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铜川市政府门户网站和便民广场联合进行的“在线访谈”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家正。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一个老年人的愿望。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件,那么各地都在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那么我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在当前的社会各界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形势下,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满足老年人对养老的不同需求?那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邀请到的是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彭群才做客我们节目现场,就“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为主题,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
彭局长,您好,首先请您和我们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嘉宾]彭局长:主持人好,广大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市便民服务广场这个平台与大家见面,向大家介绍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些情况,并十分乐意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希望通过今天的访谈,大家能对我市养老工作有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全面的认识,也真诚地欢迎广大网友对我们铜川民政工作,特别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献计献策,向我们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真诚地听取和采纳。借此机会,感谢朋友们和各级领导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彭局长。那么首先请您跟我们介绍一下咱们市民政局的基本职能。
[嘉宾]彭局长:好的,咱们市民政局加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牌子,是负责全市社会行政事务和民族宗教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责有以下:
一是组织起草全市民政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研究拟订全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指导全市民政工作的改革。
二是拟订全市救灾减灾工作的政策办法;承担全市灾民生活救助工作;承担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实施减灾计划。
三是负责全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拟订全市救助政策、规定和标准;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工作。
四是负责全市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和补助工作;负责城镇退伍义务兵、复员干部、转业士官、残疾士兵和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以及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的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工作。
五是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承担市“双拥”办公室的工作职责。
六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指导全市城乡社区建设,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
七是负责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负责全市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和特殊困难群体社会福利和权益保障工作;负责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工作。
八是指导全市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工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九是承担对全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以及其他分支(代表)机构的登记管理和执法监察职责。
十是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志愿者队伍建设。
第十一个方面是负责全市的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儿童收养工作,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
第十二项是负责全市行政区划、地名管理以及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和调整工作。
第十三负责全市民族宗教事务工作。
市民政局有10项审批事项在市便民服务大厅直接受理,具体为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审批、在省内宗教活动场所的改建或新建建筑物的审批 、在华外国人集体进行临时宗教活动地点审批(市以下宗教团体或宗教事务部门管理的五大宗教以内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国(境)外捐款审批(20万元至50万元捐款)、市以下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国外和境外捐赠宗教书刊、音像制品审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审批、社会团体筹备注册登记审批、非公募基金会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审批、异地商会登记审批。截至目前,已受理18件,办结10件。同时,从今年的4月20日起,实现了民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救助事项。这里面主要有四大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通过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直接受理;7月1日起,政府养老援助服务、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事项也通过社区便民服务大厅直接受理。通过区县、乡镇(街道)、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受理民政救助事项的申请、审核、审批、限时办结,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谢谢彭局长,那么听了您的介绍,相信广大的网友对咱们单位的一个基本情况已经相对了解了。那么,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一下咱们近年来全市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基本情况?
[嘉宾]彭局长:行,好的,全市近五年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发展较快,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铜川区划和老龄人口的情况,铜川市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就是咱们铜川新区,有38个乡镇街道(其中1个乡、20个镇、17个街办)、73个城市社区(其中单位型社区12个,板块型社区61个)、543个行政村。总人口84.5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将近16%,农村老年人约6.35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47.04%,老龄化程度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3%和全省平均水平14.61%的1.7个百分点和1.39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趋势非常严峻。
其次,我向大家解释一下养老服务体系“9073” 这一个目标(9073指的是90%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这个就是咱们发展目标的含义。“9073”是指90%的老年人通过居住家庭自主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离家较近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十二五”期间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可以满足7%的老年人活动需求;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实现养老。
最后,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用一组数据作以说明:全市“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目标为:市、区县各建设1个示范性的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4160张,加上原有的700张,总床位数将达到486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率达到30‰。截至目前,已投资220万元,建成覆盖全市城乡老年人的铜川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通965668服务热线。成立了铜川市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政府养老援助服务;投资3086.16万元,建成了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 料中心、养老服务站共21个,其中在建的13个,覆盖率将达到46.57%,已投入运营的是10个。投资4257万元,建成农村幸福院188个,覆盖率分别为村撤并前的34.6%和撤并后的52.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全省的镇村综合改革,到2016年底我们市上的543个行政村将由小村并大村,撤并后减少184个。已运营122个,其余66个即将投入运营。今年年内还将建设60多个农村幸福院;建成养老机构12个,其中区县中心敬老院4个,乡镇敬老院4个,公办福利、养老机构2个,民办养老机构1个,光荣院1个。累计建成养老床位3698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率现在达到 27.39‰,年底前可达到32‰。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彭局长,那么刚才听您介绍里边也提到了咱们这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那么有网友就说,他们比较关心的是这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的这个分布具体在哪里,他们家里面的老人就是能不能就近在这些服务机构活动?在哪里?
[嘉宾]彭局长:好!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首先介绍一下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一些是咱们叫为养老服务站)这个分布情况:
1、已建成运营的有:耀州区邻德社区、陈家山社区;王益区红旗社区、光明社区、馨园小区、梅苑小区;印台区西山社区、王石凹社区、徐家沟社区;宜君县宜阳社区。
2、已建成未运营的有:耀州区华原社区;王益区育才社区、柿树沟社区;印台区新建社区、陈炉镇社区、鑫光社区、南苑社区、窑洞社区;新区裕丰园社区、锦园社区、长丰社区。
3、正在建设的有:耀州区照金;王益区新城社区、云梦堤社区、史家河社区、大同路社区、川口社区、新乐社区;印台区北街社区、红土镇街道社区、崔家沟社区、一五三厂社区、咀头社区;新区的咱们华阳社区。
这是第一个部分,就是咱们的城市这一块的日间照料中心,第二大块是咱们的农村幸福院的分布情况,截止目前咱们已经建成了188个,这是13年和14年两年建成的。由于比较多,我就乡镇的分布情况作一下简单的介绍:耀州区建成了85个,分布在董家河镇9个、小丘镇7个、照金镇12个、关庄镇6个、瑶曲镇9个、锦阳街道10个、孙塬镇9个、石柱镇17个、庙湾镇6个;王益区共建成了20个,分布在王益街道9个、王家河街道3个、黄堡镇8个;印台区建成了48个,分布在印台街道7个、阿庄镇8个、王石凹街道2个、金锁关镇6个、广阳镇11个、红土镇6个、陈炉镇8个;宜君县建成了27个,分布在宜阳街道2个、彭镇3个、五里镇7个、云梦乡2个、尧生镇9个、太安镇1个、哭泉镇1个、棋盘镇2个;新区建成了8个,分布在咸丰街道2个、正阳街道1个、坡头街道5个。
这些养老服务机构均是公益性质,给老年人可提供日间活动场所,老年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居住的情况就近选择城乡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活动。
[主持人]主持人:大家都知道,近年来,“养老”是个热门话题,我市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都出台了哪些政策性文件,或者说是建立了哪些保障机制?
[嘉宾]彭局长:好的,为了确保“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全面落实,我市着力加强政策创制,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居家养老方面,出台了《铜川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这是以市政府办公室的2012年94号文件发布的,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扶养人或赡养人的“三无”老人等六类对象纳入到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每人每月补贴标准为40元—300元,每年预算100多万元,用于政府养老援助服务。
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的意见》,这是以市政府2013年49号文件发布的、《铜川市农村幸福院管理办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这是以我们民政局2013年的168号文件发布的、《铜川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农村幸福院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办法》,这是民政局和财政局两家以铜财综〔2013〕139号发布的,这些文件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和资金管理的程序。
在机构养老方面,出台了《铜川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这是去年以市政府38号文件发布的,全面落实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在保障措施方面,一是印发了《分解落实铜川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工作任务的通知》(铜政办发〔2012〕112号),建立了考核机制;二是在全省首家建立了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出台了《关于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责任保险制度(试行)的通知》(铜民发〔2014〕70号),这是铜川市民政局、铜川市财政局和铜川市保险公司三家出台的,自去年的5月31日起实施,累计投入了63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143个已经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购买了保险,降低了养老机构机构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三是建立了护理员培训长效机制,每年分组组织养老服务机构相关人员参加全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四是探索建立运营补贴的制度,出台了《铜川市农村幸福院星级评定及运营奖励办法》,去年市级拨付的运营补贴资金达到了29.28万元,区县预算的运营补贴资金达到了52.38万元;为了有效的保障幸福院的运行,我们与市财政局、市老龄办又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幸福院运营管理工作的通知》,现在正在征求意见当中,即将印发执行。
[主持人]主持人:谢谢彭局长,您刚才提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很多网友很想了解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有什么优惠政策?我市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嘉宾]彭局长:我从三个方面向网友作以回答:
(一)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范围:一是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建立以社会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二是支持社会资本兴建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三是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发展老年生活服务、营养保健、医疗康复、饮食服装、休闲旅游、文化传媒、金融等养老产业。
(二)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各相关部委出台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14〕11号)、《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4〕47号)、这里想补充说一点,咱们市实施养老机构保险在部里出台文件之前就探索执行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标〔2014〕23号)、《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78号)、《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129号)等等,这些文件明确了支持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等模式建设或发展养老机构;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建设补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收费分别按照市场定价和养老机构合理定价执行等等。
(三)我市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取得的实效: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市一是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与原矿务局和陕煤建司合作,改造闲置工矿医院,建设医养结合的中小型的养老机构,满足工矿、乡镇老年人养老需求;利用企业空闲场地改造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5个,今年拟再建5个,有效地加快了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步伐。二是在运营管理中,引进陕西省巾帼依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注册了“铜川市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担了我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的运营和政府援助对象的服务,已为全市71395名老年人建立了电子信息档案,提供信息服务27.47万人次,援助服务老人4.1万人次11.8万小时,实现了政府养老援助服务专业化运作;探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红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社区运营管理,邻德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铜川市尚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与矿务局合作建设的由矿务局来运营管理。同时,还将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探索开展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日间托管服务。三是支持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为铜川市的如亲、尚善两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项目试点资金75万元,开展老年人居家照料、膳食配送、健康保健、知识培训等免费服务,使无购买服务能力的老年人能享受到更多优质服务。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谢谢彭局长,有的网友留言说咱们铜川市的养老机构数量太少了,可提供给老人选择也比较少,那么你能介绍下全市养老机构的总体情况及有关解决对策吗?
[嘉宾]彭局长:好的,刚才在前面我其实上有些地方我已经把这个情况作了说明,我在这里再重复一遍。我市的养老机构以政府保障性养老为主,建成的12个养老机构中有8个敬老院、1个社会福利院、1个光荣院均为政府保障性的养老机构,各区县的中心敬老院虽也开展代养业务,但能力有限。目前,铜川市金华老年公寓是杨瑞辉等人与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也是咱们铜川市首家将社区医疗与老年人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托老机构,建筑面积是4410.15平方米,设置床位有216张,目前收住老人120名,可提供亲情化、人性化养老服务。宜君县养老服务中心是集孤老优抚、 “五保人员”休闲、养老娱乐为一体的公办综合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筑面积11780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已完成主体的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室内外的装饰、院落硬化和管网安装等后续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同时,铜川市市级的示范性养老机构——咱们铜川市老年服务中心,总投资将达到1.354亿元,占地73亩,建设面积29750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为医养结合式的养老机构。正在采取3P的模式加快推进,今年将动工。此外,咱们印台区、王益区养护院也正在采取PPP模式进行寻找合作伙伴。届时,全市将新增养老机构的床位达到1400多张,基本可以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的不同需求。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彭局长,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谋划之年。请您可以给我们描绘一下未来五年铜川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吗?
[嘉宾]彭局长:好的,目前,按照“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要求,我们正在编制“十三五”的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
十三五,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简政放权,创新机制体制,激发社会活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主导作用,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社会为主体、法制为保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实现养老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为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添砖加瓦,让全市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发展重点:一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的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乡镇、街办、城市社区和70%以上的行政村。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0%以上。二是服务领域明显扩大。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养老服务业成为我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3万人以上的就业岗位,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鼓励社会力量按养老市场需求,发展养老服务的中小企业。三是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标准体系、管理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政策健全、机制完善、标准规范、平等参与、竞争有序的养老服务业市场环境。四是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依托铜川红色教育基地、中医药养生保健、西铜半小时经济圈、良好生态环境等区位优势,建立养老服务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发展养生保健产品,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谢谢彭局长为我们耐心地解答了这么多的问题。各位观众、各位网友,那么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期节目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再次感谢彭局长能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为我们的各位观众和各位网友耐心解答这么多问题,谢谢您!
[嘉宾]彭局长:好的。谢谢,也感谢主持人,感谢广大的网民朋友。在这里,我想最后再给大家将咱们的养老事业的一些情况交个底。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已经建成,养老服务机构数量达到了234个,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已让许多老年人已经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业,努力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民政的服务对象是最困难的人、最可怜的人、最可爱的人,过去、现在、未来,我们都始终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努力发挥好社会保障兜底、促进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为加快推进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建设做出我们民政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彭局长。各位观众、各位网友,本期节目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