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2 11:0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工作,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如何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内涵丰富、语重心长。通过学习,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特别是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厚爱。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陕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让我们十分感动、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脱贫攻坚六个方面的最新要求,既明确了我们“干什么”,又精准指导我们“怎么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抓好贯彻落实,就是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六个方面最新要求。
  一是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开展剩余贫困人口“清零”行动,逐人逐户科学研判,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剩余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点对点”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对兜底对象全面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全面完成剩余1737户2594人的脱贫任务,做到户户过硬、人人过硬,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二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精准落实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不反弹,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对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全覆盖核实,确保所有农户住房安全。加强农村饮水设施管护,确保群众吃得上、吃得起“安全水”。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实施“3+X”产业脱贫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草药、食用菌、乡村旅游等特色扶贫产业,深化订单种养、产业托管、股份合作等带贫模式,增强贫困户受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利用盐铜扶贫协作等机制,“点对点”做好转移就业,支持贫困龙头企业、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和“造血功能”。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做好扶贫产品资格认证,办好扶贫产品交易会,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四是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落实《铜川市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方案》,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监测户、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加强监测,综合运用产业就业、扶志扶智、健康教育、兜底保障等各种措施,精准开展帮扶,及时消除风险点,有效防止返贫致贫。
  五是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持以乐业促安居,在安置社区周边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社区工厂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完善搬迁社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加强搬迁社区管理和服务,让搬迁群众尽快搬入社区新生活。
  六是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在实现稳定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支持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认真编制《铜川市“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积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到目前,我市脱贫攻坚都取得了哪些成果或进展 
  我市共有耀州区(含新区)、印台区、宜君县3个国家级贫困县,王益区为有贫困任务的区。全市行政村共359个,其中贫困村174个(深度贫困村7个)。2016年全市贫困人口总规模16119户47467人,贫困发生率11.2%。通过努力,宜君县于2018年摘帽退出,印台区、耀州区于2019年摘帽退出,至此我市3个贫困区县、174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2%,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效,2019年我市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对标“三个着力”,聚力“六个精准”,实施“八个一批”工程,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实施“3+X”产业脱贫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累计实施农业产业项目601个,已建成运营592个,全市有2个中长期产业的贫困户总数达到12333户,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建设村级光伏电站150个,总装机容量54.1兆瓦,覆盖贫困人口8822户,贫困户每年受益分红1000元。连续举办了两届扶贫产品交易会,使扶贫产品“出村进城”,产品变“商品”,贫困户变“老板”,打通了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2019年,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09亿元,帮扶贫困群众1090户。同时,我市聚焦深度贫困,坚持资金、项目、举措“三倾斜”,实现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全覆盖,全市所有深度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
  二是就业扶贫稳步提升。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3094人,技能培训12386人,公益岗位安置5119人,成功创业356人。建成社区工厂41家,实现了贫困家庭有就业意愿劳动力至少1人稳定就业。
  三是“两房”建设全面完成。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7个,易地扶贫搬迁实际入住率和腾退率均达到100%,1354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回头看”持续开展,全面解决贫困群众安全住房问题。
  四是基础设施快速提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359个行政村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6.6万户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359个行政村电力入户率和动力电入村率均达到100%。
  五是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实现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新农合大病保险参与率达到100%,落实了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特殊困难群体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着力构建“3+X”帮扶体系,动员国企、医院、高校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省级“两联一包”、万企帮万村等各类社会扶贫力量参与我市脱贫攻坚,联动发力,奉献爱心,共同为贫困群众筑起爱的长城。
  六是扶贫扶志有声有色。深入宣传推广我市“八星励志”“一强四好”“六比六看”“五好新风助脱贫”等成功模式,较好解决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涌现出照金村、“海浪”、“玉米书记”等一大批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典型,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扶贫扶志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人民日报等中省媒体多次进行过报道,赢得了广泛赞誉。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还存在哪些问题 
  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关键进展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全市仍有1737户2594名贫困人口没有摆脱贫困,还有26户79名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和68户206名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面临着新的挑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同时,一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渠道有待拓宽,个别地方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管护还不够到位;部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乡村医生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升;一些企业和合作社带贫益贫机制不够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部分易地搬迁安置点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够高;个别贫困群众学习掌握新技能意识不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推进中加以解决。 


  今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
    一是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坚持目标标准,开展剩余贫困人口“清零”行动,对剩余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点对点”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对兜底对象全面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全面完成剩余1737户2594人的脱贫任务,消除绝对贫困。
    二是有效防止返贫致贫。完善防返贫监测和跟进帮扶工作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群众落实后续帮扶措施,并实时监测和动态帮扶;对排查出的“边缘户”和“监测户”以及收入骤减、支出骤增户及时精准帮扶,有效防止返贫致贫。
    三是圆满完成三年行动任务。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中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贫困区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贫困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客观反映脱贫摘帽、退出后新面貌和脱贫群众生活的新变化。


  目前我市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主要办法和措施有哪些 
  近期,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市制定印发了《铜川市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以区县为主体、监测预警和帮扶措施同步推进的防止返贫致贫长效工作机制。通过走访排查、农户申报、镇村核实、区县审定、录入系统、预警监测等步骤,将已脱贫贫困户及一般农户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纳入监测范围,以户为单位,根据返贫致贫原因及类型,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牵头,相关行业部门配合,镇村具体负责,综合运用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扶志扶智、健康帮扶、教育帮扶、兜底保障等各种措施,精准到户到人,组织开展帮扶工作,通过上下联动,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点。


网络编辑:党嘉明
信息审核: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