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CXXGK-2017-000538 主题分类: 
发文机构:  发文文号:  铜政办发〔2016〕74号
发文日期:  2016年12月30日 发布日期:  2017-01-10 16:18
公文时效:  发布机构: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来源: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1-10 16:18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30日           

 
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目    录

 
  前  言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地理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
  (二)“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就
  (三)地质灾害现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十三五”面临形势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四、防治工作部署
  (一)调查评价
  (二)监测预警
  (三)避灾搬迁
  (四)工程治理
  (五)宣传培训
  (六)能力建设
  五、经费估算
  (一)估算依据
  (二)经费估算及来源
  六、保障措施
  (一)分级领导,夯实责任
  (二)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
  (三)积极筹措资金,落实防治任务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升防治水平
  (五)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七、附则
    附件:1. 铜川市各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
          2. 铜川市“十三五”期间拟工程治理项目汇总表
          3. 铜川市“十三五”地质灾害隐患点环境恢复治理项目汇总表
          4. 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主要工作费用估算表
            5. 铜川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前    言

 
  “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为科学有效做好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防治任务落到实处,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更好的服务于“四个铜川”建设。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和《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各区县地质灾害详查调查成果与群测群防数据,编制《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规划》的主要内容以我市“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为基础,阐明地质灾害现状,分析研判“十三五”面临的防治形势。紧紧围绕建成地质灾害防治四大体系,按照“保底线、减存量、控增量、提能力”的总体要求,制定规划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开展防治工作部署,并估算主要防治工作所需经费,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规划》是铜川市政府“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各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
  《规划》适用范围为铜川市行政区域全境。
  《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地质灾害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地理地质环境与社会经济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黄土高原南缘,介于东经108°34′~109°29′、北纬34°50′~35°34′之间,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和铜川新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全市城镇化率64%。
  铜川是关中通往陕北的重要通道,境内铁路有咸(阳)—铜(川)线、梅(家坪)—七(里镇)线,铜(川)—罕(井镇)运煤专线;公路有G210国道、包茂高速、西安至黄陵高速公路,均纵贯南北;S305省道横贯东西,县乡公路网络发达,交通便利。
  铜川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温度偏低。气候区可分为三个:南部台塬温暖半干旱气候区、中东部残塬温和半湿润气候区、西北部山地温凉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在543.4~676.3毫米之间。区内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其特点是:流程短、水量少、水位低、比降大、易涨落、能利用者甚微,境内主要河流有石川河水系的漆水河、沮河、赵氏河、清峪河;洛河水系的青水河、五里镇河、雷塬河、白水河。
  铜川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受东西向渭河地堑的切割,形成了叠瓦式断块和北升南降的断阶构造。地势总体中部高南北低,西北高东南低,区内最高点位于宜君县南部庙山,海拔1734.2米,最低点位于耀州区赵氏河谷出境处,海拔536米,相对高差达1200米。境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川塬山丘交错,形成了西部子午岭山区、北部塬梁丘陵区、中部黄土残塬沟壑区、东南部渭北北山区、南部川塬区五个地貌区。
  区内地层平缓,主要有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石灰岩、页岩、泥岩、砂岩和煤层及第三系粘土岩、砂砾岩等,多在河谷两侧出露,上覆第四系黄土、粉质粘土及碎石土。岩土体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抗侵蚀能力差,力学强度较低。加上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采矿活动频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2015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4.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192.52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109.26亿元,增长11.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0元,比上年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58元,比上年增长9.7%。
  (二)“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就
  铜川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通过落实完成《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
  1. 灾情和隐患点数量明显减少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大防治工作力度,确保在册隐患点安全,严防灾险情发生。2011-2015年,全市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272处减少到216处,其中核销隐患点108处,新增隐患点52处。
  2. 防治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市、区县均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市长、区县长为组长,国土资源局局长为副组长,成员为水务、交通运输、气象、民政、公安、城建、安监等部门负责人,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2011年,铜川市将原市滑坡办公室升格为副县级建制的市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并加挂了铜川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牌子,人员编制由原来的4人增加至5人。各区县也都相应设立了正科级建制的滑坡工作办公室,编制不少于3人。
  “十二五”期间,累计开展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23次,出动专家69人次,出具勘查意见和处置建议共52份。
  3. 详细调查工作全面完成
  各区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万)全面完成,2010年耀州区、2014年宜君县、2015年印台区和王益区相继完成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通过详查,全市地质灾害类型、形成条件及分布特征进一步清晰,并重新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对重大地质灾害进行专题研究,拟工程治理点开展了勘查工作,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这些都为做好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完善
  建立和完善了区县、乡镇(街办)、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确保所有在册隐患点纳入群测群防,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和监测人,并制定防灾预案,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工作明白卡,确保预报到村、预案到点、预警到户。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45000余份,防灾工作明白卡20000余份。共开展汛期大规模检查24次,小范围检查400余次,检查隐患点3000余点次。
  5. 预报预警工作不断推进
  2012年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和手机短信预警机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和隐患点责任人、监测人发布上级领导指示、要求和雨情等信息,提醒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三年来累计发布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840余次,有4000余人次接收到各类信息336000条,启动地质灾害风险Ⅲ级预警2次。
  2015年5月,投入150万元初步建成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提升了我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精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避灾搬迁效果显著
  “十二五”期间,按照市政府“近期靠监测,长远靠搬迁”的思路,依据《铜川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避险方案(2012-2014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2732.09万元,共搬迁隐患点受威胁群众2287户8626人,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80处,使得受威胁群众远离地质灾害,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
  7. 工程治理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工程治理资金1610万元,其中中省1210万元,市县400万元,实施了印台区陈炉镇育寨村东组滑坡工程治理、王益区武装部后崩塌应急工程治理等28个项目。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受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改善了居住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8. 宣传演练工作扎实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每年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和新闻媒体,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十二五”期间,累计设立宣传点98个,出动宣传车123台次,发放宣传图册、知识读本、光盘等60000余份。举办以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避险和应急处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教育培训48次,参训人数达13000余人。
  “十二五”期间,全市模拟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分别在四区一县42个乡镇的88个隐患点成功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和临灾应急避险演练共96次,参演人数17800余人,现场观摩人数60000余人。通过演练,有效检验了市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切实提高了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遇灾应急处置能力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水平,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9. “十有县”建设成绩突出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区县。2012年全市各区县完成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防治责任和群测群防基础。2013年全国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工作,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成绩突出,2014年宜君县、2015年印台区和王益区先后建成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区县政府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更加明确、经费投入明显增加,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三)地质灾害现状
  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6处,威胁2200户8668人,7750间房屋,潜在经济损失约2.78亿元。其中耀州区77处、铜川新区8处、王益区61处、印台区28处、宜君县42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泥石流,其中滑坡105处,崩塌89处,地面塌陷21处,泥石流1处(详见附表1)。
  2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规模等级分类,巨型1处、大型27处、中型48处、小型140处;按险情等级分类,中型30处、小型186处、暂无大型或特大型;按稳定性程度分类,稳定性好11处、稳定性较差124处、稳定性差的81处。由此可见,我市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和崩塌;从规模和险情来看,均以小型为主,稳定性较差居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虽然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技术装备人员不足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缺乏基本交通工具和专业应急装备,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更少,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排查、巡查、应急、抢险等环节存在一定困难,难以满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需要。
  2. 监测预警手段落后
  一是缺少专业监测点,隐患点仍局限于较低水平的群测群防,主要依靠监测人定期巡查、目测,监测方法和手段落后;二是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体系薄弱,仅布设了自动雨量采集器,针对不同雨量的预警级别和预警范围尚未确定。
  3. 防治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仍以纸质为主,数据资料比较凌乱、分散,不易归纳总结分析。急需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信息平台,归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各类信息,如在册隐患点、治理工程、避灾搬迁、监测预警、政策法规、应急值守、宣传培训等,并定期向社会发布,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让全社会共享地质灾害防治信息。
  4. 共同防灾局面尚未形成
  从“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来看,防治工作依然局限于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内部,与交通运输、水务、住建、安监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信息共享。此外,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尚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大好局面。
  (五)“十三五”面临形势
  首先,根据最新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3670.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56%;其次,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还有216处,仍然威胁2200户8668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再次,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强降雨引发的灾险情不断出现,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最后,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目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形势依旧严峻,不容乐观。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避灾搬迁、预报预警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全市各级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建立。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总体来说“十三五”期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围绕“保底线、减存量、控增量、提能力”的总体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脱贫攻坚、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工作实效,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二)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协调统一,通过减少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以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预报预警为基础,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为一体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防范能力,加快推进以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消除机制。
  坚持统筹兼顾,突出实效。根据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投入能力,结合矿区环境恢复治理、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扶贫移民搬迁和城镇发展建设,统筹兼顾,突出实效,科学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有的放矢,分类同步实施,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主导地位,积极主动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在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中,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灾工作新格局。
  (三)目标任务
  1. 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确保所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人员安全,确保全市无重大地质灾害灾情发生。到“十三五”末期,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明显减少,地质灾害威胁明显减轻,地质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逐步从隐患点防治向地质环境保护转变,为全面够格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2. 主要任务
  (1)对威胁城镇安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勘查评估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城镇安全。
  (2)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水平,开展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示范建设,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准度,做到所有隐患点可防可控,人员零伤亡。
  (3)规范“三查”工作制度,加大对易发区内重大工程区的巡查力度,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引发新的隐患点,防止重大灾险情发生。
  (4)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加快避灾移民搬迁,做到应搬尽搬,有效减少在册隐患点数量和受威胁人数,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5)加快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或应急治理,确保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6)积极开展城镇周边已搬迁点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改善人居环境,为美丽铜川建设服务。
  (7)深入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工作,做到易发区人员全覆盖,切实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避灾能力。
  (8)全面完成和巩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能力。
  (9)建成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信息化,确保省、市、区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之间防治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及时动态更新,向社会公开发布。
  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在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基础上,将各区县易发区经过融合,重新划分形成我市最新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全市易发区总面积约3670.6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94.56%。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488.05平方公里、中易发区面积1479.28平方公里、低易发区面积1703.35平方公里。而非易发区面积仅有211.32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在高、中易发区内。
  1.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的支毛沟,地质环境脆弱的交通沿线和矿区周边,区内人口密集,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6处,占总隐患点数67.59%。分为6个小区:①铜川市老城区,即王益区和印台区主城区;②耀州区永安路街办—庙湾镇—瑶曲镇北部公路沿线;③印台区王石凹街办—红土镇—广阳镇采煤区;④宜君县宜阳街办—哭泉镇国道沿线和太安镇采煤区;⑤宜君县五里镇河主河道两侧;⑥宜君县彭镇210国道和高速公路沿线。
  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高易发区周边和河流中上游,区内人口较密集,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7处,占总隐患点数26.39%。分为4个小区:①耀州区庙湾镇南部—照金镇—小坵镇西部;②耀州区董家河镇—王益区黄堡镇—印台区陈炉镇—王石凹街办—红土镇;③印台区金锁关镇—宜君县哭泉镇—棋盘镇—云梦乡之间,宜君县太安镇北部—宜阳街办;④宜君县彭镇两条高速公路之间。
  3.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和河流上游,区内人口稀疏,地势较平坦,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占总隐患点数4.63%。分7个小区:①耀州区照金镇—庙湾镇西部山区;②耀州区关庄镇—小坵镇西部和坡头镇大部;③耀州区石柱镇大部,石柱镇—瑶曲镇之间,王益区、印台区和耀州区交界处;④王益区王家河街办—印台区印台街办之间黄土梁上;⑤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与渭南市富平县交界地区;⑥宜君县雷塬南部—棋盘镇东部—云梦乡东部,印台区阿庄镇大部;⑦宜君县彭镇东部—五里镇—尧生镇。
  4. 地质灾害非易发区
  非易发区分布在西北部偏远山区和铜川新区梁塬中部,偏远山区人烟稀少,少有人类工程活动;而梁塬中部地势平缓,不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占隐患点总数1.39%。分2个小区:①铜川新区—耀州区关庄镇—小坵镇梁塬中部;②宜君县西北部与黄陵县交界的偏远山区。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为各区县主城区、主要矿区、漆水河和沮河河谷两岸、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区内人口密集,以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主,若发生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和影响巨大。重点防治区面积651.2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6.78%;一般防治区为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区内人口稀少,以农业生产为主,若发生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和影响较小,面积3230.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83.22%。重点防治区内的煤矿采空区重点防范地面塌陷,灰岩和粘土矿区、沟谷、道路两侧基岩出露区重点防范崩塌,沟谷两侧黄土覆盖区重点防范滑坡、崩塌。
  耀州区重点防治区为城区周边、漆水河和沮河两岸、药王山和照金香山景区、陈家山矿区和下石节矿区。王益区大部为重点防治区,老城区内各街办,黄堡镇、王益街办和王家河街办主城区,以及大同沟和黑池塬煤矿采空区。印台区重点防治区为印台街办—金锁关镇—玉华宫景区沿线、东部陈炉镇—王石凹街道办—红土镇—广阳镇,以及区内主要矿区。宜君县重点防治区为西部太安镇和南塔矿区,中部哭泉镇—宜阳街办—彭镇210国道沿线。
  1. 重点防范路段
  公路管理部门重点防范路段有12段:包茂高速耀州区境内路段,王益区黄堡镇—王家河段,印台区马连滩—金锁关—半截沟段,宜君县南部路段,G210印台区前柳湾—金锁关,G210宜君县境内路段,S305金锁关—半截沟;还有宜君县西环路、宜白公路、哭雷路、宜焦路和耀州区耀旬公路。
  铁路管理部门重点防治路段有3段:梅七铁路柳林—瑶曲段,铜罕铁路王石凹支线,徐家沟煤矿—东坡煤矿段。
  交通运输、铁路主管部门应做好重点防范地段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落实监测人及监测责任人,出现灾险情及时处置。
  2. 重点防范矿区
  重点防范矿区有耀州区孙塬镇水泥灰岩矿区;王益区大同沟红矸山、黑池塬废弃矿井;印台区有玉华矿区、王石凹矿区、鸭口矿区、东坡矿区、金华山矿区、崔家沟矿区;宜君县南塔矿区等10个矿区。
  重点防范矿区的矿山企业应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止矿区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或责任主体灭失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由各级人民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做好防治工作。
  3. 重点防范景区
  重点防范景区有药王山、云梦山、照金香山、金锁关石林、陈炉古镇、玉华宫等6个。重点防范景区应指定专人定期巡查重点地段,做好监测,发现隐患,及时处置,确保游客安全。
  文物旅游部门应做好重点防范地质公园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监测人及监测责任人,出现灾险情及时处置。
  4. 重点防范镇(街办)
  重点防范镇(街办)有耀州区孙塬镇、照金镇、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王益区黄堡镇、王家河街办、青年路街办、七一路街办、桃园路街办、王益街办;印台区印台街办、陈炉镇、金锁关镇、红土镇、广阳镇;宜君县宜阳街办、哭泉镇、太安镇等19个镇(街办)。
  各相关区县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重点防范镇(街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四、防治工作部署
  按照全面建成地质灾害防治四大体系的总目标,紧紧围绕“保底线、减存量、控增量、提能力”的总要求,结合九大主要任务,将“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归纳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避灾搬迁、工程治理、宣传培训、能力建设等六大方面,开展重点防治工作部署。
  (一)调查评价
  1. 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查评估
  对威胁城镇的危重隐患点进行工程勘查,开展风险评估,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确保城镇安全,为城镇建设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2. 地质灾害“三查”工作
  建立健全“三查”制度,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每年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更新相关的数据信息,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管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同级住建、交通、水务、文物旅游、教育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隐患的自查和监管工作,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核查确认,落实防治责任。
  3. 灾险情应急调查
  完善灾险情应急调查制度,提升调查处置水平,确保应急调查高效,成因分析准确,责任划分清晰,更好的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承担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制定计划,定期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应急调查工作演练,不断完善应急调查制度,提升应急调查能力和水平,及时高效应对各类突发的地质灾害灾险情。
  (二)监测预警
  1. 群测群防体系
  以现有的2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基础,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动态更新。一是加强原有隐患点的核销与新增隐患点的认定工作;二是及时补充、完善、更新隐患点各类信息;三是提高群测群防员补助标准,加大群测群防员装备建设;四是在受威胁人数为100人以上的隐患点,推广应用自动化监测手段,提升群测群防水平。
  2. 监测示范点建设
  选取1处典型滑坡和1处地面塌陷,开展监测示范点建设。通过布置“近距离视频自动监控站、一体化雨量自动监测站、一体化表面位移自动监测站、一体化无线预警广播监测站”等自动监测站。对滑坡或地面塌陷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经过后台软件分析变形发展趋势,及时发出预报预警信息,从而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并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 预报预警系统
  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精细化。在前期监测预警网络点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成市、区县两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加深应用拓展,实现国土资源与气象、水务等部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精准度。同时建立完备的信息发布手段,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三)避灾搬迁
  做好与省、市移民(脱贫)搬迁规划的衔接,加快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十二五”实践证明,避灾搬迁是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受威胁群众实现小康生活的捷径。“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决战阶段,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特别是偏远村镇受威胁群众,大多生活比较贫困,要确保我市全面够格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大搬迁力度,加快搬迁速度,使受威胁群众居住安全有保障,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十三五”期间,铜川市拟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1232户、4406人,其中城镇628户、2225人,农村604户、2181人。为在新老政策实施上坚持原则性、保持连续性、掌握灵活性、体现公平性,对城镇628户继续按《铜川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避险方案(2016-2018年)》实施,所需资金由市、区县财政承担(市级60%,区县40%);农村604户按陕西省“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政策实施,由省、市、区县三级财政分别予以补助。
  (四)工程治理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保障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统筹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提高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水平。尽量做到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与生态恢复、土地复垦、土地资源整合置换、城镇建设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同时,美化环境,产生效益。
  1. 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首先,申请中央专项治理资金,加大危重隐患点综合治理工程,消除隐患点;其次,积极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对威胁城镇的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确保城镇安全。最后,利用市、区县财政资金,对突发的灾险情开展应急工程处置,保障受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根据“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通过治理带动开发,通过开发加快治理。“十三五”期间,铜川市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项目12处(详见附表2)。
  2.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开展城镇周边原有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铜川老城区支毛沟内已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虽然无直接威胁对象,但隐患尚未消除,强降雨期间,若发生崩塌、滑坡,易形成泥流冲出沟道,威胁沟口住户。并且搬迁后废弃房屋、窑洞并未拆除封闭,环境脏乱差,依然存在一定隐患,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为此,开展城镇周边已搬迁隐患点的环境恢复治理,对高陡坡体削坡减载,拆除危房,封闭窑洞,栽种树木,恢复植被,美化环境。“十三五”期间,铜川市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环境恢复治理项目9处(详见附表3)。
  (五)宣传培训
  1. 防灾宣传
  强化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力度,扩大宣传范围。每年制定宣传计划,深入灾害易发村镇街办、工程建设工地、矿山企业和中小学校园,通过发放各类宣传材料、播放宣传视频,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灾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切实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做到易发区地质灾害宣传全覆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新局面。并以近年来发生的灾险情实例为素材,精心制作一部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视频,让公众深刻意识到地质灾害的严重性,起到警示震慑作用。
  2. 知识培训
  定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每年聘请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机关干部、基层防治人员和群测群防员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讲解,确保基层防治人员和群测群防员掌握“四应知”和“四应会”:即应知隐患点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群众避险场所和转移路线、应知险情报告程序和办法、应知灾点监测时间和次数。应会识别地灾发生的前兆、应会使用简易监测方法、应会对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和初步判断、应会指导防灾和应急处置。力争“十三五”期间,所有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至少接受过一次专业知识培训。
  3. 应急演练
  继续深入开展地质灾害演练工作。市、区县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以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检验防灾预案,提升实战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每年开展“防抢撤”演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不少于30%,“十三五”期间,确保所有隐患点至少开展一次“防抢撤”演练,使得受威胁群众清楚撤离信号、撤离路线和安置场所,切实提升受威胁群众应急避险能力。
  (六)能力建设
  1. 应急技术指导机构建设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和《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在铜川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增设铜川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科室,落实编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技术支撑。
  2. 技术装备能力建设
  加大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良好的装备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不论是“三查”工作,灾险情应急,还是地质环境保护,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良好的装备。为此,每个区县应引进一名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并提升现有装备水平,尤其是应急人员个人装备,以高效应对灾险情,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地质环境。
  3. “平战结合”体系建设
  积极完善“平战结合”体系。按照“对口到市、派驻到县”的方式,由地勘单位派出技术人员到各区县承担地质灾害技术支撑工作。平时配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复查,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战时承担地质灾害的应急技术支撑工作。
  加快确定市级对口单位,并签订协议,制定完善市、区县“平战结合”制度,确保每个区县派驻一个技术支撑组,每个组由3名技术人员组成,并配备1辆野外用车。
  4. 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巩固和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以“有制度、有机构、有经费、有监测、有预警、有评估、有避让、有宣传、有演练、有效果”为主要建设内容,着力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在巩固宜君县、王益区、印台区等3个已建成的高标准“十有县”成果的同时,2016年积极推进耀州区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5. 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积极建设市、区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信息平台。在省级地质灾害信息平台的框架下,构建市级地质灾害信息台平台、区县级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之间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的互联互通。系统将涵盖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气象预报预警、群测群防、政务管理等多种功能模块,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信息化管理。
  五、经费估算
  (一)估算依据
  1.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行)。
  2. 《陕西省水务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00年)。
  3. 《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4.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年)。
  5. 《陕西省“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规划》。
  6. 《铜川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避险方案(2016-2018年)》。
  没有预算标准参考的其他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十二五”期间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作为参考依据,或根据市场调查,进行经费估算。
  (二)经费估算及来源
  根据估算,要落实完成本《规划》的主要防治工作,共需经费14066万元。其中地质灾害调查评价350万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316万元,地质灾害避灾搬迁9300万元,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750万元,宣传、培训、演练150万元,能力建设1200万元(详见附表4)。
  资金主要来源于省、市、区县三级财政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其中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420.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5695.2万元,区县财政配套资金3950万元。中省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重大隐患点勘查评估、农村避灾搬迁补助、工程治理和装备建设;市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城镇避灾搬迁补助、隐患点环境恢复治理,以及市级日常“三查”工作、应急处置、监测预警、宣传培训、平战体系和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县级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城镇和农村避灾搬迁补助、隐患点环境恢复治理和县级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分级领导,夯实责任。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区县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继续完善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领导目标责任制,推进社会化减灾体系建设,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区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发展改革、教育、工信、民政、住建、交通运输、铁路、水务、卫生计生、安监、电力、文物旅游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对于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监测治理责任。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引发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从前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到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从落实责任人的监测治理责任,到规范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都应严格按照各项法规制度执行。
  (三)积极筹措资金,落实防治任务。
  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资金支持,市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根据财力情况要逐年增加。将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市级财政保障范围,主要用于开展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科普宣教和培训工作,以及重大隐患点的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应急处置,支持区县应急能力建设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各区县政府要将本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要探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升防治水平。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增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查评价和监测预报水平,提升信息采集处理和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参与防灾减灾领域的部门间及省内外交流与合作,及时吸收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重点加强地质安全隐患识别探测技术、地质灾害成因机制与破坏模式分析、灾害风险判别等方面研究成果利用,整合集成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
  (五)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各级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政绩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各区县政府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奖励。对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行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
  铜川市国土资源局是实施本规划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划解释工作。本规划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铜川市各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统计表.doc



网络编辑:机要科
信息审核:机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