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区县委书记怎么抓?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04-22 09:01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编者按:我市自2015年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至今年的2月27日,印台区、耀州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市3个贫困区县、17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4215户44799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1.2%下降到0.62%,全市高质量整体脱贫目标顺利实现。
  3月25日,市委书记、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杨长亚到市扶贫局调研并座谈时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铜川实现整体脱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四级书记怎么抓?”。为贯彻落实市委要求,铜川日报于4月8日刊发了一组《“镇村书记”都忙些啥?》的新闻报道之后,又派记者深入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新区五个区县,对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何抓进行专访,现将采写的五篇报道予以集中刊发。

  耀州区委书记杨宏伟:

一鼓作气 不获全胜不收兵

  这段时间,耀州区委书记杨宏伟每天“连轴转”,到各个贫困村“解剖麻雀”。
  “摘帽不是终点,整体脱贫、稳定脱贫才是底线,全面小康才是最终的目标,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的殷殷嘱托,久久为功、善始善终,奋力夺取最后的胜利。”杨宏伟说。当前,耀州区虽然已实现脱贫摘帽目标,但还有891户1283人未脱贫,已脱贫的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作为全区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杨宏伟思想上和行动上丝毫没有放松。
  抓关键,一线“解剖麻雀”促落实
  “老王,知道你白天要上地干农活,我专门挑在这时候来看看你。今年苹果长势咋样?有没有受倒春寒影响?还存在些啥困难?……”
  在石柱镇新兴村贫困户王兴平家,一进门和群众几句贴心话,一下子让王兴平没有了局促感,他连忙拿出小板凳,让夜晚到家的区委书记和闻讯赶来的群众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为了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耀州区为11个镇(街道)分别确定一名区级领导担任总队长,统筹指导协调。各总队长每周至少一天到包抓镇(街道)开展督查指导工作,研判形势、解决问题。作为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杨宏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担任关庄镇脱贫攻坚总队长。为了白天不耽误群众农忙时间,利用傍晚入户开展“驻村夜话”“解剖麻雀”。
  “脱贫攻坚工作量大面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手往面盆里伸,把脚往泥土里踩,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杨宏伟说。
  强支撑,特色产业托起“小康梦”
  “有党的好政策,有合作社的带动,只要能吃下苦,就不愁脱不了贫、致不了富。”以前总是愁容满面的庙湾镇柳林村贫困户杜志军高兴地说。
  杜志军和他妻子都在香菇基地务工,2019年两人务工收入就接近4万元,从他自信的笑容上,体现出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近年来,庙湾镇依托自身优势,全力打造总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500余亩的庙湾香菇小镇,目前已建成占地50亩的技术核心区和柳林、五联、蔡河、春林、贺家庄5个香菇种植基地,建成标准化出菇大棚423座,年出菇数量达260万棒,有效带动了庙湾周边群众脱贫增收。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农民有了产业,生活就有了盼头。只要产业兴,就业自然就带着旺起来,群众稳定增收就水到渠成。”杨宏伟对这一点十分笃定。
  近年来,耀州区抢抓全省推进“3+X”工程的政策机遇,重点发展苹果、奶山羊和肉羊、设施农业等产业,兼顾光伏、香菇等特色产业,打造了4个苹果小镇、2个中药材和花椒小镇、2个香菇和设施蔬菜小镇,实现了前塬贫困群众人均至少一亩鲜果、后塬人均至少3亩干杂果。奶山羊和肉羊达到7.9万只,肉兔年出栏300万只,带动贫困群众4200余户。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香菇年出棒量达到300万棒,带动贫困群众1500余户。实现了“一镇一业”,每个村有1-2个集体产业,每户有1-2个增收产业项目,筑牢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石。
  补短板,让脱贫攻坚“成色”更足
  “收官之年必须树立‘交总账’意识,打一场‘歼灭战’,确保短板全补齐、问题全清零,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杨宏伟说。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是巩固脱贫摘帽成果的关键之年,耀州区以“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为抓手,每周细化任务清单,每月召开专题会议,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围绕问题整改,制定了《“三排查三清零”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行动方案》,逐项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明确责任人与整改完成时限,全区各级领导全面下沉一线督查、督导、督战,尽锐出战。围绕巩固成果,制定了《2020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发起产业就业、“两房建设”、基础设施及东耀扶贫协作、深度贫困村巩固提升等10大巩固提升行动,落实党建领航、资金投入、工作机制完善等10条保障措施,全面提升政策落实的力度、精度和准度。围绕建立长效机制,出台了《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实时开展防返贫监测预警,落实动态帮扶措施,坚决阻击贫困户返贫、边缘户致贫。同时,持续深化“八星励志”扶贫扶志活动,放大海浪、崔普选等励志典型带动效应,激发更多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脱贫成果更持久稳固。(记者:刘晓帆 通讯员:张文娟)

  王益区委书记王蒙:

突出精准施策 聚力决战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作为王益区委书记,王蒙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聚焦“完成减贫任务,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目标,强化担当抓落实,精准施策促脱贫,该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3.5%降为0.32%。
  强化组织领导,增强帮扶力量。如何有效整合脱贫资源,增强帮扶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王蒙在继续推行“三级书记”示范包带、区级部门结对包村、科级干部全员包户,促进致富项目落实到村、扶贫政策落实到人、真情关怀温暖到心的“三包三到”帮扶工作模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头雁”作用,今年3月份,该区从各村对应帮扶单位选派了21名科级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补齐配强脱贫帮扶力量,为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王蒙认真履行主官主责,采取“三不两直”(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定路线,直奔问题、直达现场)的方式开展遍访贫困村活动,重点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题和短板。今年2月份,王蒙在贫困村孟姜塬村开展遍访活动时,了解到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全区有将近120吨鸡蛋滞销,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活这一问题后,立即联系区商务部门进行交办,并要求限期解决到位。在王蒙的推动和部门的努力下,仅用了5个工作日就将鸡蛋滞销问题有效解决,进一步降低了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负面影响。
  聚焦“精准精细”,补足短板弱项。面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硬骨头”,王蒙下足精准精细“绣花”功夫,大力推行“八个一批”扶贫模式,依托6个现代农业园区,推广“产业托管、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8类产业扶贫模式,支持发展7项支柱产业,442个贫困户户均享受2至4个长短结合的产业帮扶措施,实现了政策红利、产业红利、光伏红利、帮扶红利“四个全覆盖”。
  如何做好产业扶贫这一文章,王蒙以此为课题,在深入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撰写了《王益产业扶贫的探索与思考》调研文章,坚持围绕“3+X”产业战略布局,采取“农业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不断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动发展、促使群众增收的脱贫路子。
  推广“六比六看”,激发内生动力。为破除个别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王蒙坚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两手抓”,探索建立的“六比六看”激发内生动力模式获得原省委副书记贺荣批示肯定。该区自2019年开始,分村、镇办、区级3个层次,按季度、半年、全年频次开展“六比六看”评选表彰活动及“‘六比六看’树典型、立德扶志增动力”宣讲活动,营造出“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走出一条立德扶志新路子。今年以来,市级先后表彰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11个,区级选树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40个;各级媒体刊登全区脱贫攻坚方面信息80余篇。
  采取“四督一考”,层层压实责任。在全市“三督一考”的基础上,王蒙提出了增加“挂牌督办”作为王益区“四督一考”(督导、督查、督战、挂牌督办、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制度,每两个月对涉农镇办、村组以及“十办三组”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排名,把整改任务较重、进度较慢的单位及整改难度大的问题作为重点,分期分批进行挂牌督办;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存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线索移交区纪委监委进行严肃问责。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如何带领王益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王蒙充满信心地说:“在这关键一年,我们将拿出迎难而上、志在必得的决心,时刻保持决战决胜的状态,拿出苦干实干的作风,以积极的作为把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等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姜兴民 通讯员:王欣婷)

  印台区委书记赵富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2020年2月27日,对印台区而言,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陕西省政府发布公告,印台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一天,值得庆贺,也值得纪念。但作为印台区区委书记,赵富祥深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唯一目标。全区上下务必要始终保持打硬仗、攻山头的认识和力度,全面完成好剩余减贫任务,坚决防止返贫致贫,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无论是部署推进工作,还是下乡调研走访,赵富祥都在不断地“紧螺丝”“上发条”,必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主官主责、专班专办、分管必管、帮扶真扶不变,区级领导干部首先带头,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报告,带着大家持续作战、全力冲刺,坚决把最后的山头攻下来。
  3月31日,赵富祥又来到广阳镇水利村。一见到村委会副主任丁刘峰,就问起来,“咱的丹参咋样?客商定了没,价钱谈好了吗?”疫情发生以来,群众收入情况一直牵动着赵富祥的心。
  “村上和公司签了保底收购合同。一开春,全村人就没停,400亩丹参大丰收,品质也好,收购价还往上窜呢,到时候纯利润六成分给贫困户,四成用于村集体经济继续发展。”丁刘峰说。
  “产业是根本,收入是核心,特殊时期还要多上几道‘保险’,各类带贫形式都要发挥好作用。”这既是赵富祥给村上的叮嘱,也是抓全区的工作思路。印台区专门成立了扶贫产业研判组,围绕脱贫攻坚以来实施的扶贫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全面排查问效,加强经营管理,提升带贫益贫效益。同时,还拓宽产业发展吸纳贫困户直接参与渠道,建立社区工厂与镇办输出贫困劳动力用工机制,通过集体经济收益新开发扶贫公益岗千余个,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000余人,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走出水利村,赵富祥决定去红土镇肖家堡村,看看新增派的科级帮扶干部工作情况。
  “宝锋,你们这批科级帮扶干部可是区上选出来‘打硬仗’的,到村上感觉怎么样?”,在肖家堡村的苹果园里,两人一边查看果树管理,一边交流起来。
  “任务确实不轻,特别是这段时间‘三排查三清零’,需要补短板、抓提升的地方还不少,方方面面都不敢大意。”赵宝锋说。
  “咱们都要有这种清醒的认识。但排查问题只是手段,全面‘清零’才是目的,措施要准,整改要快,效果要实,鼓足劲一抓到底、不留‘尾巴’。”赵富祥说完,赵宝锋又马上接过话,“村上现在是一手抓整改、一手建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让责任、政策、工作都落细落实。”
  这句话引起了赵富祥的共鸣,脱贫攻坚一路走来,他始终认为脱贫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干部的责任担当。全省“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部署之后,印台区认真制定了《实施方案》,从区委常委牵头的脱贫专班到各镇办、部门,再到“四支队伍”和帮扶干部,颗粒化分解任务,清单式推进落实,开展三级督导督责督战,实行“分类管理、评星定级”防返贫动态监测,全区上下形成了重任在肩、冲刺决胜的态势。近期,又召开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暨“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推进会,聚焦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反馈意见,紧盯被点到的个性问题和区县的共性问题,深查细查、举一反三,逐项明责任、强措施、定时限、抓整改,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繁花似锦的果园、长龙列阵般的日光温室大棚,闪着余晖的光伏板,处处加班加点的施工现场……看着眼前的一切,赵富祥的目光愈发坚定,“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我们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再攻坚、夺全胜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战略的清醒、战术的精准、战斗的意志,以风雨无阻、夙夜在公的冲刺状态,把各项措施落实,把脱贫成色做足,把收官总账交好,坚决打赢这最后的硬仗,让贫困群众如期迈进全面小康新生活!”(记者:冯洁 通讯员:靳丽楠)

  宜君县委书记刘冲:

牢记“四有”严履责 担当实干谋福祉

  在宜君县委书记刘冲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2015年1月12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他就是学员之一。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厚望,他刻印在心、履诺践行。
  “这些化肥能够保证多少亩地的种植用量?一定要多提供能增加产量、增加农户收入的优良品种……”今年3月4日,在哭泉镇哭泉村泉丰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刘冲正在详细询问企业生产情况和农资储备供应情况。“自2月20日,我们陆续调回300多吨化肥,后续还将调运1000吨化肥,在保证化肥质量的同时向农户供应,今年我们的化肥总量预计可以保证两万多亩耕地的种植使用量。”企业负责人曹太锋回答道。
  连日来,宜君县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误农时农事,统筹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宜君的优势在农业,潜力在农业,最稳定、最能让老百姓受益的也是农业,最有基础做强的还是农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依然在农业。”刘冲坚定地说。
  4月的宜君,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无论是在公路两旁还是田间地头,处处都能看到芽满枝头的核桃园,一派新绿都是喜人的希望景象。
  但3月27日前后的倒春寒着实让人担心不已,在马前尧村村民孙小军的核桃园里,看见县委书记,孙小军非常高兴,“刘书记,多亏县上及时通知,还出台了相关措施,这次我们防御做得及时,霜冻影响不大,今年肯定能丰收。”正在给群众做技术指导的县核桃办主任陈金海说道:“全县在气象部门的配合下,主要利用核桃‘晚霜’烟熏技术做好防御,同时各村采取树体涂白、喷施防冻剂等方式做好苹果、核桃防寒管护,及时修补或是加盖设施大棚薄膜,积极防范应对寒潮,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影响。”听完汇报,刘冲又赶往棋盘镇马庄村核桃种植基地查看防御情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宜君县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积极建设“四大产业基地”推进“三产融合”。在改良发展苹果、核桃和玉米等当地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生猪、肉兔新兴特色产业,以及一批家庭小产业,形成了“3+4+N”的产业发展新布局,2019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20元。
  “刘书记,这是今年的香菇,长得都特别好,咱们宜君的气候适合菌类生长,菌棒成活率高,生产的菌菇品质好、营养丰富,很受顾客青睐!”4月9日,在迷家河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食用菌扶贫培训基地,迷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朱宏明高兴地向刘冲说道。迷家河村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基地“培、帮、管、销、带”一条龙式服务,2019年底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带动就业120人次,其中贫困户就业70人次。
  “事实证明,咱们这种‘党建+产业+贫困户’的模式,通过保姆式托管、参股分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刘冲高兴地说。
  当前,宜君县正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县级班子成员带头下沉包联镇村蹲点帮扶,指挥部每周一次调度会,成立了县委书记任队长的督战队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队长的督查督导队,对贫困规模大和无劳动能力占比高的镇村实行挂牌督战,全县干部尽锐出战,细排查、补短板、强弱项、保清零……
  4月8日至9日,宜君县开展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观摩推进活动,刘冲全程参加,20多个点位他都认真看,仔细听取相关情况介绍,不时提出工作建议,虽然一些点位他已多次调研,但那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令随行记者感动。4月10日下午,刘冲参加完全县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观摩点评会,已近下午五点,他又赶往哭泉镇调研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及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
  在苍茫的夜色中,我们的采访结束了。“当干部就要把事当事干,干就干好,不能把说了当做了,不能把部署了当完成了,必须扑下身子抓落实”。刘书记的这句话一直回荡在记者的脑海中,这才是奋斗者应有的姿态!(记者:王焕焕 通讯员:周培生)

  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韩晓晖:

把足迹刻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铜川新区是一座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幸福之城;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是一座交通便利的资源之城;是一座尊商重商的发展之城。”2019年9月22日,在市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新区主题推介签约仪式上,一位精气神十足的男士登台致辞,用富有磁性的声音将铜川新区之美娓娓道来。
  他叫韩晓晖,2018年11月任市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为带领全区20万干部群众合力脱贫攻坚、共建美好家园,他用行动诠释“创新服务、团结实干”的新区精神,始终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实处。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区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当好全区前沿阵地总指挥和‘施工队长’,把足迹刻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是我职责所系。”韩晓晖斩钉截铁地说。
  因地制宜,小合同成就大民生
  1.5万元的蒸蒸日上馍店购销协议,0.6万元的永永洗车行定点洗车协议,20万元的肉牛购销协议……贫困户开设的商户、贫困村生产的农产品和消费产品,在铜川市第二届扶贫产品交易会新区扶贫主题日活动中,与数亿元的大项目同台签约,引发热议。
  新区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撑、消费扶贫作为贫困人口增收的主要举措来抓。本次扶贫产品交易会新区共签约项目30多个,涉及金额超过10亿元,活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项目中,消费扶贫类项目成为亮点。这其中,既有一批农产品采购项目,还有一些直接和贫困户、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的消费扶贫类项目。
  韩晓晖表示,搞消费扶贫,不一定只瞄准大项目,而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食用油、柿子醋,甚至蒸馍店、洗车行,无论签约上百万、几十万、一两万,都是好项目。目标只有一个,让贫困户和贫困村合作社得到稳定的现金收入。
  长短结合,产业扶贫成为乡村振兴“基石”
  新区共有贫困村8个,建档立卡户656户1945人,贫困发生率1.2%。
  走遍全区27个村,到村必看贫困户,与“四支队伍”座谈,通过准确把脉,韩晓晖与班子研究,明确产业扶贫的方向和项目。2019年新区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683.02万元,产业帮扶544户,实现了有能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对2019年脱贫的最后两个贫困村长命村、牛村,韩晓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依托长命村扶贫工厂,他和帮扶单位、街道、村干部商议谋划,成立了铜川长命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了“长命村”商标,“长命矿泉水”“长命菜籽油”“长命苹果”等系列产品在市场上纷纷登台亮相。建成牛村扶贫工厂,主导发展金银花养殖及灯笼加工。建成2.289MW联村电站一座,已并网发电,覆盖8个贫困村、3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户施策,脱贫路上不让一个老乡掉队
  无论多忙,韩晓晖每周总要到贫困村调研,为贫困群众办些实事、好事。
  他情牵包抓帮扶联系点———坡头街道长命村,心系自己结对帮扶的3个贫困户。气候转凉,他给结对的贫困户一一送去棉被。过元旦了,又给各户送来米、油、鸡蛋、牛奶及新春联,送上新年的祝福。贫困户阮会平老母亲去世,韩晓晖到家中吊唁看望。他告诉韩晓晖:“我已脱贫,请领导不要再为我操心了!”韩晓晖诚恳地说:“你脱贫,我高兴。希望再来时能看到你建立新的家庭,人气更旺。”他包联的贫困户邢根长自强不息脱贫致富,还当选了村支委,负责村环境卫生工作,韩晓晖不光与他聊脱贫,还对他当好村干部出谋支招。常常鼓励老邢和村干部、第一书记,先抓“三进”,一是柴草进院,二是厕所进院,三是外面的堆放物进院,做到家家内外整洁。还要村上组织及时收集垃圾,大致分类,街办统筹定点建垃圾转运站、压缩站,定时清零。
  韩晓晖到全区8个贫困村调研40余次,访贫问苦,指导各级帮扶干部分析研判、因户施策,使新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持续用力,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效
  今年一季度,新区管委会党工委组织集中学习、集体研究脱贫攻坚工作9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740万元,涉及项目19个。2月26日全市今年首家中心社区工厂建成投产,在野狐坡村为伟凯威箱包制造有限公司(即新区社区中心工厂)招用劳动力120余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解决了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另外,在全市率先完成2020年村级孙思邈中医堂覆盖任务,4月1日,5家村级孙思邈中医堂投入使用。又增派5名科级干部充实和加强重点村帮扶工作力量,确保每村都有科级以上帮扶干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同时,建立了脱贫成效监测预警机制,每季度开展调查,红、黄、蓝分类预警、帮扶,防止因灾、因病返贫及新增贫困户。
  疫情防控的紧张形势刚缓解,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紧锣密鼓又开始了。韩晓晖表示:“‘行百里者半九十。’新区脱贫攻坚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要做的事还很多。我们将继续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安全饮水标准,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全面排查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坚决完成剩余的60户122人脱贫任务,给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王焕焕 通讯员:何文朝)


网络编辑:王宇兴
信息审核:张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