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市粮食局) 发布时间:2017-02-16 10:04 阅读: 字体大小: 打印    保存 收藏

  为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结构调整,推动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再掀项目建设新热潮。全面贯彻落实中、省促投资稳增长决策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五个一”项目实施计划为抓手,以推进重大项目策划包装为动力,努力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在全市上下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新热潮。“十三五”期间,每年策划项目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策划包装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新增储备入库项目不少于100个,实施市级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不少于100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累计实现3000亿元投资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番”和“一个赶超”,即固定资产投资、前期项目储备总量,分别较2015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排名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启动实施千亿投资计划。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民生共建为方向,每年重点策划包装并推进实施总投资千亿元以上规模的重大建设项目,其中产业转型类项目投资规模计划6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打造关中新型能源基地、陕西新型建材基地、陕西航汽铝材料工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策划包装一批单体投资不低于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业以及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提升等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规模计划3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积极融入大西安建设及关中六市两区协同创新发展,策划包装一批单体投资不低于2亿元的城镇交通网络、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城市市政设施以及支撑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等项目;生态民生类项目投资规模计划1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策划包装一批单体投资不低于1亿元的精准扶贫、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公共服务等项目。
  三、狠抓重大项目策划包装。按照每年策划包装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的要求,每年年初分解下达项目策划工作目标任务,由市政府领导对口包抓。同时,分解下达单体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的策划包装任务,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包抓。建立政府、业主、专家共同参与的项目评估体系,严格从经济发展需求和项目产生效益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列入策划工作目标任务,且经过论证、入库、申报并获批的项目,按照《铜川市重大前期项目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奖补前期费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级各工业园区管委会、景区管委会以及市级相关部门为重大项目策划包装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经费保障,加大重大前期项目的组织和推进力度。
  四、加强前期重大项目储备。市发展改革委管理市级项目储备库,市级相关部门以及区县政府、工业园区、景区管委会分别建立重点前期项目子库,确保全市持续拥有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重点储备项目。储备项目要符合全市和区县产业发展规划,并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定期清理积存项目,实现及时更新和动态调整。全市项目储备库每年新增入库项目不少于100个,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储备库项目数量保持在60个以上,产业项目所占比例不低于70%;市级工业园区管委会储备库项目数量保持在20个以上,产业项目所占比例不低于80%;市级景区管委会储备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前期项目数量保持在10个以上。
  五、健全合力推进机制。建立市级领导包抓、区县和市级部门一把手负责、驻工地专员服务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实行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工作计划,一个推进小组,严格执行“同责、同奖、同罚”和“一票否决”考评制度。继续实行包抓领导、包抓部门“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落实清单”的工作机制,坚持“每周深入一次项目工地,每月集中协调解决一次问题”的工作方法,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合力推动项目建设。对市级领导包抓的重点建设项目,每个项目按2万元标准安排协调工作经费。动态管理重大项目,按照增减平衡的原则,在保持项目总数、投资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每年年中适当调整一次,确保每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00个以上。
  六、加大项目推动力度。实行“半年一次集中开工、半年一次现场观摩、半年一次考核点评”项目推进机制,持续组织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确保每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不少于100亿元;坚持开展区县、工业园区和景区重点项目分类观摩奖评,对项目观摩综合测评排名第一的区县奖励50万元,园区和景区分别奖励30万元。每季度召开一次市级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听取各县区政府、市新区管委会以及市级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情况汇报,未完成目标任务、排名后5位的责任部门、驻工地专员分别作情况说明和表态发言。凡重点建设项目反映的问题涉及协调的部门不超过3个,区县不超过2个的,原则上由市重点项目办协调解决;对政策性较强、社会敏感性较高、公众关注度集中的问题,由市重点项目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特别重大的问题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
  七、合理配置有效资源。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资源产出、强度指标以及安全标准的作用,提高要素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确保稀缺资源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完善项目供地制度,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提前做好项目选址和用地储备工作,确保项目落地之需;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实行特事特办,单独报批,鼓励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合作,取得土地使用权。市发改委、市环保局优先保证能耗和环保指标向重大项目倾斜,项目所在地指标难以保障时,在全市范围内调剂解决。
  八、提升服务保障水平。通过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建立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对重大项目的“三并联”办理机制,即所有手续“并联审查、并联评审、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落实部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市政府各部门要主动协调、对接、服务重大项目,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内的问题,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商议解决。发挥财经基金的撬动作用,加大财政资金对项目的支持。引导重大项目通过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降低投资项目融资成本;通过资金引导、风险补偿、质押贷款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服务。
  九、强化跟踪督导考核。继续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季度通报结果在市级新闻媒体、市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重点项目和重大策划项目的组织领导、机制保障以及推进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进度迟缓、推进不力的项目由市政府督查室实行跟踪督办。实行重点项目推进“双随机抽查”制度,在建项目按照30%的比例抽查,已投产项目按照40%的比例进行抽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年度经济指标计划和评价区县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
  十、严格考核奖惩。严格执行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扩大有效投资等考核办法,落实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级各工业园区管委会、景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经综合考核成绩排前二名的区(县),分别奖励项目建设资金150万元、100万元,并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分中分别加1分、0.5分;考核成绩排第一名的市级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景区管委会(管理局),分别奖励项目建设资金100万元,并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分中加1分;考核成绩排前八名的市级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其中对排前三名的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分中加1分。同时,对排名末位的区(县)、园区、景区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分中扣1分,对排名末位的市级部门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分中扣1分。年终经企业评价、综合考评前20位的项目专员,每人奖励1万元,市级包抓领导完成年度项目推进任务的,按同等标准给予奖励。


网络编辑:许萌
信息审核:乔诚