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主持人: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铜川市政府门户网站举办的“在线访谈”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冯玉龙。今天我们邀请到王益区人民政府姜文宏区长做客我们的节目现场,为大家现场进行交流互动。姜区长,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在线访谈”节目,首先请您跟我们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嘉 宾】姜区长: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通过“在线访谈”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借此机会,也代表王益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王益发展的广大网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主持人:我们知道,王益区是铜川市的老工业基地,是原铜川矿务局、陕煤建司驻地,孕育了铜川最早的一批工业企业,打下了铜川工业城市的基础。那我们想了解一下,近些年,王益区在发展工业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嘉 宾】姜区长:近年来,王益区坚持把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向转型要活力,以转型促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2亿元,为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9.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9亿元,五年增长1.65倍;其中新兴接续产业投资和增加值分别保持了30%和22%以上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11年底的23家增加到2016年底的58家。工业产品门类从9类13种发展到17类35种。
二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中,资源性产业比重从2011年的73.9%下降到2016年的66.9%,占GDP比重下降到23.6%,非资源性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彻底告别了“煤主沉浮”,煤炭产业正在有序退出;大力发展建材、陶瓷、纺织等工业,工业装备工艺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工业,新兴接续产业规上企业达到24家,新兴接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0%。
三是工业园区化快速推进。黄堡工业园区形成了水泥、陶瓷两大产业集群,正在加快耀瓷文化旅游开发;王家河工业园区先后完成了水、路、电、气、信等多项基础设施配套,引进了火凤凰现代艺术陶瓷、生物质微乳液等产业项目,成为全区新兴接续产业的孵化基地。2016年两大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达到90%以上。
四是集约节约扎实有效,品牌研发有所增强。全区2016年比2015年压缩规上工业企业煤炭用量14万吨。五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下降10.06%、9.6%、11.03%、17.84%。2012年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5%。两大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9.29亿元。拥有自主品牌2个,其中省级名牌1个;建成企业级研发中心2家。
【主持人】主持人:目前对于王益工业发展还存在或者面临哪些问题呢,看姜区长能不能给简单的概括一下?
【嘉 宾】姜区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看,王益区工业转型进展还不够快,产业发展层次仍然比较低,资源性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新兴接续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王益区作为铜川这个资源型城市的老城区,在转型尚未取得关键性突破的情况下,又遇到了全面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抓住用好机遇,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主持人】主持人:那您觉得在目前这种复杂的局面下,王益区工业转型升级需要处理好哪些问题呢?
【嘉 宾】姜区长:在新的环境下,推动王益区工业转型升级,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重要关系,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
一是正确处理好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多年以来,我区服务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超过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也超过工业,形成了王益区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传统认知。但需要明确的是,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生产效率最高、承载创新资源最多、最能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主要部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铜川离不开工业这个台柱子,王益区同样离不开工业的有力支撑。随着我市城市中心南移、兄弟区县消费服务逐步完善等,王益服务业发展优势逐渐减弱,能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成功保持全市服务业四成多的领先地位和区域经济半壁江山的支柱地位就是极大贡献。同时,工业中的服务型制造和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都有待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因此,要把“补短板”的重心向工业转移,把工业做大做强,力争在保持服务业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比翼双飞、融合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好投资与创新的关系。必须承认,长期以来,王益区工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结构性矛盾。工业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大量投资集中在资源性产业上,往往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其生产工艺或者再无进步或者革新有限,继续通过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来实现发展,不仅将带来投资效益和行业整体效益的下降,也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限制,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今后,做大工业总量、提高工业效率将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需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创新的关系,重塑全区工业增长动力机制,推动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既积极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我这样说的意思,不是不要投资,而是要将引资、引技、引智、引才高度结合,提高招商引资、工业投资的质量,突破发展瓶颈,积蓄发展后劲,逐步减弱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推动工业发展模式,推动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是正确处理好延伸和更新的关系。延伸现有产业链是转型发展较为简便可靠的措施,能延伸还要继续延伸,以期待和较早参与行业技术变革。但产业延伸型的转型方式是受产业本身特征制约的,其发展空间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对转型促进作用往往不是根本性的;推动产业更新则面临具体方向选择,难度和风险比较高,但空间巨大,对转型的作用则是决定性的。现阶段,王益区传统产业的自然延伸存量优化已经十分有限,必须将重点放在产业更新型转型路径上,通过主动布局和培育新兴接续产业的增量扩充来推动和实现工业经济转型突破。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以效率的提升弥补结构性的不足;更要坚持市场导向,适度加快落后行业的退出工作,腾挪宝贵的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大力培育新兴接续产业,加快构建推动转型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
【主持人】冯玉龙:刚才姜区长从“处理好三个方面重要关系”,让我们对王益工业转型的途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有网友提问:您好姜区长,王益在今后工业转型中打算采取哪些具体的举措?想请姜区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嘉 宾】姜区长:好。工业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篇大文章。具体实践中,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招商工作。招商引资是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工业转型的主要手段。一方面,我们将在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上下功夫,以清洁能源、新材料和装备零部件产业为重点方向,制定新兴接续产业培育计划,注重产业链的系统谋划和产品链的有效衔接,编制好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和产业招商图谱,重点引进处于产业链基础位置和关键环节的朝阳产业、瞪羚企业,通过精心编制网络招商项目库和投资前景宣传资料,推动政府规划愿景与社会资本投向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技术和人才的引进,通过引进一个新兴工业项目,引进一套创新技术,引进一支科技团队,提高招商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加工业产业的丰厚度,推动我区工业迈向中高端。
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我们将大力实施园区拉动战略,发挥黄堡、王家河两个工业园区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关中制造业北移,主动谋划参与中国制造2025项目协作,加快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器和工业经济升级版。一是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两个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推动工业园区向综合性产业园区转型。支持黄堡工业园区进行建材产业的提质增效,重点推进耀瓷文化旅游开发,做响耀瓷金字招牌,建设“建材产业新都、文化旅游新区、宜居宜业新城”;对王家河工业园区的定位,我们考虑的是把它作为新兴接续产业的孵化基地,加快布局一批新材料、中小型工业设备和零配件工业,建设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百亿园区”。二是进一步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除按需配建水、电、路、气、信外,重点是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社区便捷超市、公共卫生间和环卫设施、综合服务中心、公安警务室、消防系统、物流中心等人居和服务设施,开通园区公交专线,为入园企业提供方便友好的创业、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树立集约节约的发展理念。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特别是强化用地约束,凡亩均投资低于300万元的项目一律不接纳,项目用地因投资方原因超过两年征而不建的,坚决无偿收回用于其它项目,按照可租可售可合作的思路,加快辖区老国企闲置资产盘活,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四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发挥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以龙头项目的落户吸纳配套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新型工业企业集聚协作、新型工业产业集约发展的有效平台。
三是抓好产业的结构调整。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坚定不移抓好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重拳出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煤炭行业,我们抓住用好国家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加快煤矿企业退出和王家河工业园区洗煤企业搬迁,力争今年内整体退出;水泥行业,支持声威水泥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利用产能,实现较好效益;石灰石开采、煅烧等建材行业,重点是强化环保门槛,整顿矿山秩序,推动技改升级,推广全过程清洁生产,达不到环保要求和排放标准的一律采取停电、停运、停火工等措施,严厉打击偷采偷运、乱堆乱排,实行合理有序开发、环保安全发展。二是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企业研发能力弱是王益当前短板中的短板,我们将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与高校合作建设产业创新联盟,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完善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品牌建设是提高工业经济边际利润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客户忠诚度的基本依托。我们将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支持扶持企业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自主品牌和名牌产品,努力使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名牌优势,力争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品牌拥有率不低于30%,省级名牌产品达到5个以上。
四是抓好中小企业的培育孵化工作。经济新常态下,“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这方面,我们主要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从王益区土地资源高度紧张的实际出发,我们坚持把培育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抓工业的家常饭、家常菜,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着力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二是坚持以服务中小企业为重点。以两个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创业阶段土地厂房、融资担保、招工招技困难为重点,打造中小企业成长的“温箱”,建设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发展平台。三是坚持以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为追求。以发展“三新”“四众”为目标,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专注于细分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型企业,逐步构建以中小型工业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产品链、供应链为纽带的工业有机体,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供求对接会,把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工艺推向更广阔市场。我们已经在王家河工业园区依托标准化厂房建设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近年入驻孵化的生物质微乳液、装配式建材等都是具有广阔前景的中小企业,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强和改善创业、创新、融资、咨询、培训、人才等专业化服务,把孵化箱建设的更温暖、更贴近中小企业发展需要,让更多有一业之新、一技之长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当前,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进工业转型,就必须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之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一是坚持抓好节能减排,强化能评、环评、安评、“三同时”等项目准入,坚决拒绝“两高一资”项目落地;坚守耕地红线,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坚决制止挖山采石、挖土烧砖等资源变现型污染工业出现在生态敏感区域和旅游景区,切实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产业示范工程,推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改造升级,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达标排放,倒逼落后工艺加快退出,为新兴接续产业腾出环境容量。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帮助支持企业加强内循环技术改造和上下游产品、副产品、边角余料利用衔接,构建企业、产业、区域、跨区域四级循环经济体系,全面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由点向面的转变。三是促进工业经济低碳发展,着力引进高科技、高产值、高附加和低载能、低排放、零排放产业,大力支持有实力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构建本质低碳型工业体系,确保“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再降15%。
这里再多说几句:转型是王益工业发展必须始终凸显的主题。在可预见的未来,王益区仍处于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工业化的中期,新常态下转型的方向是相对明确的,转型的推进又是十分艰难的,需要我们用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着力破解发展层次不高、新兴产业缺乏、产业培育能力不强等多重矛盾,奋力爬坡过坎,在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冯玉龙:好的,谢谢姜区长能从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和广大的网友进行交流互动,为我们耐心的解答了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姜区长和我们的网民朋友再说点什么吧。
【嘉 宾】姜区长:好的。谢谢,也感谢主持人,感谢广大的网民朋友。借此机会,也衷心的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王益的发展,为我们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能够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冯玉龙: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回看我们的节目视频,您可以登陆铜川市政府门户网站。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网络编辑:刘媛
信息审核: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