泥生产线项目,今年6月28日点火试产,采用第二代智能化新型干法预分解生产工艺,并广泛应用协同处置、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具有生态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代表了全球水泥工业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对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是围绕中医康养产业。坚持一流规划、一流建设、一流运维,积极推动药王山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全力做好药王山景前区拆迁,加快推进孙思邈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农光互补中药材种苗研发种植、药王山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
耀州其他产业发展方面的打算:
一是现代农业方面。围绕“3+X”特色农业工程,抓好苹果、奶山羊(肉羊)、设施农业发展,持续壮大肉兔、香菇等特色产业,提标改造果园5000亩,新增奶山羊(肉羊)1.6万只,食用菌产量达到600万斤,家禽饲养量保持在130万羽以上。全面建成桥畔汉唐葡萄酒庄一期、供港设施蔬菜、香菇生产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石柱克坊—西古村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二是商贸服务方面。按照“改造提升、丰富业态、错位发展”的思路,鼓励支持中央广场、永乐商城、正大商业广场、花园饭店等现有商业综合体引进旗舰店、体验店,探索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提升高端品牌投放首位度和时尚引领力。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锦阳新城综合性服务港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巩固提升等项目。
三是文化旅游方面。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深度整合文化、旅游、生态等资源,建成煤文化展览馆、丹霞科普馆、旅游产业运营监测中心、集散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塔坡文化创意产业园、耀州博物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溪山胜境星空酒店、照金丝路文体冰雪中心、药王山石刻艺术博物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启动陈家坡会议旧址3A级景区、溪山胜境4A级景区创建工作,配合做好照金5A级景区创建服务保障工作,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四是镇域经济方面。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立镇村协同联动、互促互补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照金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名镇,小丘打造现代农业生态田园小镇,关庄打造以果畜和仓储物流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小镇,董家河围绕产业园区打造连接南北市区的产业强镇,庙湾打造以香菇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小镇,瑶曲打造设施蔬菜小镇,孙塬打造花椒和中医药文化小镇,石柱、锦阳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小镇,天宝、永安打造商贸服务业核心区。
在项目建设这块具体是如何做:
高质量发展要靠高质量项目支撑。耀州区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补短板、惠民生的有效途径,认真落实“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要求,按照“规划先行、园区承载、要素保障、优质服务”思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为耀州新时代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我们抢抓全市规划大会战机遇,加快完善各类规划。
二是坚持园区承载。我们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立足区域实际,深化拓展“2342”工程。
三是坚持要素保障。对项目的立项备案、土地、环评、规划、资金、施工许可六大要素保障工作实施挂图作战。
四是坚持优质服务。建立了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财税一体化”服务等系列机制,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耀州在推动“全民小康”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
很荣幸能够共同见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历史性时刻。我们常说,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换一个角度看,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同样能促进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发展,最终实现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在推动发展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工作的中心和着力点放在群众的关注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之以恒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是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耀州区7179户21877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整体性脱贫摘帽,2537户8090名贫困群众搬入新居,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度的3024元提高到2020年度的1.07万元,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扶贫绩效考核A级等次,全省扶贫扶志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照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今年,我们将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为契机,以易返贫致贫户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为重点,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造提升水电路气讯和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力争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和示范样板村。
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受益群众14.8万人,渭北“旱腰带”生态治理修复成效明显,让群众享受了更多绿色福利,耀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铁腕治霾,突出抓好臭氧整治专项行动、减煤“双替代”和“冬防”攻坚,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系统强化“三水”治理,加快推进漆沮河城区段海绵城市综合治理、高尔塬水库加坝扩容工程和陈家山、下石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启动实施沮河上游(玉门)生态清洁小流域等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确保岔口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积极推行“林长制”,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同时,抢抓百万亿级碳达峰、碳中和绿色投资机遇,积极争取整县(区)推进光伏项目试点,大力引进低能耗、污染小、附加值高的项目,逐步降低万元GDP能耗占比。
三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十三五”期间,我区民生支出达到105.9亿元,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局限于“有没有”,而是追求高层次上的“好不好”,高品质的生活已成为主要发展目标。今年,我们将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品质,建成柳公权中学、阿子小学、石柱中学、庙湾小学等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耀州高级职业技术中学等项目,打造耀州中学“百年名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推进健康耀州,建成区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和19家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开工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打造以孙思邈中医院为龙头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快构建“内畅外联”路网体系,“绿巨人”动车组正式开通,建成通车210国道至锦阳新城连接线、沮河东岸滨河路、香樟路、药王山景区连接线等项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建成碧桂园锦阳学府、德馨佳苑等项目,完成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城乡电网改造项目,力争获得电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
文件链接: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