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学习梁家河大学问 助力铜川大发展

——全市党外人士学习宣传《梁家河》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2 08:09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编者按:纪实文学《梁家河》出版发行以来,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行动,为推动学习宣传《梁家河》向纵深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掀起了党外人士学习梁家河大学问、促进转型大发展的热潮。6月20日,全市党外人士学习宣传《梁家河》座谈会召开,市级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畅谈学习收获,表示要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营养,以梁家河的大学问指导推动实践,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献计出力。现将交流发言予以摘登。
 
  汲取梁家河精神力量 推动民进工作再上新台
  纪实文学《梁家河》是一部客观详实、朴素无华的好作品。它以叙事的方式集中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奋斗历程,是那段特殊历史的真实写照。通过认真研读《梁家河》,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做事的坚定信念。2015年10月,习近平访问英国时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这个信念就是为民做事。当选党支部书记后,他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及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急需,每一件事都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
  二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从北京到梁家河,他承受了生活和精神的双重落差,但很快就适应了梁家河的生活,顺利过了“五关”,特别是劳动关,他从不会干活、每天只拿6个工分到什么活都难不住他、拿到10个工分。干活时,他从不“撒奸儿”。寒冬季节打坝,他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从清晨干到深夜。建沼气池,他从考察学习到反复实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贯穿始终。
  三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勤学善用的刻苦精神。七年知青生活,不管是下地干活,还是上山放羊,习近平总书记从未放下手中的书本。他不仅爱读书,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打淤地坝时,他计算出大坝承受冲击力的安全范围;建沼气池时,他南下“取经”,办学习班,建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知行合一的人。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铜川民进将以学习宣传《梁家河》为契机,在全体会员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努力推动民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增添动力。(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会主委 田芳珍)
  牢记使命勇担当 汲取力量再前行
  《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全景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部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教育人、感召人的心灵教科书,是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
  学好《梁家河》,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过程,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梁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插队的七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历了从迷惘、彷徨到理想信念坚定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梁家河》中学习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淤地坝、修建公路、建沼气池,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从《梁家河》中树立攻坚克难的奋斗勇气。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梁家河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五关”。从《梁家河》中培养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上率下的奋斗史。打淤地坝时,习近平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每次习近平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们收入的聚宝盆。
  农工党市委会将把梁家河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反复体味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路历程,弘扬梁家河精神,进一步学深悟透“梁家河的大学问”,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新时代新作为助推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支队长 左车宁)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的大学问,在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中。从北京到梁家河,从繁华走向寥落,一个15岁少年过了“五关”,经受住重重考验,真正融入小山村。从不曾放弃读书和思考,博览群书,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不懈追求,用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践行着坚定的政治信念。这种信念,是一个人的政治灵魂,是一个团体聚力协作的准则,是一个政党治国的纲领,也是一个民族前行的灯塔。
  梁家河的大学问,在血脉相连的为民情怀里。与群众融在一起,带领群众打水井,打淤地坝,修沼气池,修梯田,修公路及办铁业社、缝纫部、代销点……改变贫困,传播知识,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铸就了他深深的为民情怀和牢固的群众观点。一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示,响彻祖国广袤大地,也诠释了对广大人民的无限热爱!
  梁家河的大学问,在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里。三年时间,他将梁家河的粮食总产从不到11万斤提高到近18万斤,留给梁家河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指引,“多动脑筋”“一碗水端平”“做行动的巨人”等准则培养出随娃、铁锁、黑子等一批能干的基层干部,为梁家河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正是因为梁家河知青岁月的实干,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为当代领袖治国理政的关键词。
  作为一名党外干部,我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一是增进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二是认真践行履职为民理念,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俯下身子,体察民生疾苦,勤奋务实,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走好群众路线。三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抓好本职工作,努力拼搏,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民建市委会副主委、耀州区政府副区长 冯艳莉)
  心间永远流淌的梁家河
  《梁家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的情节,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着一种质朴无华的深厚情感,透出一种浓郁的泥土味,沁人心脾,每每读来,总让人受益颇多:
  一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梁家河的几年,习近平总书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艰苦劳动中,与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勇于担当,敢于奉献。作为党外干部,我们要时刻不忘合作初心,学习发扬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地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
  二是真抓实干,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带领群众打井抗旱、打淤地坝、修建公路,他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使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今的梁家河,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水、电、路已全部到村入户,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梁家河的人民群众仍在努力奋斗,这是梁家河精神的象征,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留给梁家河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是立志成才报国,练就过硬本领。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情节,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插队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放羊锄地,手不离书,活生生一部励志的生动教材。《梁家河》对我们广大党外干部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提升素质,对新时代党外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报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书中蕴含着贴近群众的方法、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读书的习惯、敢于拼搏的劲头、攻坚克难的意志、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复兴民族的梦想,值得我们每一位一读再读、反复研读。(无党派人士、市人社局副局长 井西荣)
  修身以强本 立志以为民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的封页印着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认真研读《梁家河》后,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修身立德塑造良好素养、迎难而上磨炼坚毅品格、不忘初心立志为民谋幸福的崇高精神深深敬服:
  一是严于修身,练就过硬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攻克难关、发展事业、实现抱负必须练就自身的硬本领。习近平在看书与求知上认为“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民主党派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观,更是提醒我应统筹安排,为学习腾出时间、空出心境,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练就过硬本领。
  二是主动吃苦,磨砺坚毅品格。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逆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和追求。在自然环境、劳动环境、生活环境乃至政治环境风霜刀剑严相逼下,习近平毫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砥砺前行。铜川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更需要我们年轻干部俯下身来,脚踏实地,敢为人先,巧找方法,迎难而上,踏实细致地完成工作任务,磨砺品格,助推我市追赶超越。
  三是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情怀”,是团结群众、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是对人民群众的情感与牵挂,更是他为民造福的初心志愿。永葆初心,我们的工作才不会迷失方向。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今后,我将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在急难险重面前,越要争当头雁、抢做尖兵,努力为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民革市委会副主委、印台区煤炭工业局局长 郭怡)
  树高千尺 根在沃土
  读完《梁家河》,我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炽热的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精神、务实创新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始终不变的复兴民族的梦想!树高千尺,根在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梁家河的乡亲们,他通过梁家河看到了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身体力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研读《梁家河》,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坚定理想信仰,不忘初心。自觉传承和弘扬民盟先辈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不忧于时、不惑于史、不惧于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是务实创新,敢于担当。不断加强学习,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造性开展工作,增强参政议政能力,多建有用之言,多献务实之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调查研究,深刻剖析问题,为铜川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是“走到老百姓中间去”。时刻把人民装在心里,时刻为群众着想,紧紧围绕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与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所盼、所急、所想,用行动来诠释梦想和责任,将满腔热血踏踏实实地融入每一项工作中,为建设西部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民盟盟员、照金景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吕佩)
  诚实守法经营 踏踏实实创业
  细读《梁家河》,我仿佛又看见了梁家河的沟沟壑壑,看见了窑洞和苹果树。习近平总书记魂牵梦绕的梁家河,是他挥洒了七年青春的第二故乡。七年里,他与梁家河乡亲们同甘共苦,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吃苦流汗在一起,他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在这里,他零距离体察了民生疾苦;在这里,他锤炼出大气自信和清醒务实的品格。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我们要从“梁家河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听中国共产党的话、紧紧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在创业中引导更多的同行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实干苦干;在做好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助力铜川追赶超越、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市总商会副会长、西安信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铜川分公司经理 姜东静)


网络编辑:党嘉明
信息审核:王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