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信用铸就惠民便企“新格局”

来源:信用中国(陕西) 发布时间:2019-06-26 09:2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核心提示:近年来,铜川市围绕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大局,促进信用监管更多服务社会治理,并围绕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倡导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理念,引导铜川市民形成人人关注信用、人人参与信用、人人维护信用的浓厚氛围。 



  信用建设助力惠民便企、信用分级监管助推构建“守信者受益 失信者受限”格局、诚信宣传让诚信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铜川市围绕全市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大局,促进信用监管更多服务社会治理,并围绕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倡导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理念,引导铜川市民形成人人关注信用、人人参与信用、人人维护信用的浓厚氛围。
  信用建设助力惠民跑出“加速度”
  初到王益区桃园街道光明社区的时候,社区正在举行题为“拾金不昧 诚信起航”的2019年诚信表彰大会。小学四年级学生于波在放学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得知是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就匿名将手机送至社区,后经社区网格员走访得知其真实姓名。“小事不小视,通过诚信表彰活动可以推动辖区诚信环境的营造。”光明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宁爱萍说。
  据了解,为了让个人诚信理念深入人心,桃园街道光明社区制定了社区居民行为37项“正负”清单,建立了居民信用评价模型,对诚信居民给与表彰、免费参加社区内培训活动等激励,形成了信用建设促进社区管理、强化居民互信、规范个人行为的有益实践。自2017年至今,已表彰32位“荣誉居民”,为推动社区信用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宜君县属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户占全县总人口70%以上,贫困户对于逾期、违约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极易形成不良记录。
  宜君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寇军平介绍,宜君联社通过构建贫困户信用重建机制,对征信系统中有不良信用记录但不属于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其归还不良贷款后重估信用,再次评级,区别对待,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截至5月末共累计帮助贫困户542户实现信用重建,发放贷款403户2007万元,1110户农户信用重建发放贷款6031万元。“信用重建支持贫困户精准获贷,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寇军平说。
  分级管理构建 “守信者受益 失信者受限”格局
  关廷美在铜川经营一家药品生产企业已经15年了,使用铜川市的“诚信纳税贷”也有好几年了。“我的企业被评为A级纳税人,现在贷款500万元,更新了生产设备之后今年产值能增加40%。”关廷美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铜川市税务局党委委员苗宏钊介绍,为了充分发挥纳税信用公信力,铜川市税务局联合全市11家金融机构推出的税易贷等14款“诚信纳税贷”产品,有效的缓解了A级纳税企业融资难题。截止2019年5月末,“诚信纳税贷”共计贷出约21亿元。“‘诚信纳税贷’为诚信纳税人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
  而在铜川市公积金中心,公积金缴存职工的信用等级也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自2016年以来,公积金中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共对33874名职工进行了信用评级,并根据缴存职工失信情节、次数、逾期金额等方面综合考量,评定等级,按信用等级实施差别化管理。
  铜川市公积金中心主任井益田介绍,截至2019年5月末,中心共惩戒有信用瑕疵的缴存职工153人,审批房地产开发公司楼盘项目 23个,惩戒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2家,确保住房公积金资金运行安全。“通过公积金信用分级分类、差别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推动了中心公积金风险防控工作,大大降低了公积金贷款逾期、楼盘烂尾的风险,贷款逾期率一直保持在0.03‰以下,远远低于住建部限定的1‰水平。”
  以“信”筑城打造“信用铜川”
  近年来,铜川市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建机制、强基础、抓重点、促应用,以诚信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竞争力,着力打造“信用铜川”。
  一是建机制、强基础。全市形成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互联互通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制定涉金融领域失信、政府机构失信、电子商务领域失信治理工作方案,实施了重点领域信用分类监管。
  二是抓重点、促应用。铜川市以信用建设服务政府、辅助银行、惠及企业,通过督促失信修复、推行承诺制度、增强诚信意识等5项措施,支持企业减负前行、培育信用、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信用教育宣传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等工作紧密结合,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
  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维佳介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信用承诺、信息公示、分级分类、联合奖惩的信用监管机制,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下一步,铜川市将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围绕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推进征信系统、信用记录、信息共享等重点任务,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诚信宣传教育,提高信用体系建设参与率、知晓率和满意度。(分析师:赵阳、张璇)


网络编辑:薛红娟
信息审核:薛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