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中的铜川答卷——

深化农村改革 振兴美丽乡村 惠及父老乡亲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10-12 08:26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根本还是得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0月10日,我市召开农村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分别介绍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三项工作成效。
  摸清家底 “三变”改革盘活资源助农增收
  为解决以往存在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摸清集体“家底”,我市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铺开,截至9月底,全市359个村全面开展了清产核资,其中205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占总村数的57.1%,清查核实资源性资产53.8万亩,经营性资产42457.88万元,非经营性资产54771.89万元。
  针对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的贫困村,各区县都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一年多来,我市树立了很多改革典型,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宜君县黄埔寨村以前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空壳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了“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群众(贫困户)”的基本构架,确立了将国投资金与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全体成员,充分吸纳农户入股共同发展的改革新模式,创办的养鸡场效益可观,成为贫困村改革典型。
  截至9月底,全市各级财政共注资174个村,投入扶持资金15420.8万元,对接项目57个,撬动社会资金9800万元,发展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光伏发电、休闲观光、商贸加工等产业。努力形成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分红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长效机制,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定性定编定人 国有林场改革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我市现有国有林场7个,担负着198万亩林业用地和112万亩有林地的保护和培育任务,分别占到全市林业用地的56.9%和有林地的56.3%,在维护我市生态安全、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的“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农不农”等历史遗留问题,制约和影响了我市国有林区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国有林场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2017年2月我市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根据国有林场功能定位,定性定编定人,使国有林场再次焕发生机。通过改革,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对2017年底在职的357名职工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保障到位,给林场职工吃了一颗“安心丸”。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把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纳入职工岗位绩效考核。国有林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内生动力得到不断增强。
  改革的雨露滋养万亩林场,筑牢铜川绿水青山生态屏障。
  供销社改革打造服务“三农”骨干力量
  为农、务农、姓农,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不渝坚持的方向,供销合作社在长期为农服务实践中,熟悉农村,了解农民,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就是为了把供销合作社进一步打造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担当起更大责任。
  近年来,市供销社健全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先后改造基层供销社12个,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45个,领办参办专业合作社60个,为全市33个乡镇81个行政村13.2万人提供农资与日用品供应、农技培训、土地托管等各种服务。推广宣传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四个区县都建成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仅今年上半年,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达到9000多万元。搭建外销平台,利用省内外各种展销会、交流会,组织市内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积极参展推介,为农民销售农产品牵线搭桥。
  今年8月,市供销社还与市邮政分公司及时对接,利用市邮政分公司通达全国的寄递优势和服务“三农”的金融优势,在商品营销、便民服务、物流寄递、电商平台、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拓展农村综合服务,强强联手为铜川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记者:武利芳)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段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