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改革,快马加鞭未下鞍

———铜川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来源:铜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8-06-22 08: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5月30日,陕西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期间,铜川“建好网上群众工作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做法作为典型经验在会上交流,得到了大家的纷纷点赞。
  据了解,铜川“网上群众工作部”自2017年9月1日上线运行,截至2018年5月15日,通过“12345”热线受理案件8242起,网民城市留言板留言量3984次,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在线求助共受理297起。这一折射出我市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小举措,成为了铜川近年来持续全面深化改革的缩影。
  突出重点,奋力攻坚,增添社会“活力感”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活力。出台《铜川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措施》和“三去一降一补”5个专项行动计划,以精准到位的“1+5”政策体系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共关闭煤矿21处,淘汰产能1058万吨,关闭煤矿数量和退出产能均占到全省三分之一;通过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的思路,多种措施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推进电力直接交易,陕西铭帝铝业、冀东水泥、崔家沟煤矿、陕煤铜川矿业13家企业纳入全省电力直接交易;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铜川市中小企业转贷基金,重点解决企业短期应急周转资金需求,截至2017年底为企业提供转贷资金3320万元。
  以“放管服”改革激发活力。全面完成市县镇三级权责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公布,中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按层级落实到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44.7%;广泛运用“双随机”“黑名单”等手段,实现“制度+技术”有效监管,政府部门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不断提升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推行项目网上并联审批,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更加健全、“服”的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以农业农村改革增强活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印台区孙家贬村被省农业厅确定为“三变”改革百村示范工程示范村。市县两级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宜君县在全省率先对4个国有林场职工实行全额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村小额意外伤害保险覆盖全市贫困村(户),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增加到15个,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一元民生保险)。
  以国资国企改革重现活力。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印发国企分类管理、国资集中统一监管、负责人薪酬改革、履职待遇、分类考核办法等配套改革文件,国资国企改革“1+7”政策框架搭建完成。市燃气公司资产重组、铜变集团公司、西北耐火材料公司资产盘活等国企改革实现突破,企业活力重新展现,国企国资改革不断深化。
  聚焦民生,合力克难,提升群众“获得感”
  文化领域改革满足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足球改革,成功入选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示范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见办法等,有力推动了铜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3.2%,排名全省第一。先后推出了大型组歌《照金岁月》、历史人文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电影《塬上》等一大批文艺精品,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建立大学区,教师校长实行交流轮岗。加大对薄弱学校教育投入和资源倾斜力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永久保留的完全小学以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全覆盖。建立联片教研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教师结对帮扶等措施培训教师1500余人,促进了城乡学校优质资源共享。
  综合医疗改革让老百姓有地看病看得起病。我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探索形成了“3+3+N”机构养老模式和“6+6+N”居家养老模式,市职业病防治院闯出了企业医院转型发展医养结合的路径,孙思邈老年康复医院树立了民营医院开展医养结合的典型。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社区孙思邈中医堂实现全覆盖,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形成。医保信息系统成功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平台。葛均波、胡大一院士工作站先后落户铜川。
  司法体制改革让社会更和谐群众更安全。法院、检察院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实施,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圆满完成,行政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试点顺利开展。具有铜川特色的“6+5+X”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加快建设,“一警一局一品牌”公安改革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八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地。法律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全面建立,全市208个贫困村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生态文明改革让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美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治污降霾推进生态文明改革十条措施,推动水泥企业在升级换代中减污、整合非煤矿山在集约生产中降尘、大企业在示范引领中减排。华能铜川照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国家级试点正在有序推进,铜川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时任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西雅图中美省州长论坛主题发言中讲述了煤城铜川转型发展、生态改善、朱鹮繁衍生息的成功实践。
  从严治党,着力夯基,强化干部“责任感”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探索中前行。探索制定了党代表列席会议、提案提议、视察调研、询问质询等10项配套制度,形成了既符合中省要求、又具有铜川市特色的党代表任期制制度体系,受到中组部肯定。建立了“网上群众工作部”,运用“互联网+党建”新模式,网上听民意,网下解民忧,走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实施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让“旁观者”来评估党建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了党外评党内、市外评市内、群众评组织工作新模式。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在全省率先全面集中启动群团改革,群团组织逐步成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巩固中深化。制定出台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实施办法。让历经多岗锻炼、实绩突出、群众有口碑的“老黄牛型”干部以及创新精神强、能啃硬骨头、敢于担当的“狮子型”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让有担当敢作为的干部不再担心失败、失误和过错,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全面营造了“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铜川强大政治气场。
  政党协商制度改革在合作中健全。实行党代表列席市委常委会、公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建立市级班子党委(党组)书记季度例会制度。率先在全省实施市民代表、后备干部和大、中学生等列席市人大、市政协常委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市人大、市政协出台《关于加强市人大常委会与市人大代表联系和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提高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成效。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实践中完善。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出台了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执纪问责10项制度和区县纪委、市纪委派驻机构领导两个提名考察办法。出台了《铜川市区县纪委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融合式改革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县纪委融合式改革全覆盖,充分发挥了“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形成了监督有力、制约有效、问责有威的机制。加强对市委常委会及其成员的监督,出台《市纪委监督市委常委会及其成员实施办法(试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延伸。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18年,铜川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统筹推进中省市各项改革决策部署,瞄准关键领域,强力攻坚克难,务求改革实效,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郭玮 通讯员:肖蓓 )


网络编辑:党嘉明
信息审核:党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