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主持人: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铜川市政府门户网站举办的“在线访谈”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梦娇。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铜川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小庆。王局长,您先跟我们观众朋友打个招呼。
【嘉 宾】王局长: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进行交流。在此,我代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国土资源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主持人:王局长,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部门职能都有那些?
【嘉 宾】王局长:铜川市国土资源局是负责全市土地、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职责是: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及时准确提供全市土地利用各种数据;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储量管理;保护地质环境,预防、治理地质灾害,依法征收资源收益;指导监督不动产登记等工作。
【主持人】主持人:王局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就新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我市是如何做的?
【嘉 宾】王局长:耕地保护关乎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就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抓紧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握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大力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系统干部职工按照要求,近年来在耕地保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签订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真正把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化厂房、产业综合体、地下空间利用等新的节地模式,除有特殊安全要求外,不再审批供应单层用地。三是严格执法检查。全面加强日常巡查检查,落实报告备案制度,最大限度地将耕地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严厉查处耕地违法案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有效提高了全民依法保护耕地意识。四是坚决做到占补平衡。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累计新增耕地3.7万亩;完成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9个,实施总规模1.83万亩;完成灾毁补助项目25个,恢复耕地2.63万亩,通过项目实施,确保了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动态平衡。截止2015年底,全市耕地保有量为146.8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3.65万亩,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耕地保护任务。
【主持人】主持人:节目刚开始我们就说过,国土资源部门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请您谈谈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想法?
【嘉 宾】王局长:好的。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如何提升保障能力、服务铜川发展是对我们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严峻考验。
近年来,我们结合铜川实际,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做好上下左右的衔接沟通工作,千方百计解决用地问题,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十二五”期间,累计提供建设用地4.85万亩,储备新增及存量建设用地1.01万亩,保障了铜黄高速公路复线、照金红色旅游名镇、锦绣园保障性住房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建成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平台,这也是继西安市之后,在全省第二家实现了全流程网上交易,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更加阳光,实现土地出让价款24.91亿元,收取采矿权出让价款533.88万元,有效保障了我市转型发展。
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国家供地目录,严格土地供应政策,严把煤炭等过剩产能项目用地关口,积极化解行业产能过剩。同时,继续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稳增止滑效果明显的项目倾斜,重点保障“国企进铜”签约项目、精准扶贫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用地需求,积极为“四个铜川”建设提供国土资源保障。
【主持人】主持人:王局长,铜川市域内地质灾害点分布较多,防治任务也非常艰巨,有网友想了解一下地质灾害治理方面的情况,想让您简要介绍一下。
【嘉 宾】王局长:铜川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市,目前全市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6处。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全方位部署、预防及治理,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一是立足于“防”,重点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每年编制印发市、区县两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在市级媒体上对威胁5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责任人名单进行公布,逐级夯实防治责任。全市2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编制了具体的防、抢、撤预案,统一了预警信号、明确了撤离路线、落实了紧急避险场所;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建成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及时发布灾害防治预警预报信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险情速报制度,保证信息传递及时准确,通过防、撤措施,有效减少了群众损失。
二是着眼于“避”,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市政府从2008年起,至2014年底,累计投入资金2.08亿元,分两批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4013户14684名受威胁群众实施了避险搬迁,使部分群众远离了地质灾害威胁,有效缓解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压力。从今年起,市政府决定再利用三年时间,对居住在危险区域的1024户3710人,实施新一轮避险搬迁,这项工作已经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三是着力于“治”,强力推进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一方面,国土资源部门抓住铜川被国家列为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机遇,争取到2.9亿元资金,对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到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资金1280万元,对部分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通过项目实施,治理矿山环境面积约3000余亩,恢复耕地546亩,种草1124亩,植树11万株,消除地质灾害点56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真正造福了铜川人民。
【主持人】主持人:近年来,各级都在积极稳增长、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服务保障部门,市国土资源局在稳增长、促发展方面是如何加强保障?
【嘉 宾】王局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作为,主动服务,采取有力措施,服务经济发展,连续两年被市政府评为市级重点推进项目服务要素保障先进单位。
一是科学安排用地计划,建设用地指标向省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倾斜,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加快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局)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用地预审,为项目立项节约时间。对有土地利用指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尽快编制规划调整方案,依法报批调整。同时跟踪掌握项目信息,及时主动联系项目单位,帮助做好预审资料准备工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加大建设用地报批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省、市、区(县)重点建设项目,由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局)逐一梳理,摸清情况,按照成熟一项上报一项的原则,组织报批资料,及时上报。同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绿色通道”,对资料齐备、内容规范的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各区县分局(局)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踏勘并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报市政府审批。
四是加快供地节奏,促进项目及时落地。对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的城市批次用地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市、区县国土资源部门都指定专人跟踪办理,对省国土资源厅会审中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对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但未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批次用地,由各国土资源分局(局)及时向各区县政府报告,及时筹资上缴,取回土地审批件;项目用地已经省政府批准并取回土地审批件的,及时开展土地征迁工作。已完成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到位、权属无争议的项目用地,各国土资源分局及时编制供地方案或上报供地申请。供地方案批准后迅速办理供地手续,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对已供地的项目,加大巡查力度,加强供地后监管,促使项目单位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时间及时开工建设。
五是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三快、三不、三变”(三快即快审、快批、快报;三不即不压件、不攒堆、不拖延;三变即变坐等报批为上门服务、变送来审查为提前介入,变不合格退件为全程指导)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服务保障工作。对在办理土地手续过程中,由于工作不认真,不负责造成重大失误的,严重影响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主持人】主持人:王局长,您也知道,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非常关注民生这一块,那么从保民生的角度肯定很多人都特别关注保障性住房,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土资源部门怎么加强保障性住房用地服务?
【嘉 宾】王局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保障项目用地,我们国土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用地计划指标向保障性住房项目倾斜。制定年度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二是加快土地供应。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指导协助项目用地单位组织报批资料,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对项目用地报批资料做到随到随受理,并明确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十二五期间,共组织上报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25个批次,涉及用地面积2646亩,累计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2990亩,有效保障了安居型保障住房的用地需求。
【主持人】主持人:《不动产登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已经颁布实施,请问现在不动产登记证书如何办理?
【嘉 宾】王局长: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铜川市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局、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于去年12月29日挂牌成立,并对外办公。
目前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区域为: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还有铜川新区,统一由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铜川市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局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原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停止发放。同时,按照“不变不换”的原则,在去年12月30日前依法颁发的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继续有效,权利不变动,证书不更换,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转移登记等登记时,逐步更换为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宜君县范围内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由宜君县人民政府统一安排实施。
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业务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构建物所有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构建物所有权,抵押权,地役权,森林、林木所有权等不动产权利的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不动产权利。
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办理地点 :目前办理王益、印台、耀州和新区范围内的土地、房屋、林地、草地等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窗口设在铜川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地址在铜川市新区长虹南路袁家村村口向东200米,这也就是原铜川市房屋产权市场管理处所在,电话:0919—3195311。
【主持人】主持人:王局长,咱们在日常工作中,关于国土资源工作,对普通老百姓都有那些便民服务措施?
【嘉 宾】王局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我们出台了九项便民措施:一是公开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主要内容。二是推行土地、矿产违法案件查结网上公示制度,公布行政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及重要典型案件查处结果。三是公开土地、矿产方面依法收费的项目、标准和依据。四是依法公告征地及补偿安置方案。五是按规定更新并及时公布基准地价。六是除涉及保密的事项外,公开土地登记、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出让结果。七是对法定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窗口受理承办制度。八是对信访、举报等群众反映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线索,进行分类处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初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九是对有关国土资源政策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主持人】主持人:好的,我们网友提问的环节就要结束了,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线下进行提问,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线下为您解答的,非常感谢王局长耐心的解答了这么多关于国土资源的问题。各位观众、各位网友,本次的“在线访谈”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