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
关于农村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辞

来源: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时间:2018-10-10 14:0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铜川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效
铜川市农业局副局长 王旭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向大家做以简要介绍。
  从去年开始,我市严格按照中省部署,全面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县乡村都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138名县乡领导包村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在《铜川日报》上刊登了包村名单,市县两级先后召开动员部署会、现场推进会36场次,在各级媒体上宣传报道112次,专题培训102场次,培训9397人次,确保了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一、进展情况
  (一)清产核资全面展开。严格按照中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办法及实施方案的要求,于3月8日组织召开了全市清产核资工作动员部署及业务培训会,要求各区县扎实安排部署,开展宣传培训,加强督查指导。目前,5个区县全面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推进会,开展了宣传培训,启动了清产核资工作。截止9月底,全市359个村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其中205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占总村数的57.1%,清查核实资源性资产53.8万亩,经营性资产42457.88万元,非经营性资产54771.89万元,印台区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
  (二)成员界定开局良好。从去年开始,各区县严格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一村一策,积极探索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具体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全面开展了成员资格界定工作。截止9月底,全市共有143个村完成了成员界定,占总村数的39.83%,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22415人。
  (三)股权量化进展顺利。有经营性资产的村是改革的重点。前期,我们确定在印台区和13个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截止9月底,全市共有22个村完成了股权量化,设立农村集体股2个,农户成员个人股17592个。
  (四)政策扶持促进“三变”。各区县都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宜君县给57个贫困村注入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并预算10万元用于宣传培训。印台区拿出500万元支持上店、孙家贬、烈桥等10个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区72个行政村每村至少有1—2个集体产业。王益区预算53万元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耀州区将1824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以股金的形式,投入到村级经济合作社发展产业。新区安排专项资金45万元开展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工作。
  (五)“三变”改革成效初显。“三变”改革是针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的贫困村,因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资本,通过盘活集体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手段。今年,我们在认真总结推进耀州区北街村、宜君县黄埔寨村、印台区孙家贬及上店等村“三变”改革经验的同时,全力推进“三变”改革。全市60个“三变”试点村中,54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占试点村的90%,44个村完成了成员界定,占试点村的73.33%,17个村完成了股权量化,占试点村的28.33%,55个村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并申领了登记证书,占试点村的91.67%,截止9月底,全市各级财政共注资174个村,投入扶持资金15420.8万元,对接项目57个,撬动社会资金9800万元,发展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光伏发电、休闲观光、商贸加工等产业。
  二、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区县党委政府是改革的第一责任主体,通过加强领导,召开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全面落实了县级负责培训指导、乡镇负责组织推进、村组负责操作实施的改革工作机制。县乡党委书记分别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安排,稳妥推进改革。同时加强对包抓工作的考核通报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县乡主要领导的包抓责任,确保包抓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二)宣传培训,营造氛围。强化对县乡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改革的方向正确、思路清晰、程序合法、措施得力。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专栏、图册海报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讲清政策,消除顾虑,争取群众理解支持。采取系统教学与重点指导、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训县乡村三级具体负责清产核资工作人员,确保他们知政策,懂程序,熟业务。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集体资产的不同类型,按照分类实施、稳慎开展、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清产核资工作为重点,先行试点、先易后难,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清产核资工作已经完成的村,按照《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查漏补缺,确保了清产核资时点、范围、标准、内容及审核认定程序的统一。
  (四)督查指导,通报情况。每周组织市县指导人员经常深入乡镇村组,认真指导基层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每月组织督查部门及产改成员单位,对各区县产改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确保有序推进。每季度考核评比领导包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进展等情况,对工作进展缓慢、措施不力、推诿扯皮或在推进工作中造成不良影响的区县,进行了通报批评。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以落实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包村抓点示范为抓手,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通报,进一步夯实县乡党委书记和村支书的领导责任。二是以宣传培训、现场指导为重点,充分利用媒体宣传、专家讲解等形式,全面落实“五条底线”“四个方向”“两股分离”等核心政策,规范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三是以示范带动、典型引领为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各区县的典型和改革的模式,确保改革工作少走弯路,稳步推进。四是以督促检查、通报约谈为手段,深入县乡村组,进行督查指导、现场点评,对工作进展相对较慢的区县进行通报约谈。五是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精准脱贫、产业扶贫为契机,充分利用集体闲置资产、项目投资、整合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三变”。
  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推进,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市一定能够严格按照中央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全力以赴,查漏补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目标任务。

铜川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成效
铜川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苗宏义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市国有林场改革情况向大家做以简要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我市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国有林场7个,相继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均为区县属林场,其中耀州区2个(柳林林场、高尔塬林场)、印台区1个(焦坪林场)、宜君县4个(太安林场、棋盘林场、哭泉林场、阳湾林场),管护面积198万亩。2016年底国有林场改革前均为差额补助事业单位,有林场职工553人,其中在职412人(在编227人,编外正式职工144人,林场临时用工41人),离退休职工141人。
  国有林场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2017年2月我市制定印发了《铜川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各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已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的主体任务,工作推进走在了全省前列。
  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市于 2016年8月及时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明确责任分工,夯实工作责任。各区县政府也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区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这个在全省为数不多。
  整体工作推进走在前列。2016年9月,市、区县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通过讨论、座谈、走访等,起草制定了《铜川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在全省第一家以政府文件上报省国有林场改革办。全市国有林场定性、定位、定编工作推进走在了全省前列。
  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耀州区政府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国有林场现有编外在职人员22人(柳林林场、高尔塬林场各11人),经区政府多次上会讨论,同意参照区事业单位同等人员工资标准执行,由区财政预算核发;其专业技能等级(或职称)评定与林场在编职工同等对待,有效化解了历史问题。
  我市国有林场通过发挥政府主体责任、制定林场改革方案、落实改革补助资金、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改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明确林场性质,合理功能定位。根据我市实际,坚持公益性取向,我市7个国有林场均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二是重新核定编制,稳定职工队伍。按照省、市对国有林场改革中人员编制的要求(国有林场人均管护面积4000亩),受省、市、区县事业编制数控制,按需较难落实。各国有林场维持现有编制(227个)不变,从2018年1月起将2017年底在职的357名林场职工工资全部纳入区县财政全额预算,国有林场运行经费由财政保障。
  三是积极落实政策,保障职工利益。2018年1月起,国有林场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得到保障,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除宜君县阳湾林场外,其他国有林场全部落实了林场职工乡镇补贴。争取到中央财政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997.1万元,用于清缴国有林场改革前拖欠职工社保资金和工资。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按照事企分开、主辅分离原则,国有林场罚没款收入、苗木销售收入及场属绿化公司等企业收入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所得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按照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的原则,优化了林场管护站布局。宜君县将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太安林场并轨运行,“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建立了国有森林资源省、市 、区县三级监管体系,远程视频和无人机等新技术用于森林资源管护和监测。完善了国有林场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国有林场岗位设定,把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纳入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内容。
  五是保障改革成果,增强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国有林场定性为公益事业单位,工作经费实行了全额预算,职工工资有了保障,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国有林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内生动力得到不断增强。
  目前,我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入了核查验收阶段,市级核查9月上旬结束,预计省级验收在10月底前进行。对照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8月30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国有林场改革提升和完善工作,要求各区县逐项对标,分类施策,整理和完善国有林场改革档案,做好省级验收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我市国有林场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铜川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成效
铜川市供销合作社调研员 张小军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近年来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情况向大家做以简要介绍。
  2016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铜发〔2016〕18号)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供销合作总社的指导和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市供销社组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狠抓贯彻落实,在为农服务、基层供销社改造、脱贫攻坚和转变联合社职能以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认真抓好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落实,督导区县供销社制定出台实施意见
  一是市委市政府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后,市供销社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2017年1月向全市供销系统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导全市供销社的综合改革工作;同时将《实施意见》中主要改革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区县供销社,明确工作要求、包抓领导、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落实工作责任;组织推进,典型引路,2017年5月在印台区召开了综合改革现场推进会,组织区县供销社、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及村级综合社代表,市直企业负责人等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营造氛闻推进综合改革工作。2017年11月在省委督查考核中,我市供销社各项改革工作受到督查组的好评。
  二是我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印发后,市供销社立即督促区县供销社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落实工作责任,抓紧制定出台区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实施意见。目前,已有3个区县委政府出台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其中:宜君县供销社、耀州区供销社已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机构。
  三是持续推进供销改革实施意见的落实。2017、2018年的工作会将供销改革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安排部署,半年点评、年终考核,推进供销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强力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
  全市供销系统把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为农服务的切入点,明确了要建成集农资与日用品供应、农技服务、土地托管、公共服务、代理服务和废品回收利用服务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目标。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召开现场推进会、加强督促指导等措施强力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建成了4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行政村81个,服务人口13.2万余人。村级综合服务社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服务重点,设立服务工作台账,详细登记服务内容及赊销让利情况,及时跟踪服务,为4300余名贫困群众赊销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达1080余万元,让利100多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星级社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服务承诺等内容,创建三星级村级综合服务社4个、四星级3个。
  三、大力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各级供销社积极参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截止目前,全系统领办、参办苹果、蔬菜、中药材、干杂果、畜牧养殖及设施农业等各类专业合作社60个,入社社员数5280余户;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个。各联合社累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新建仓储设施1020㎡、庄稼医院1个,分拣加工农产品500余吨。耀州区社领办的柳林果品专业合作社“硕耀”品牌被省供销总社评为“十佳产品品牌”称号;金耀丰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高塬凤”商标获全省知名品牌。
  四、加强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
  目前,全市相对保留完整的乡镇基层供销社30个。近年来,市供销社利用市级供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引导,目前已完成改造12个,改造面积6900㎡。改善了基层社基础设施条件。耀州区瑶曲供销社引进社会资本投资240万元建设镇中心幼儿园1600㎡,解决周边适龄幼儿和留守儿童入托需求;印台区供销社引进社会资本对肖家堡供销社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造,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2000㎡、冷藏库300吨,为农民提供配方施肥、农资配送、冷链仓储等服务,并创建为省级标杆社。
  五、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在陕西供销农特产品直销一条街和西安雨润农产品批发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展销铜川名优农特产品。在西安雨润农产品批发中心举办了以“绿色、生态、安全”为主题的铜川名优农产品展示推介会。2017年8月,承办了市政府“2017铜川市名优农产品(上海)产销对接会”,组织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展示铜川市名优农产品。会上,市政府与上海果品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市6家企业与上海企业签订购销协议,为我市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大上海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17年10月,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一行10余人来铜川考察果品产业,就进一步深度合作达成共识。2017年以来,市供销社先后组织我市农产品经销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参加在海南、福州、长春、杨凌等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销会13场(次),为农民销售农产品牵线搭桥,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产品销售
  近年来,我市供销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目前,成立电子商务公司4个,4个区县都建成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村镇电子商务服务站达到60多个,开展业务人员培训达1000多人次;设立“一县一品”铜川农产品展示店3个,展示铜川名优农特产品50余种,地方特色工艺品110种。仅今年上半年,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达到9000多万元。耀州区供销社获省供销社电子商务示范县级供销社,“铜川市供销绿万丰电子商务公司”获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七、主动作为,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积极协助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2015年,协助区县政府争取省供销企业集团与我市铜川高塬果业公司和宜君县林果中心2个企业合作,分别注资2500万元和2000万元,组建成立了产业精准扶贫股份制企业。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共联合16个专业合作社,对接贫困户1460户。产业扶贫试点以来,有效地促进苹果、中药材、马铃薯、养殖和核桃5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实现稳定增收。2016年以来,两家公司为贫困户兑现分红资金335万元。
  二是发挥供销社基层组织作用,助力脱贫。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与群众联结紧密的优势,与服务范围内的贫困户有效对接,建立帮困台账,共对接贫困户2100多户,通过免费培训服务,让利、赊销农资日用品、优先销售农副产品等形式助力脱贫。
  市、区县供销社均按照市、区(县)委统一部署,开展部门驻村帮扶工作,两级供销社共抽调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6名,常年驻村蹲点帮扶。
  八、推广使用有机肥,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5月29日,市供销社在耀州区召开全市有机肥推广现场会,与会人员参观了耀州区供销社招商引资项目高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沃地力”有机肥生产工艺流程,现场观摩学习苹果园、葡萄种植等施肥效果。积极推广、宣传、引导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在孟家塬桃园使用有机肥后,近期回访果农反映鲜桃黄叶病得到有效遏制,鲜桃甜度明显增加。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