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扛双肩 俯首干事业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气象局职工贾乾生先进事迹材料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11-05 18:5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9月27日,9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陕西铜川举办。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气象局职工贾乾生被评为“中国好人”。
  贾乾生,一个始终默默埋首在基层气象部门的普通职工,用他的实际行动阐释着什么叫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什么叫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埋首基层不叫苦 屡创荣誉不争名
  1986年7月,当20岁的贾乾生背着毕业证、报到证等兴冲冲来到铜川市气象站时,却绝对没有想到气象站的工作环境这样艰苦。
  几间平房和一个气象观测场孤零零的座落在煤城铜川老区十里铺桃园矿坪顶上,除了气象站外,四周再不见一个村庄一户人家。作为国家5类艰苦台站的铜川市气象站(国家基本站),吃水难、进城难、生活单调、工作量大等等困难成为人才留下来的最大阻力,然而,这些困难却没有阻碍贾乾生扑在基层奉献青春的决心。
  在铜川市气象站,贾乾生一心扑在观测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四年。
  2000年1月,局站分离,铜川市气象局从老区迁往新区,一别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而国家基本站的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到了耀县(现耀州区)的山头,承担地面观测工作的贾乾生,没有任何抱怨,背着资料默默地又来到了耀县气象局(现耀州区气象局)继续在基层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岁月熬白了青丝,却改变不了贾乾生的毅力和责任心,更掩盖不了一个拥有着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的光辉。就是在地面观测业务这么一个平平凡凡毫不起眼的岗位上,贾乾生创下了30个“地面气象测报连续百班无错情”、5个“连续250班无错情”的铜川气象部门的记录。另外,还被陕西省气象局评为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预报员、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先进个人,获铜川市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两个,被耀州区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贾乾生参与其中的气象防灾减灾“耀州模式”在全国气象部门打响并推广。

  从一个数据到一个“模式”:严律己宽待人 少语勤干敢担责
  贾乾生的爱岗敬业是出了名的,即使平日里不轮他值班,他的身影也会出现在观测场、值班室。夏天,你会看见贾乾生蹲在屋外捡冰雹(测量冰雹直径)的身影,冬天,你会看见贾乾生又蹲在观测场测量雪深的身影。而这些身影往往都不是在他的班上,别人问起他原因,他低着头一边看观测簿一边说:“这工作得仔细,两个人一起核对不容易出错。”
  “不论他把电码书背的多么的熟悉,在上班需要编写各种电码的时候,他都要把书拿出来,再慢慢的看一看,对一对,对上2-3遍,确保没有问题再去把它输入电脑发出去。”曾经也是贾乾生的徒弟,如今已经是耀州区气象台台长的田静说到贾乾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无比佩服。
  2011-2013年,是“耀州模式”刚起步几年,贾乾生几乎天天都往返在各个乡镇的路上,联系乡镇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建设区域自动站、小气候监测站,一去就是一天,早出晚归却经常顾不上吃饭。时间一长,贾乾生和同事们都相继得了肠胃炎,但贾乾生依然没有停下脚步,自己随便开了点药就继续下乡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了。乡下的村干部看到他一天没有吃饭还要空腹吃药,急忙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吃个饭,然后才让他把药吃了。
  很难想到,贾乾生这样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又沉默寡言的人,却给自己的同事们留下了“暖男”的印象。铜川市气象站的观测场就在荒凉的山头上,到了半夜2点要观测的时候,单位值班的小年轻们往往就会被山上凄凉的猫头鹰叫声和风声吓得不敢出门观测,然而这时候,只要推开宿舍门,就会看见贾乾生拿着手电站在值班室的门口或者观测场里默默地陪伴着。

  从气象局副局长到驻村第一书记:打通致富路 树起脱贫科技旗
  2015年7月,贾乾生被任命为耀州区照金镇杨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山村位于照金镇东南部山区,是一个贫困落后并不被外界所熟知的小山村,为铜川市7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距镇区18公里,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93户339人,其中贫困户68户241人,71%的贫困发生率。
  一条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的上山路,有的村民还住在石板房里。看到这一切,贾乾生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里脱贫。他一头扎进偏僻的小山村,一干就是三年,硬生生让这个贫困山村通了水、通了路、通了科技脱贫之途。
  杨山村地处偏远,村上没有通车,每次贾乾生都是坐班车到照金高尔塬,然后步行9公里才到村上。下雨天路不好走,群众都呆在家里不出门,贾乾生却坚持入村,到村上常常一身泥、一身水。刚到村上没有办法做饭,贾乾生常常啃着馒头、吃点麻花方便面对付着,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坚持着挨家挨户走访,访贫问苦。
  修路、通水、改电,一方面贾乾生通过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村民的生活环境来提升村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氛围,打通村里致富之“路”。另一方面,贾乾生还积极同农业、林业、果业、气象等部门联系,用“科技”的力量为村上脱贫,核桃种植、花椒产业新项目、肉牛养殖、乌鸡养殖等等契合杨山村发展的产业不断兴起。而这其中,“跑断腿、磨破嘴”则成了贾乾生的日常。
  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贾乾生却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如今,已经离开杨山村一年多的贾乾生,依然被村民们视为亲人。每逢闲暇,贾乾生还会习惯性地回村里转一转,和村民聊一聊,了解村子的发展,为村子出谋划策,还帮着村民卖核桃、土鸡、鸡蛋等。
  “村子风貌好了,村民也有钱了,这都是贾书记的功劳。”曾经和贾乾生搭班子的村支部书记卢满银说。

  从党的好干部到无法尽孝的儿子:责任在肩不忘 家人病重难相聚
  作为党的干部,贾乾生不亏良心、不忘责任、不辱使命,但是提起家庭,贾乾生始终抱有一丝愧疚感。
  2012年底,贾乾生的妻子检查出来患有平滑肌肉瘤(恶性),2013年做手术,如今长期吃药,还要定期检查。而做为家里的“顶梁柱”,贾乾生却因“第一书记”的职责,长期驻村,无法照顾妻子。2016年10月,贾乾生的母亲突发脑梗偏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因“第一书记”的职责,无法分身照顾母亲。2017年4月起,为迎接脱贫攻坚省检、国检,贾乾生驻村日夜加班加点,守在一线。不料,5月9日下午,家里再次传来不幸的消息,他的父亲被确诊患胃癌晚期,急需手术,他默默的忍受着悲痛,没有告诉任何人,坚持和大家一起精准识别,评议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匆匆请假,赶回家给父亲办理了住院手续,交代好了手术的相关事情后,再次因“第一书记”的职责忍着悲痛回到了杨山村。79岁的老父亲手术切除了整个胃,需要住院50天,高社兵局长得知情况后,督促他向区镇请了5天假照顾老父亲。但杨山村的大事小事都需要“第一书记”的组织、决策、签字,他实际上只在医院陪护了2天又回村了。患病的妻子,一边顾着自己吃药和复查身体,一边毫无怨言,毅然扛起重任,替他床前尽孝。
  提起这些事情,一心扑在脱贫第一线的贾乾生对家人是满满的亏欠。“我也想尽孝,但是工作压在这里,想着村里68户贫困户眼巴巴的看着你,我只能坚守在我的工作岗位。”
  不幸接连而至。2017年10月,贾乾生妻子病情复发,多次去西安治疗。2017年底,他的老父亲又因病再次住院手术,为替换家人陪护,他利用周末连续两天三夜独自陪院。2018年3月1日晚,噩耗再次传来,父亲病故,他强忍悲痛,把妻子留在西安医院,匆匆赶回,给父亲简单料理完后事,将妻子交给儿子照顾,他又回村上了……。
  贾乾生在民情日记上写着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这7个字体现了他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同事们眼中,这7个字正是贾乾生对待工作的真实的写照,面对困难从不抱怨、从不退让,面对责任勇于担当、敢于付出,面对工作勤勤恳恳、踏实钻研。
  第一书记贾乾生忘我的工作精神传佳话,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2017年12月,贾乾生获第二届“铜川好人”, 2018年6月,入选“陕西好人”,2019年9月,入选“中国好人”。


  从一个山头到一个山头,从一个数据到一个“模式”,从气象局副局长到驻村第一书记。无论身份怎么改变,贾乾生同志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任何一个岗位、任何一种环境中,他都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着“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人精神。他的大局意识、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勇于吃苦耐劳的作风恰恰就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