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辞(之十七)

弘扬秀明精神 奋力追赶超越
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亚莉
(2019年8月13日)

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08-13 20:25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此,共迎新中国成立70华诞。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印台区委、区政府,对今天到场的各界新闻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印台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印台古称同官,1980年建制,原名铜川市郊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铜川市印台区。建区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天的印台,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多年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推动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紧扣“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主题,深入实施“果业立区、工业强区、文化兴区”三大战略,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三大战役,聚力打造“一心一带四园四区”十大重点板块,加快建设工业转型创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特色区。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是1980年2597万元的296倍;财政收入是1980年162万元的10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80年317元的8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80年66元的137倍,实现了从绝对贫困到基本温饱,再到以崭新姿态昂首奔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建区以来,我们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现代果业、高效畜牧业、设施农业为主导,以干杂果、中药材等为补充的富民产业,探索走出了一条从单一粮食种植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实施“果业立区”战略,发展苹果30多万亩,总产量从建区初期的410吨增加到2018年的25万吨,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连续6年稳定在万元以上,先后荣获“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县”等称号。干杂果等特色产业面积达25万亩,荣获“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区”“全国果菜优质农产品十强区”等称号。充分发挥周陵“国字号”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引进实施了英联无抗饲料加工、生猪养殖、生猪扩繁、万头肉牛基地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培育大匠农科、三联果业等国家和省市龙头企业33家、合作社313个,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建区初期,全区工业以矿山采掘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较小。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11家洗煤企业落户印台,年洗选能力达600万吨;飞博陶瓷、国华风电、安泰再生资源利用等接续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去年以来,我们抢抓全省发展“三个经济”和全市打造“六大产业集群”的战略机遇,重点打造“两园两区”,陈陶工业园区陶瓷壳模、隆鑫工贸等企业建成投产,LED光电产业链等项目即将落户,还建成了“双创”产业园和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顺金工业园区鼎铭物流、废钢加工基地等项目投产达效,正在抓紧建设年产值2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全区工业企业17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7家,基本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新能源、加工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加快实施“文化兴区”战略,聚力发展全域旅游,全面激活市场经济。陈炉古镇景区成功举办了八届陶瓷文化旅游节,2018年被评为全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先进镇。投资10亿元的王石凹工业遗址项目启动实施,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金锁石林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在305省道沿线打造了郭秀明党性教育基地等特色景点,2018年全区接待游客3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区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成功申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线上交易额突破亿元;以小型餐饮、商贸、物流等为主的社区商业持续壮大,全区市场主体达到1.4万家,被评为全省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先进单位。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建区初期,印台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居住环境较差。近年来,我们秉承“以城带乡、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城乡面貌大幅改善。新桥、姜女祠、印台中学三个城市商圈建设稳步推进,实施了姜女祠文化公园、“一河两岸”道路改造、河堤亮化美化等工程,济阳新城、欧景台小区等一批保障房项目建成投用,荣获“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称号。北关煤台等20个棚改项目安置群众2879户。陈炉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建设行列;红土镇新型社区建成投用,镇区天然气接入工程全面竣工,被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周陵至三里洞、红土至惠家沟等交通干线建成通车,72个行政村实现了互联互通。陈炉镇立地坡村被评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王石凹傲背村获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红土镇惠家沟村和印台街道西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坚持用改革破难题、求发展。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第一批11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审批”。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时限全面缩短。“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稳妥推进,有效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农村“三变”改革成效显著,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全面推行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不断拓宽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精心组织参加了丝博会、厦洽会、农高会等商贸活动,“十二五”以来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7个,涉及资金557亿元,实际利用市域外到位资金173亿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优化教育资源整合,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成功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和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区。引进实施了脱毒苗木繁育、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陕西农业科技示范县”等称号。所有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百姓大舞台”“文化大篷车”“百姓春晚”等文化活动深入开展,首部原创大型舞剧《窑火情》深受好评。印台体育场建成投用,全民健身中心即将建成,荣获“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区”等称号。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高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退出标准,举全区之力向贫困宣战。实施了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形成了“果菜药畜、苗木花卉、光伏旅游”等产业多层叠加、收益多元分配的扶贫格局,4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光伏电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移民搬迁安置点4个,实施危房改造563户。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3.6%降至1.64%。全面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和增绿行动,强力落实“一源一策”管控措施,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集中整治漆水河、红土河等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扎实开展,全区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建区40年的发展成就,为我们再创辉煌积蓄了强大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高质量,奋力勇争先,早日将印台建设成为工业转型创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文化旅游特色区,全力谱写印台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谢谢大家!


网络编辑:蒋明明
信息审核:蒋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