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16-012979 主题分类: 
发文机构:  发文文号:  铜政发〔2016〕19号
发文日期:  2016年06月22日 发布日期:  2016-06-24 09:47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铜川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
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6-24 09:47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促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四个铜川”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陕政发〔2016〕18号)精神,进一步加快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五大理念”为引领,以“四个铜川”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改厕、美化绿化、危房建设、电网改造、治理面源污染为主要内容,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二、目标任务
  按照竞争评定,升级晋档的原则,由低到高逐级认定达标村、精品村、示范村、最美乡村,分类创建生态村、富裕村、平安村、文明村、智慧村,开展“美丽庭院”“和美家庭”“美丽乡道”评选活动。
  从2016年起,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示范创建转入全面实施阶段,今年完成5个示范片区和60个创建村建设。2017-2019年,按照25%的比例全市每年启动一批创建村,各区县每年开工建成1个示范片区。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农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水、电、路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普遍建成;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实现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乱堆乱放基本消除,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农村河道沟塘干净通畅,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卫生保洁机制基本建立,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10个最美乡村示范片区、50个示范村、100个精品村、200个达标村,每个区县至少建成2个3A级以上的美丽乡村景区。所有村庄实现环境干净、整洁、卫生,基本实现环境优美、绿色生态,达到达标村或精品村标准;20%以上的村庄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达到示范村或最美村标准。
  (一)实施村庄规划提升工程。以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指导,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是编制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乡村建设规划目标、乡村体系,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分区分类制定村庄整治指引、整合各部门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现“一张图”管理。2016年底前,完成全市各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编制完善村庄规划。认真开展村庄建设整治现状和对策分析,逐村编制规划。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和资金预算方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定位。村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相衔接。落实“多规合一”思路,明确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改厕、绿化、亮化、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实现规划项目化。三是严格执行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工作机制,做到规划一批,建设一批,依次推进,分步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在村庄规划基础上,深化整治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序实施。(市规划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
  (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有条件的可由镇处理)为基本模式,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建成区临近且具备条件的村庄,可对接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工作机制,以区县为单位,为每个村民小组选聘一名保洁员,购置统一的保洁车辆、工具等设备。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物。到2020年,全市行政村都要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市环保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四创办
  (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坚持“一根管子排到底”工作机制,建立以区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建设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运行维护主体的县域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推广低成本、低能耗、少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分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县城和镇周边的村庄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体系,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湿地及涝池恢复建设。到2020年,全市60%以上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力争建成1个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1个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市环保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四创办
  (四)实施农村卫生改厕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广以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完整下水道冲水式为重点的农村户厕改造。到2020年,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建成1个农村卫生厕所示范区县,基本消除旱厕。(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爱卫办、市四创办
  (五)实施农村绿色家园创建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结合美丽乡村绿化建设标准,突出乡土树种、乔灌草搭配,重点做好村庄道路(河渠)绿化、公共场地绿化、居民庭院绿化和村庄周边防护林带建设。积极开展村庄古树名木和大树的保护工作。持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打造包茂高速铜川段、西榆高速铜川段景区沿线、210国道、305省道、耀旬路沿线绿色景观带。到2020年,60%以上的行政村村庄绿化覆盖率高于25%。(市林业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四创办
  (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采取综合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重点解决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水质保障不高等问题,强化工程运行管护,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达标率整体有较大提高。(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市城市管理局
  (七)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推进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园区做强农业、促进就业。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抓产业化,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实施农技推广云平台建设(农技宝),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果业,编制《铜川市果业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关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快推进果业转型发展。大力推广矮砧苹果集约化高效栽培,因地制宜发展樱桃、桃、葡萄、草莓等特色优势果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重点解决制约果业发展的道路、灌溉设施、电力等问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中医药文化,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水平。开发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形式的休闲农家和休闲体验农业示范点,依托城郊结合部主要景点景区,包装推介乡村旅游线路,大力开发自助游、自驾游等新兴旅游方式,吸引城市居民到美丽乡村休闲消费。以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到2020年,创建5个农业旅游特色村庄。(市农业局牵头,市文物旅游局、市果业局
  (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着力解决农村电压不达标、不通动力电等问题,推动平原村机井用电全覆盖,到2017年,完成所有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到2020年,农村供电可靠性达99.87%,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98.41%,综合线损率降低到6.97%。(铜川供电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
  (九)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开展“美丽乡道”创建活动,完善行政村“村村通”工程,着力推进自然村之间路网建设,实施村庄内部道路硬化,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道路不畅问题。到2020年,确保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基本实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
  (十)实施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程。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安全、经济、适用、节能、节地、卫生的要求,统筹推进扶贫移民搬迁、避灾避险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和其他移民(脱贫)搬迁工程,积极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统筹规划,集中投入,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统筹开展农房抗震改造,切实保障农村居民基本住房安全。(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扶贫局
  (十一)实施农村住房风貌塑造工程。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充分总结吸纳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和建造技术,加强对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利用研究,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探索符合标准的就地取材建房技术方案和符合当地居住习惯的建筑布局方案,2016年底前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图集及设计方案,并提供相应技术指导。完善抗震加固方法,对传统民居进行抗震改造不得破坏其传统风貌。整治、美化村庄建筑立面,协调统一的村庄建筑风格,体现地方民居特色。(市规划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
  (十二)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推广施用配方肥、缓控释肥料和商品有机肥料。在大田作物和设施作物上积极开展不同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扩大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推广规模。大力推广绿色减量植保技术,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关键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大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病虫害科学防控水平,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积极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在示范村范围内积极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蔬菜废弃物堆沤肥处置等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深入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粪污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到2020年,面源污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市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
  (十三)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突出村民传统美德、文明习俗和村规民约养成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广泛开展“十个一”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次“美丽庭院”“和美家庭”。以升级进档、村务公开、基层民主自治、文化进村、农村普法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信访机制、平安乡村为抓手,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遵纪守法、邻里和谐、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的和谐文明新风尚。(市文明办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局、市信访局、市妇联
  (十四)实施乡村文化传承工程。充分发掘、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印记和文化内涵,传递发扬农村文明之“魂”。指导以旅游为主的美丽乡村进行Logo标识设计。统筹指导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工作,提炼文化符号,塑造文化标记,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继续做好传统村落的挖掘申报和挂牌保护,严禁大拆大建。按照建设景观带的标准,全面实施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创建村和示范片区提供符合区域特色和民俗民风的新建或改建样板,供群众选择。(市文化广电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市文物旅游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召集人,市级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以实际行动扶持和指导各区县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真正建立起部门联动、分工明确、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在抓好整治建设的同时,继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立村内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管理制度,相关设施运行和长效管护机制。成立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道路绿化养护、河道治理管护等专职队伍,坚持“一支队伍管到底”工作机制,明确管护职责,细化奖惩措施,加强日常管理维护,村组主干道路、公共地段、居民点街道实行定期清扫保洁,强化村民参与监督,切实巩固好环境整治成效,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保洁员工资及设施维护等经费列入区县财政预算,市级财政予以适当补贴,其余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解决。(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局
  (三)加大投入,整合项目资源。“十三五”期间,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中、省支持资金,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市区县两级配套资金不低于中、省投入的20%(市、区县各10%),并结合实际制定对整治工作的补助政策,保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资金投入。区县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小城镇建设、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危房改造、农村道路、造林绿化、产业扶持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形成聚集效应,提升建设效果。综合运用土地、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对接,争取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市财政局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
  (四)强化考评,促进工作落实。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考评与美丽乡村建设考评相结合,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目标、任务、要求”五个不变,建立完善督查验收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机制,分季度组织调研督查,及时掌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并对工作动态适时进行通报,考评结果与奖补资金相挂钩。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规范使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各涉农部门要主动担当,为基层搞好指导服务,抓好建设任务的督促落实,确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扎实有效持续推进。(市住建局牵头,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等有关部门

  文件解读链接:图解《铜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

 
铜川市人民政府       
2016年6月22日        

识别二维码
了解文件解读详情




网络编辑:机要科
信息审核:蒋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