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栏 / 乡村振兴战略

铜川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印发实施

来源: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9-02-18 10:4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铜川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明确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新时代铜川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规划》分为三大板块9章,其中第一部分为总论,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包括建设产业兴旺的特色乡村、生态宜居的绿美乡村、乡风文明的人文乡村、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生活富裕的共享乡村;第三部分为支撑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强规划组织实施等。《规划》部署了包括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行动、现代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等16类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规划》期限为2018—2022年,远景谋划到2050年。总体要求是,2018年至2022年5年间,基本形成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人才聚、生活富的乡村发展格局,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广大农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规划》明确,要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全面融入大西安都市圈,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门户枢纽城市,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节点,以人口相对集中、产业相对聚集的美丽乡村为基础,构筑“城乡统筹、三生融合、镇村联动、各显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任务的长期性,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基础和演变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搞齐步走,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发挥比较优势和缩小地区差距,在构建“强化南北、培育东西、全域统筹、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统筹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把全市村庄划分为重点提升类、人居改善型、一般控制型和撤并重组型。
  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规划》明确,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的路子,坚持“工农互动、优势互补、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努力打造西部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示范区。
  人才振兴是关键所在。《规划》明确,要聚焦乡村人口转移和人才短板,进一步盘活人口存量,扩大人口增量,扎实开展博士硕士进铜川、领军人才兴铜川、产业大军建铜川、乡土人才迁铜川、返乡人员留铜川“五大工程”,激发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身手、大显才华,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生态振兴是内在要求。《规划》明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循环化的生产方式、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态化的空间格局,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文化振兴是重要基石。《规划》明确,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传承发展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强化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组织振兴是根本保障。《规划》明确,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党建引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加快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新体制新模式,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规划》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单独作为一节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准施策,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参与,打造典型示范,强化法治保障,抓好考核评估,推动铜川乡村全面振兴。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