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18-018954 主题分类: 
发文机构:  发文文号:  铜政办函〔2018〕54号
发文日期:  2018年10月25日 发布日期:  2018-10-30 16:34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0-30 16:3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铜川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0月25日             

 
铜川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水土资源供给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必要性
  我市地处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7%。境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面积338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7%,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之一。多年来,我市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治理模式,多注重对水土资源量的开发和保护,而对质的提升有所忽视,加之治理投入有限,综合配套体系不健全,治理效果不够理想。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资源短缺、河流水质受到污染、水生态环境变差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升级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总体目标
  实施时间:2018-2025年,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实施。近期为2018-2021年,2018年开展规划编制、建设试点,2019-2021年为建设期;远期为2022-2025年,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实施范围:在石川河、北洛河两大河系的漆水河、沮河、赵氏河、清峪河、浊峪河、白水河、青河和五里镇河等8条主要流域内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主要目标:近期(2018-2021年),按照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防治、河道水文形态、生态环境、防洪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等评价指标和有关标准,每条流域至少建成1条(流域面积不小于10平方公里)生态清洁小流域,全市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8条以上,实现流域内绿化、美化、净化、产业化的“四化”目标。
  远期(2022-2025年),建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面积占8条主要流域总面积的25%以上,初步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清洁小流域体系。
  三、建设原则和类型划分
  (一)建设原则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定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广应用“近自然”坡面整治、柔性生态边坡防护等技术,让绿色成为铜川底色,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培育小流域特色主导产业,突出清洁产业发展和清洁产品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与水保生态和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相协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根据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民期盼,以问题为导向,科学确定小流域治理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小流域内突出问题。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原则。学习北京等先行地区经验,先易后难选择有较好治理基础的重要水源区、水系周边,以及城镇周边经济条件较好的小流域作为试点。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
  (二)类型划分
  按照流域所处区域的功能定位,以小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点,将小流域划分为水源保护、生态农业、宜居环境、休闲旅游四个功能类型。
  1. 水源保护型。主要位于所在流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以保护重要水源、改善水质、减少出口泥沙为目标,措施布设侧重水源涵养、调蓄水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等保护式综合治理。
  2.生态农业型。主要位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欠发达的农产品主产聚集区,以创造具有适宜种植的良好生态条件为前提,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发展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生态休闲观光等为主的无公害农业示范园,从事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发展特色清洁产业,提供清洁产品,提高农民收入,使流域内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3. 宜居环境型。在流域内村庄集中、人口密集区,特别是涉及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重点村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增强村民环保与健康意识,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4. 休闲旅游型。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流域,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建设观光体验型农业、自然风景旅游以及民俗文化旅游等产业,为打造全景铜川、全域旅游做好服务。
  四、主要建设任务
  流域内以山顶—山坡—山脚—村庄—农田—河谷为顺序,通过设置三道防线,实施七大工程,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一)三道防线
  以水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由远及近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三道水土资源保护防线。
  1. 生态修复区。在流域内人口相对稀少、植被较好的坡面上部和山顶,实施封山禁牧,减少人为活动,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生态植被。
  2.生态治理区。在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较低、水土流失严重的山麓、坡脚等农业种植区,以综合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整治村庄卫生,实现水土流失基本治理和面源污染防治。
  3. 生态保护区。在流域下部地带的沟(河)道两侧及库区周边,通过采取沟道治理、护坡护岸、土地整治和建设林草生物缓冲带等措施,净化水质,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的生态系统。
  (二)七大工程
  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
  1. 生态修复工程。采取封禁治理措施,设置封禁标牌、护栏,减少人为活动和干扰破坏,并辅以人工措施,加强林草植被保护,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2.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合理安排小流域内农、林、牧、副各业用地,采取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林草与工程措施,形成互相协调的综合防治体系,进一步保护与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
  3.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采取清淤、护岸、筑堰和绿化等措施,对小流域内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维系河流良好生态系统。加强河道管理维护,禁止河道采砂,杜绝人为破坏,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河道,确保河道清洁和环境优美。
  4.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在河道和水库周边植被稀少区域,种植具有吸收有机污染物能力强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植物缓冲带。在河道和水库水位变化的水陆交错地带,种植适水树种和草本植物,恢复湿地,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治理面源污染。
  5.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积极调整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果、畜、渔、药、菜等特色产业,推广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经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鼓励使用有机肥,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确保小流域内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大力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不断开发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打造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6.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全面治理厕所粪污。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开展植树造林、建设水景观等活动,推进村庄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
  7. 生态监测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情况及治理成效进行全程监测,为科学决策、工程验收和经验总结提供数据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及市发展改革、财政、环保、国土资源、住建、农业、林业、水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对本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负总责,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在项目安排和资金争取方面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倾斜,提供政策、项目、技术等支持和保障。
  (二)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中、省项目资金,统筹整合水保生态、林业生态、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相关资金用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市财政局对市级领导担任河长湖长的8条流域,每年按照漆水河流域1000万元、其余7条流域每条500万元的标准,编制年度预算,实行以奖代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积极争取社会金融组织贷款,鼓励、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三)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将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级河长制湖长制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政策资金支持直接挂钩。市水务局组织成员单位定期进行督导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报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运行管护保障体系,加强日常维护,切实巩固治理成效。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推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让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充分认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


网络编辑:机要科
信息审核:机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