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17-007251 主题分类: 
发文机构:  发文文号:  铜政办发〔2017〕13号
发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17-04-20 16:48
公文时效:  有效 发布机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铜川市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4-20 16:4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铜川市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17日           
  
铜川市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和2017年降水趋势预测,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及主要分布区域
  我市目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9处,直接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1651户6428人、房屋6250间,受威胁公路650米、文物景区2个、学校3所、单位1家。按地域分:耀州区77处,王益区58处,印台区28处,宜君县41处,新区5处;按灾害类型分: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其中滑坡104处,崩塌83处,地面塌陷21处,地面沉降1处;按规模等级分:巨型1处,大型32处,中型52处,小型124处;按险情等级分:中型22处,小型187处;按稳定性程度分:稳定性好34处,稳定性较差52处,稳定性差的123处。
  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
  (一)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全市35个乡镇(街道办),其中耀州区董家河、关庄、小丘、石柱、孙塬、庙湾、照金、瑶曲8个镇,天宝路、锦阳路、永安路3个街道办;王益区黄堡镇,王益、王家河、红旗街、桃园、七一路、青年路6个街道办;印台区金锁关、红土、广阳、陈炉4个镇,印台、城关、王石凹3个街道办;新区咸丰路、正阳路2个街道办;宜君县五里、尧生、太安、棋盘、彭镇、哭泉6个镇,云梦乡、宜阳街道办。
  (二)矿区地质灾害点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黄堡镇-王益街道办-陈炉镇-王石凹街道办-红土镇-广阳镇范围,照金镇-庙湾镇-瑶曲镇-金锁关镇-太安镇范围。
  (三)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点分布路段:主要包括包茂高速耀州区境内路段、210国道印台区前柳湾-金锁关路段、210国道宜君县境内路段、宜君县西环路、宜白路等。
  (四)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点分布路段:主要在梅七线耀州区沿线。
  (五)水库范围地质灾害点分布区域:主要在桃曲坡水库流域。
  二、2017年全市汛期降水趋势预测
  根据市气象局预测,2017年我市预计降水量偏少,气温略偏高。初夏汛雨出现日期接近常年同期,6月底为多雨时段,8月上中旬有20天左右的中等伏旱。
  具体雨量预测为:预计2017年夏季(6-8月)总降水量:北部270-310mm,中南部240-280mm,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少1-2成。预计今年汛期(5-9月)降水较常年偏少,需防范局地性暴雨引发的洪水及地质灾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汛期多雨时段,需重点防范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重点防范区段和防范期
  (一)重点防范区段
  1. 重点防治区县。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地质环境较为复杂,人口集中,尤其黄土塬边坡地带在降水、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大。
  2. 重点防治区域。耀州区重点防治区域为城区周边,漆水河和沮河两岸,药王山景区和照金香山景区,陈家山矿区和下石节矿区。王益区重点防治区域为老城区内各街道办,黄堡镇、王益和王家河街道办主城区,以及大同沟和黑池塬煤矿采空区。印台区重点防治区域为印台街道办-金锁关镇-玉华宫景区沿线、东部陈炉镇-王石凹街道办-红土镇-广阳镇以及区内主要矿区。宜君县重点防治区域为太安镇和南塔矿区,中部哭泉镇-宜阳街道办-彭镇210国道沿线。新区重点防治区域为正阳路街道办。
  3. 重点防范的交通干线区段。公路重点防治段:西包线顺河-哭泉-偏桥段,铜黄高速公路川口-半截沟段、焦寨-彭村工业园段,省道305线红土镇-北关段、烈柴路段。铁路重点防治段:梅家坪-七里镇铁路耀州区南至焦坪段、铜川-史家河-王石凹段。
  4. 重点防治点。威胁50人以上的4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列为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滑坡32处、崩塌8处、地面塌陷7处。各级防治责任人、监测人员及联系方式在市政府网站和铜川日报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重点防治期
  根据市气象局2017年降水趋势预测,我市滑坡、崩塌重点防范期:降水诱发引起的滑坡、崩塌等灾害具有滞后性,重点防范期为5月至9月。地面塌陷防范期:主要因地下采矿引起,应全年防范。冻融作用引发的崩塌、滑坡,重点防范期为上年12月至本年度4月。人为因素及其他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应当全年防范。
  四、防治任务
  2017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有八项,分别为:
  (一)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各成员单位定期汇报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情况,领导小组对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作出研判并提出防治建议等。
  (二)进一步夯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公示重点地质灾害点“防、抢、撤”预案,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提高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派驻区(县)地勘专业队伍作用,积极开展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做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险情、灾情,逐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大“三查”工作力度。认真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及“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针对地质灾害防治不同时段特点,加强研判。加大在重点地质灾害易发时段、易发区域的排查巡查频次,强化对险情、险段的监测巡查,及时消除隐患。
  (四)强化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培训。做好各级地质灾害演练工作,提高基层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的应急避险、互救自救和应急处置能力。每个灾害点都要编制“演练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点的避灾撤离演练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全年完成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任务90场次。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平战结合”体系运用和完善。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平战结合”体系,加大各区县与对口技术支撑单位的互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单位“对口到市、派驻到县”的作用,在“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及地质灾害培训、应急处置、应急演练等方面做好衔接,利用技术支撑单位的优势,有效改善区县地灾防治技术力量薄弱的局面,做到科学防治、科学预警、科学处置。
  (六)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不断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提高全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
  (七)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避险工作。各区县要严格按照《铜川市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搬迁避险方案(2016-2018年)》(铜政办发〔2015〕81号)要求,结合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政策,根据各行政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险方案和年度计划,扎实组织实施好避灾避险搬迁工作,确保完成416户1386人的避险搬迁安置任务。
  (八)巩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成果。各区县在建成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工作各方面薄弱环节,不断巩固提升防治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继续设立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何尚民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新琦、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小庆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住建、规划、交通运输、水务、商务、卫计、安监、供销、城管、气象、供电、电信、铁路及驻铜厂矿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肖刚林担任。
  领导小组职责: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统一领导和指挥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调动、整合全市救灾力量和资源;决定采取救灾应急措施;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其他关于地质灾害防灾救灾任务。
  办公室职责:汇集、上报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与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根据领导小组的各项指示、命令,负责实施、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应急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报送有关信息,开展联络、接洽等各项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明确专人负责,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组织对分管区域范围定期排查巡查,及时排除险情隐患,做好灾情、险情应对和信息报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单位工作职责见附表)。在5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汛期值班期间,小组成员必须保持24小时信息联络畅通。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二)落实防治资金,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补偿费、群测群防补助经费、防治仪器所需经费及其他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确保及时落实到位。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及建成单位,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要纳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年度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不少于50万元。陕煤铜川矿业公司、陕煤建司等中省企业也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本系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制定防治方案,迅速处置地质灾害险情。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依据本地区地质灾害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辖区主要灾害点的分布状况、威胁对象和范围,制定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各区县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办)要严格执行本方案,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重大险情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当地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并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四)加强监督,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加强执法监督,规范各类工程活动,避免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把好地质灾害防御关。各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速报区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越级速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接到当地出现中、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速报区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同时可越级速报省国土资源厅。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灾意识。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演练,对各级政府行政责任人开展应急处置和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培训,对各级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与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管理基本技能的宣传培训。结合“防灾减灾日”“地球日”“土地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各类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要认真落实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提高全民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六)完善预防体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继续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将“平战结合”中的技术单位纳入其中,明确职责任务,建立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网格化管理体系,将防治责任落实到乡镇长(街道办主任)、村委会(社区)主任及监测人员。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及时发放到受灾害威胁群众手中。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当地政府要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市、区县国土资源局要会同本级水务、气象、地震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和气象预警。
  (七)综合治理,加快避险搬迁进度。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要按照铜政办发〔2015〕81号文件精神,结合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政策,积极落实经费和房源,实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和工程治理工作。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要实施好已落实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继续积极争取中、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通过搬迁和工程治理,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省国土资源厅汛期值班电话(传真):029-87851045 
  市政府汛期值班电话:0919-3183021,传真:0919-3183141 
  市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汛期值班电话:0919-3286510,传  真:0919-3182925


网络编辑:机要科
信息审核:机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