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小涝池发挥大作用

来源:市水务局 发布时间:2019-09-20 21:3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地处渭北旱塬的王益区,年平均降雨量589.2毫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占全省的1/4,全国的1/8,水资源匮乏,全区地形多为沟壑残塬,骨干水利工程少,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等问题频发,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受限。
  2016年,陕西省将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与整治列入全省“十三五”水土保持规划,王益区迎来了解决旱塬农业灌溉水源不足、旱涝灾害、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大好机遇。区委、区政府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科学合理的规划,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全面开展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截至目前,王益区共建成生态涝池和集雨池70余座,总容积9.9万立方米,每年新增蓄水量29.7万立方米。“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昔日的王益是雨多了愁,雨少了更愁,看天吃饭、跑水跑肥跑土严重,如今,竟有了这般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一座座小涝池在王益旱塬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蓄天上之水滋养民生。长期以来,王益十年九旱,苹果、桃、樱桃等经济作物的浇灌常常是困扰农民们的心头之忧。为解决群众的心头苦,区水务部门走访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决定修建涝池以“留住天上水”,以集雨蓄水解决旱塬农业灌溉难题。通过勘察设计,再到实施,一个个涝池建在了群众最需要、蓄水最有优势的地方。在周家村,正在果园里劳作的张大妈告诉我们:“以前种地只能看老天爷心情,没有雨就没有没收成,现在好了,从涝池里打上的水把这些地浇得美美的。”涝池蓄了水,庄稼解了渴,群众也解了忧,农业生产得到极大改善,为群众减少了损失,成为了群众认可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除地上之涝排解民忧。旱涝并存的王益区,最怕盛夏的暴雨,一旦有雨,四面八方的水便一涌而下,塬上泥土被冲走,农田庄稼被吞噬,乡村道路被淹没,涝也同样困扰着当地群众。在汛期,塬畔村、周家村、孙家坳、安村的低凹地带的人家就会深受其苦。雨水顺着大路一直往下流,流到坡下的群众家里和地头沟边,对群众的庄稼、房屋造成危害,还导致沟头前移,破坏路基。
王益区在涝池建设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现实问题,在雨水冲刷严重、地势低洼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防洪排涝型涝池,加强项目配套,修整农田,挖渠导流,固沟保塬,减少塬面的水土流失,保护田间农作物生长,有效解除了山塬村庄的汛涝隐患,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筑生态之池修复自然。王益区坚持柔性治水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按照“能恢复蓄水排涝、能修复自然生态、能联通区域水系、能惠及民生需求、能传承历史人文、能持续安全管护”的建设思路,2019年,王益区通过摸排调研,沿环黄公路优先选择需求紧迫、生态亟需修复的区域因地制宜布设涝池,同时兼顾涝池周边生态环境整治,综合布设了梁家塬村、文明塬村、安村等村庄涝池5座,搭配栽植栾树、红叶李、冬青及水生植物。通过对涝池周边生态进行修复整治,把塬上的水蓄起,让水活起来、灵起来,让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
  集大地之美服务人居。让水有安身之地,就是让人有栖息之所,王益区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整体性规划,在建设中对涝池周边进行“清脏、治乱、增绿、控污”,在周家河、塬畔村、军台岭村等村庄20余座涝池周边布设桌椅、路灯、垃圾桶、灭虫灯等基础设施。在军台岭涝池旁纳凉的段大爷说道:“以前这里都是杂草和垃圾,现在修了涝池,整治了周边环境,还配备了坐凳,没事就到这里坐一坐、谝一谝,一点儿不比城里差。”
为打造良好的休闲娱乐去处,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生态涝池建设中享受政策红利,王益区依托涝池的生态效益和灌溉效益,大力补齐乡村旅游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短板,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实在在把涝池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和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 






网络编辑:安磊
信息审核:聂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