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铜川要闻

铜川:文化惠民精准发力 优质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来源:转载《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7-15 18:10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近年来,铜川市紧紧围绕“对标达标补短板,创新创优做示范,求实务实惠民生”的思路,扎实稳步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不断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抓政策制订 强化顶层设计

 
  市委、市政府以及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见》《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从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队伍培养、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机制保障体系。


  抓基础建设 完善服务网络

 
  孙思邈纪念馆、耀州区文化艺术中心、宜君县博物馆等一大批新建文化设施现已投入使用;总投资8.08亿元的铜川大剧院、铜川博物馆、全民健身馆等六大市级公共文化场馆也已经开工建设。
  据了解,铜川市“两馆”已全部达到部颁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60%的文化站达到省级三级站以上标准。2016年共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39个,达标率50.7%,在全省名列前茅。

 
  丰富服务类型 提升服务效能

 
  在坚持需求导向、品牌引领、鼓励原创、多方参与的原则下,铜川市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了供给多样化、服务标准化的态势。“唱响铜川 舞动铜川 书香铜川 诗画铜川”四大品牌文化活动走向常态化、系列化、特色化;针对特殊人群的残疾人文艺汇演、留守儿童夏令营、农民工诗会等文化关爱活动更丰富;《照金这片天》《孟姜女》《绿梦》等7部特色剧目的陆续推出,群众反响良好。
  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铜川市启动建设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由创建前的70%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 


  创新服务模式 扩大服务范围


  铜川市王益区结合区情提出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一心多点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一个中心”是指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基础服务指导中心,“多个站点”是指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地区社会单位文化设施及社会文化组织和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文化中心户、文化志愿者等文化社会力量为延伸服务补充站点。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王益区形成7个以镇、街道为单元的 “一心多点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区域街道、社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有福之地,文化共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给铜川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东风,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文化阳光给铜川百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滋养。(何广伟、郝元杰)




网络编辑:马令
信息审核:党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