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视频新闻

印台区:200余名“环卫橙”消杀防疫不掉队

来源:印台区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02-09 17:22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连日来,在印台区疫情防控一线,有一群穿着橙色服装的人们始终没有退缩,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清扫街道、清运垃圾、消杀环卫设施……用奉献精神默默谱写了一曲“清垃圾、做消杀、遏疫情”的战歌。



  “只要把疫情能防住,累点苦点都没事”
  2月7日一大早,为家人做好早饭后,41岁的陈玉凤带着口罩出门了。一到环卫工人休息室,她就脱掉羽绒服,穿上工作服,带好手套,开始配消杀药。今天,是过氧乙酸,配比她早已熟记于心。配好药,背上药箱开始工作。
  “要是穿羽绒服,消杀一圈下来会出好多汗,容易感冒。”陈玉凤说。眼前的她,1米6的个,体重不到100斤。在她身后,背着满满一桶消杀的药,足有50斤重。她负责的区域内,有30个果皮箱、7个工具箱、20个下水道,这些都是重点消杀的地方。每到一处,她要仔细喷洒消毒,全面防止病菌滋生。
  这样循环的消杀,陈玉凤一天要进行4次。手机内的微信运动显示,每天她的步数都在2万以上。“好几天,我都在微信运动上排行第一呢。”陈玉凤笑着说。



  另一边,64岁的向九成也同样忙碌。从1月24日开始,他除了承担日常打扫卫生的工作外,还增加了消杀工作。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他穿梭在300米的街道两旁,打扫、消杀,马不停蹄。“现在是特殊时期么,只要把疫情能防住,累点苦点都没事。”
  “不戴口罩,一律不能进,我要对其他人负责”
  位于三里洞街道建兴家苑大门前的公厕,于2019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开放第一天,李园就在这里上班了。
  61岁的李园,是一名退伍老兵。虽然家在川口,但是每天公厕6:00——23:00的开放时间点,他牢牢记着,从未迟到或早退。2月7日当天,他正是早班。“我5点起床后,在家简单吃了些,就骑电动车过来了。”李园说。



  近期,印台区街道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如厕的人也大幅减少。但对李园来说,他的工作量不减反增。“只要进去一个人,走后我都会对门把手、门帘、水龙头、阀门这些常用部位消一次毒。”每天到岗后,李园对公厕全面冲洗,洗面盆、刷蹲坑、擦玻璃……每2小时重复一次。但近期,他除了要做这些外,还要不间断的对公厕消毒,特别是手经常接触的部位。李园告诉笔者,“不戴口罩,一律不能进,我要对其他人负责。”
  目前,印台区8座政府产权免费开放的公厕,一座正在修缮,其余7座均正常开放,每日都有专人不间断打扫消杀。
  “只要能把病菌消灭了,我多跑几趟都值”
  在重兴北路垃圾中转站消杀完,回到单位已是12点半了。此时,王宝玉的电话响了。“刚忙完,不回来了,你们不等了。”挂了电话,王宝玉说是儿子打的,问他是否回家吃饭。



  今年57岁的王宝玉,是一名老环卫工。从腊月三十开始,他就和同事一起开着消杀车辆,对辖区9座垃圾屋、4个垃圾点和1座垃圾中转站消杀。每到一处,他们需两人配合,一人启动机器,一人拿着喷枪,对点内的垃圾和周边的地面、墙面全部喷洒,以确保消杀全部覆盖,王宝玉负责后项工作。“才开始,还没有护目镜,消杀墙面时药水容易溅到眼睛里,回去后眼睛红了好几天。”王宝玉说。
  每天,这样的工作要重复4次,消杀一次需要近2个小时。即使家住在王益区的红旗桥附近,但在公交车停运的那段时间内,他也从没有落下过工作。他说:“在这紧要关头,只要能把病菌消灭了,我多跑几趟都值。”



  在印台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笔者了解到,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环卫中心制定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为确保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在防护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辗转多处购置防护用品,向26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配发口罩、手套、消毒液、电子体温仪,并向特殊作业的配发护目镜,要求所有人员上班前、下班后测量体温,作业时穿戴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全力做好防疫消杀工作,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图/视频:李晨芳 文:靳丽楠)


网络编辑:杨思萍
信息审核:杨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