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转型求进,做实支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二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01 09:0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要转型求进,做实支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转型求进,做实支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是要稳扎稳打,扭住关键环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要扭住项目这个“生命线”。项目落不下,投资上不来,经济工作就是无本之木。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抓项目的导向,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班子成员要增强抓项目的意识,落实好市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服务推进管理办法等机制,为项目建设扫清一切障碍,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地开工,加快达美轮毂、特必克摩擦片、文达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项目的投产达效。要把抓项目的关口前移,领导干部要带头联系国家部委、省上厅局,主动出击研究市场,对接企业洽谈合作,全力招商引项目,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在企业和项目上。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项目观摩,既看速度、看进度,更看质量、看效益,把重点放在研究对策、解决问题上,把项目观摩搞成推进项目的现场办公,切实以项目推进引领经济发展。
  要夯实产业这个“硬支撑”。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我们要算好长远账,算好产出账,始终围绕产业规划抓经济,坚决落实“三不签”原则,坚定不移把转型类产业做大做强。要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持续深入开展“双百双千”工程,确保煤炭、电力、水泥等传统产业稳定生产、安全生产。要把重心放在航汽铝工业链末端,抓好汽车配件、航空高端铝材等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力。要让创新力量驱动转型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发力,进一步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军民融合等科技型企业,做强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不断培植产业“新军”。要增强现代文旅产业活力,完善配套,做足内容,拉长周期,留住消费,提高文化产业的外向度和贡献率,让文化资源产出更大经济社会效益。
  要壮大三区这个“主阵地”。区县、园区、景区处在经济工作的最前沿,必须个个出力作贡献。区县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以县域经济指标考核体系为导向,全力以赴把县域发展支撑做实,紧扣定位把县域经济特色做足,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位。尤其是新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紧盯“高新”二字抓突破,瞄准高精尖产业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园区要强化开放思想、市场意识、经营理念,不断改革运作模式,完善基础设施,积蓄承载项目、集聚产业的要素资本,增强吸引投资的能力,发挥好“生力军”作用。景区要跳出官办旅游的惯性思维,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创新运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在规划建设景区的同时,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做活旅游市场,打造新业态,助推新动能,提高景区的含金量。
  要做好开放这个“大文章”。认真贯彻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内涵、新机遇,坚持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国大盘子中找准定位,努力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要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深入贯彻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座谈会精神,借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承接、中转、配套上下功夫,推动“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同构”,促进区域融合融通,增强区域竞争力。要着力构建开放经济体系,充分发挥铜川资源和产业相对优势,进一步做实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把铜川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提升环境这个“软实力”。巩固我市入选“2019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成果,进一步实施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开展好规范涉企收费、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中介服务、优化便民服务、促进政策落实五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审批和监管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实现市县两级100个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或“最多跑一次”,切实把“一张网、一扇门、一次办”落到实处。要扎实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排查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提高企业的满意度。要不断优化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市场监管等法治环境,涉及土地出让价格、项目优惠政策方面的工作,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升级版。(铜川日报评论员)


网络编辑:张兴林
信息审核:朱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